应急科普
搜索文档
“构建韧性中国:全民安全应急素养‘十五五’提升工程”工作会举办
人民网· 2025-09-29 15:50
会议背景与核心主题 - 会议于9月26日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主题为“构建韧性中国:全民安全应急素养‘十五五’提升工程”,旨在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全民安全共同体 [1] - 近百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媒体代表参会,深入剖析“十四五”成效并研讨“十五五”时期全民安全应急素养提升的重点目标和实施路径 [2] - 会议核心观点是强调“韧性”概念,即抵御灾害冲击、快速恢复并提升适应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 [2] “十五五”期间应急科普工作的战略转变 - 应急科普需推进“五个转变”:从文字影像到沉浸体验、室内场馆到流动“五进”、文化活动到产业生态、政府单向输出到政企社协同、知识传播到疼痛教育 [3] - 未来要大力建设四位一体的全社会安全文化,包括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全社会安全文化设施建设、安全文化交流传播以及应急安全文化模式研究的试点创建 [3] - 应急科普工作需向场景式、体验式转变,并向手机端、移动端转移,同时扩大内容以纳入非传统应急事件 [4] 构建全民安全共同体的实施路径 - 必须加快构建全民安全共同体,通过汇聚政府、企业、社区、公民等各方力量,实现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基层共建和制度保障的协同发力 [4] - 关键路径包括健全完善全社会全员参与机制,创新应急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全民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6] - 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探索模式以破解“政府单打独斗、力量分散”的难题,让社会各界人士各司其职、协同联动 [6] 技术与创新在应急能力建设中的应用 - 在队伍管理和建设中注重向科技要战斗力,以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和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危化救援事故的能力 [5] - 为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需引入数字化技术,在监测数据和预警、人员物资调度、决策救援方案动态调整、人员数字化提升等进行多维度能力升级 [5] - 通过实践探索提出“跨界域、领域、区域应急资源协同”的具体路径,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7] 地方实践经验与模式探索 - 湖北省通过推出应急科普作品、打造科普平台、开展科普活动、培育科普人才,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宣传教育新格局,形成“湖北特色”模式 [4] - 湖州市大力倡导“安全生产是最大利润、安全事故是最大成本”理念,持续打好安全素养惠民、助企、共建三大“组合拳”,形成全民共识和行动 [6] - 上海市金山区从推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提升员工应急素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 [7]
应急科普点亮安全之光——国网山东应急中心应急科普工作综述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15:4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将应急科普视为立足长远、系统推进的民生工程,紧扣“应急为民、科普惠民”理念 [1] -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科普政策,推动应急科普工作向智能化、常态化、社会化转变 [2] - 公司创新建立“战训结合、平战一体”工作机制,成功将抢险现场转化为普及科学救援的宝贵契机 [8] 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公司在2024年建成投运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华北区域主基地),并于2025年进行智能化升级 [2] - 基地拥有1500平方米展厅和36000平方米室外训练场,构建集展览、实训、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2] - 基地展厅设置七大功能区、18个实操体验科目,年累计举办科普活动20余场,接待超1500人次,成为辐射华北地区的电力应急科普核心枢纽 [2] - 公司线上建成应急科普云平台,提供课程、虚拟展厅、答疑等一站式服务 [3] 业务模式与协同创新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室内室外联动”的立体科普体系,并探索“政企校媒”多方协同机制 [3] - 公司推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挂牌“山东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教研实训中心”,实现师资、课程、技术资源共建共享 [3] - 公司创新将普法与科普相结合,编制《电力应急普法读本》,开发系列普法微课程 [5] - 公司在山东省应急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中以710分高分连续第四次夺冠 [5] 技术应用与体验创新 - 公司引入VR、AR等技术,开发高空救援、有限空间作业等多主题沉浸式培训项目 [6] - 公司引入5D技术,新增台风、雷电灾害模拟系统,让参与者亲身体验极端天气冲击 [6] - 公司基地设置7个室外训练场、39个训练科目,并将应急科普嵌入常规培训,推行“一堂应急课”机制 [6] - 在抢险现场,公司应用系留无人机、自装卸照明灯塔、应急通信车、卫星电话、发电机组等多种现代化装备协同作战 [8] 实战成果与社会影响 - 公司通过系统梳理重大抢险案例,研发了涵盖实战视频、装备操作与情景模拟的20余个标准化教学模块 [10] - 国网山东应急救援队于7月18日正式获批成为省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多种专业装备并多次参与重大救援任务 [10] - 在山东省地震“双盲”演练中,应急发电、照明、卫星通信等现代化装备生动展现了电力应急技术发展成果 [10] - 在莱芜“7·22”暴雨抢险中,公司的应急响应既是实战检验,也成为一堂极具说服力的公共科普课 [8]
好玩又好学 安全润心田 ——2025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侧记
河南日报· 2025-06-17 07:46
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 2025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通过实景查找隐患 闯关答题 非遗创作等互动方式普及安全应急知识 [2] - 活动设置六大展区 包括全国安全生产主题展示区 应急科普宣传互动体验区等 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3] - 12个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设立咨询台 宣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并发放安全材料 [3] 智能应急装备与技术 - 杭州宇树科技展示机器狗产品 可替代救援人员进入高危环境执行物资运送等任务 [4] - 河南理工大学展出两颗卫星模型 "河南理工一号"提供黄河流域水质监测及灾害预警 "河南理工二号"聚焦森林防火与煤矿测绘 [4] - 现场展示无人机 排烟机器人 生命探测仪等装备 体现应急救援装备无人化 智能化趋势 [4] 安全文化传播形式 - 省消防救援总队通过情景剧《火花的愿望》生动展示家庭防火场景 [5] - 歌曲《六月之歌》和情景剧《共筑车间安全生态》分别传递生命至上理念和严谨安全态度 [5] - 非遗技艺展台结合剪纸 漆扇等传统艺术形式传播安全理念 吸引大量参观者 [5][6] 演练与科技应用 -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灭火救援演练 使用无人机侦察火情 大型灭火机器人射程达105米 [3] - "灾害事故沉浸式互动体验系统"结合VR技术 可模拟地震 高层火灾 台风等多种灾害场景 [3]
安全护“HANG”地铁专列发车
杭州日报· 2025-06-13 14:44
应急科普地铁专列 - 杭州地铁3号线推出浙江省应急科普"安全护'HANG'"地铁专列 运行时间为6月6日至19日 预计覆盖乘客逾百万人次 [1] - 专列车厢设计包含车门警示标语 Q版形象 车窗移动安全课堂 车厢连接处应急知识长廊 将专业安全知识转化为日常提醒 [1] - 列车运行期间有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互动问答 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和实用小礼品 [1] 科普形式创新 - 这是余杭区应急管理局首次将专业应急知识系统化植入公共交通工具 让安全科普融入市民通勤生活 [1] - 选择地铁作为科普载体是全省应急科普深入城市公共空间的首次尝试 [1] - 科普内容涵盖森林防火 安全生产 防汛防台 家庭火灾逃生等民生安全知识 [1]
大国重器如何参与防灾、多灾种预警怎样秒达指尖……这场发布会告诉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0 21:42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上线 -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正式上线,汇聚水利、海洋、气象、森林防火等权威信息源发布的预警信息,可基于用户定位精准推送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构建全媒体应急传播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预警信息传播速度和精度 [2] 新质生产力赋能减灾创新 - 北斗系统作为大国重器在防震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连接天地并大显神威 [2] - 国产大模型在缅甸7.9级强震中7小时开发中缅英互译系统,快速突破语言壁垒 [3] - 蛇眼探测仪、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加入消防智能救援,智能应急赛道加速发展 [3] 应急科普与全民参与 - 演员杜江分享应急科普故事,强调在角色中感受到的沉甸甸的责任 [3] - 应急科普大赛十佳讲解员李唯佳将快板融入应急科普讲解,创新传播形式 [3] - 呼吁更多人加入应急科普和应急救援行动,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