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前6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超18%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7 15:56
安全生产形势与隐患排查治理 - 1—6月各地各部门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7416个,完成整改26266个,整改率达95.8% [1] -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2%、12.8%,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1] - 隐患排查治理强调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深化专家下基层服务行动 [1] - 畅通职工内部报告和群众举报渠道,强化典型经验宣传和隐患警示曝光 [1] 安全责任与工作机制 - 落实《广东省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实施办法》,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 [1] - 压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1]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聚焦"防、救、新"三件事,提高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企业等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质量 [2] - 健全三防工作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强化转移避险,应对后汛期台风防御 [2] -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落实卫星电话、370MHz集群网自组网、无人机"三重保障" [2] - 修订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一页纸"预案,组织实战演练 [2] - 推进全省直升机起降点选址,提升空地一体救援能力,加快粤北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2]
菏泽市应急管理局三向发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7:38
政务服务优化 - 菏泽市应急管理局通过模式创新、数据赋能、制度保障三方面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打造高效透明、便捷暖心的政务服务环境 [1] - 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企业可选择线下窗口或线上全流程网办,审批时间从45天压缩至10天以内 [1] - 今年以来累计为14家企业提供全程网办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1] 信用信息管理 - 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重点归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信息并公开 [2] - 今年以来累计公示19条许可信用信息,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互通,支撑审批和监管工作 [2] - 信用数据推动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2] 服务制度完善 - 推行项目咨询一口清、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等五项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 [2] -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 - 持续开展"三亮"行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收集反馈意见优化服务细节 [2]
涉及健康安全、绿色环保、养老适老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发布
快讯· 2025-07-02 15:13
助老扶幼行业 - 发布7项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坐便椅、医保平台便民服务国家标准,提升养老适老和医疗保障水平 [2] - 推出9项防止儿童开启包装标准,增强产品包装安全性和规范性,保障儿童安全 [2] - 制定4项智能多媒体终端和防伪产品标准,推动产品适老化及防伪技术升级 [2] 百姓生活相关行业 - 发布2项口腔护理用品标准(磷硅酸钙、牙膏磨擦值检测),强化口腔健康管理 [3] - 推出3项金融服务标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银行服务描述),支撑金融安全与开放 [3] - 制定2项应急管理标准(突发事件管理、城市电力服务连续性指南),提升机构应急响应能力与韧性城市建设 [3] 新兴产业领域 - 发布7项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物联网国家标准,促进数字化服务应用能力释放 [4] - 推出5项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系统与软件工程标准,推动数字经济互联互通 [4] - 制定2项电动土方机械安全和换电系统标准,完善工程机械电动化及绿色转型体系 [4] - 发布2项强制性标准(拖拉机安全、建筑施工机械通用安全),提升装备运维安全水平 [4] 交通能源行业 - 推出12项水路运输、道路交通标志、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汽车维修标准,强化交通安全技术支撑 [5] - 发布14项船舶软梯、螺旋桨、潜水器浮力材料标准,助力船舶行业提质增效 [5] - 制定2项车用乙醇汽油及调合组分油标准,保障油品质量稳定性 [5]
日照:试点先行 科技赋能,创新实施“7+2”非现场执法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18:25
科技赋能安全生产执法 - 日照市应急管理局构建"7+2"非现场执法体系,整合七大智慧监管系统与双渠道联动机制,实现执法效能提升与企业经营干扰最小化[1] - 七大系统包括智慧安全、危险化学品数字化管控平台、非煤矿山监测预警系统等,整合企业基础数据与风险台账,实时监测危化企业关键参数,已预警异常数据120余条[1] - 系统覆盖800余路视频监控重大危险源等关键点位,并在线审核危险作业计划,自动比对人员资质,查处违规作业案件3起[1] 机制创新与执法响应 - 打通投诉举报与部门联动双渠道,累计接收举报信息87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2起[2] - 与行政审批、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通过电眼工程等锁定违规生产行为,跨部门联合行动发现并整改重大隐患15项[2] - 莒县4个执法协作区通过集体讨论、数据互通提升执法效率[2] 执法效能与营商环境优化 - 非现场执法模式实现"远程体检+靶向治疗",企业迎检频次从每月2-3次降至系统自动预警,减少干扰[2] - 计划建立安全生产信用评价模型,对守法企业实施"白名单"管理,降低合规企业检查频次[2] - 深化县乡执法协作机制,联合检查破解基层执法难题,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样本[2]
科技力量为防灾减灾注入新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6-13 09:11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 -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构建"天上看、地面查、模型算"的灾害评估技术体系 融合遥感技术 地面抽样调查 模拟仿真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升评估科学性[1] - 针对地震 台风 暴雨洪涝等灾害开展风险评估 灾情快速评估 损失评估和救助需求评估 为应急响应和资金安排提供决策支持[1] - 地震预警技术在2022年泸定地震中提前1分钟发出警报 有效避免二次灾害[2] 建筑抗震技术发展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发新型试验手段揭示房屋倒塌机理 开发多种抗震加固方法应用于老旧住宅改造[2] - 结构安全专家参与2023年土耳其和2025年缅甸地震救援 通过废墟安全性评估保障救援方案制定[2] - 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取得显著实效[2] 应急救援装备创新 -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自主研发我国首台边坡雷达监测装备 性能超越国际水平并降低生产成本[3] - 团队开发10余款场景化监测装备 获得16项省部级奖励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 - 勘测队年均提供5000小时安全监测 保障3000名救援人员在极端环境下的作业安全[3]
梅江花开为老兵
人民网· 2025-05-30 09:20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 - 梅州市推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八大行动"实施方案 包括政策宣讲 就业观引导 学历提升 培训赋能 访企探岗 家门口招聘 军创护航 困难帮扶等8个方面 [2] - 方案通过"政策+服务+资源"模式 以政校企合作为载体 已推动10家企业和7所培训机构完成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基地授牌 [2] - 本土龙头企业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并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订单式"课程 定制电气维护 智能仓储管理等实训项目 [2] 企业参与情况 - 科技公司智能化生产线吸引150余名退役军人观摩 机械维修 设备调试等技能岗位缺口较大 [3] - 五华县创客空间吸引100余名退役军人参观 应急管理企业展示新型消防器材 设有安全巡检员 物流调度员等适配岗位 [3] - 某科技企业与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训室 首批50名参训学员中43人通过考核入职 课程按企业需求设计智能仓储模拟系统 [5] 教育培训体系 - 梅县区推出"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岗位对接"全链路服务 实现技能认定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参训合格可直接入职合作企业 [4] - 退役军人享受学费减免 生活补助等优待 高职毕业生可免试专升本 立功士兵可申请研究生免试 [4] -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弹性学制 退役军人可利用节假日上课 将生产线案例编入教材 教学内容贴近产业需求 [5] 未来规划 - 计划8月底完成第二批合作企业评选 新增2000个适配岗位 引导退役军人投身"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6] - 梅县区教育培训基地将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和深化课程定制 持续提升退役军人职业竞争力 [4] - 产教融合模式突破传统岗位输送局限 将企业技术标准深植教学场景 实现学历与职业技能同步提升 [5]
【省应急管理厅】以科技之“智”筑安全之基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36
智能监测技术应用 - 汉中市城固县采用"智慧应急大脑"系统,在11个涉林镇主要进山路口及高风险区域部署40套智能警示设备,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与秒级预警[2] - 双光谱摄像头与高空瞭望系统构成森林防火防线,覆盖16.34万公顷林地涉及121个村[2] - "城企智安"小程序整合企业风险动态登记、隐患排查闭环功能,数字化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效率[2]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 西安市莲湖区设立150个小区紧急救援站和450个社区救援柜,形成网格化应急物资覆盖[4] - 社区组建141支志愿者救援队伍,融合物业与专业救援力量,单支队伍规模达20人[5] - 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与安全培训,实现隐患排查、初期处置、信息收集一体化运作[5] 应急指挥体系升级 - 商洛市镇安县构建县镇村三级应急指挥系统,包含1个县级中心、15个镇指挥部和156个村级指挥所[7] - 通过视联网和党建APP实现指令逐级下达,累计处理1.5万条一般指令和500余条紧急指令[7] - 跨部门数据整合涵盖发展改革、公安、水文等领域,突发事件响应效率显著提升[7]
广东发布2024年预警大数据报告 全省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短信受众达81.8亿人次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2 16:12
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 2024年广东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短信受众达81 8亿人次 占全省公益短信的52 8% [1] - 全省通过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预警及提醒信息18 7万条 气象红色预警719站次 [1] - 暴雨预警及汛期 前汛期 4月的暴雨预警量分别为历史同期的2 5倍 2 7倍 2 6倍 6 2倍 [1] - 雷雨大风 冰雹预警发布量均为历史最多 其中冰雹预警量为历史同期6倍且集中在4月 [1] - 共发生22次龙卷风 数量为历史最多 龙卷风提前预警击中率37 5% [1] 多部门联动发布预警 - 2024年17个省级部门携手发布预警信息 非气象部门发布频次占比77% [2] - 面对10个台风影响 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多个单位发布7期预警 短信受众达11 7亿人次 [2] - 面对13次编号洪水 多部门联手发布全网预警 水利部门汛期调度1017座次大中型水库 拦蓄洪水87亿立方米 [2] 临灾预警机制建设 - 省防总累计启动调整应急响应47次 合计82天 响应时长超1900小时 [2] - 建立暴雨预警双重"叫应"和预警叫应"四个一律"工作机制 [2] - 开展直达基层责任人高级别预警"叫应" 暴雨和雷雨大风红色预警"叫应"536次 [2] - "叫应"镇村一级应急责任人189 4万人次 [2]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进一步部署“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
快讯· 2025-04-30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部署“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强调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安全责任,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和群死群伤灾害,因“五一”客流高峰和极端天气,各类安全风险加大 [1] 相关要点总结 近期行业问题 - 一些重点行业领域接连发生事故,暴露出部分地方和企业吸取教训不深刻、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不深入、部分领域漏管失控、“打非治违”不力等问题 [1] “五一”假期情况 - “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出游意愿强烈,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等迎来客流高峰 [1] - 春夏之交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各类安全风险明显加大 [1] 工作要求 - 切实从近期事故教训中警醒,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排查风险隐患,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和群死群伤灾害 [1]
一文发解国家应急管理部机构设置
数说者· 2025-02-16 22:16
应急管理部概况 - 应急管理部是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之一 [2] - 办公地址位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南街70号,毗邻北京大观园和首都医科大学 [2] 机构设置 - 设有5个国家级议事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4] - 下设22个内设机构,涵盖应急指挥、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监管、国际合作等职能,包括: - 应急指挥中心(国家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 - 防汛抗旱司 - 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 -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二司 - 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