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

搜索文档
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明确产业智能化跃迁路线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20:57
国家战略规划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规划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 [1] - 提出三阶段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2030年形成重要增长极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 [2] - 围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六个方面组织实施重点行动 [2] 产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产业正经历全球格局重塑关键阶段 技术研发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创新 [1] - 应用场景从消费端向科技、交通、医疗等各领域渐进式渗透 [1] - 国产大模型能力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开源普惠生态逐步形成 [1] 产业融合方向 -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深度融合 [3] - 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作为"倍增器"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改造升级 [3] - 催生底层架构和商业逻辑完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新业态 [3] 应用领域进展 -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应用仍相对不足 [2] - 将加速AI技术向千行百业深度渗透 重点推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交通等领域变革 [3] - 人工智能进入产业应用关键阶段 需在生产力提升角度发力实现技术进步增量向经济发展增量转化 [1] 基础优势条件 - 中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 [1] - 具备多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人才基础 [1] - 培育"智能原生企业"成为地方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关键 [3]
招商策略:中长期角度下关注新科技周期下,全社会智能化的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8-25 23:03
短期关注赛道 - AI应用赛道具备边际改善潜力 [1] - AI硬件赛道具备边际改善潜力 [1] - 非银金融赛道具备边际改善潜力 [1] - 国防军工赛道具备边际改善潜力 [1] - 创新药赛道具备边际改善潜力 [1] 中长期投资主线 - 关注新科技周期下全社会智能化进展 [1] - 关注大模型持续迭代趋势 [1] - 关注算力基础设施与AI生态完善进程 [1] - 关注AI商业模式落地进展 [1] - 关注AI对消费电子领域赋能机会 [1] - 关注AI对机器人领域赋能机会 [1] 国产替代周期 - 关注国产大模型产业链自主可控机会 [1] - 关注国产AI应用与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机会 [1] - 关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主可控机会 [1] 双碳周期领域 - 关注光伏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机会 [1] - 关注风电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机会 [1] - 关注储能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机会 [1] - 关注氢能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机会 [1] - 关注核电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机会 [1] - 关注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趋势 [1]
去年广州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3%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2:27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8% [1] - 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14.41%,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省、全市经济水平,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3% [1] - 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优势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1]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正在重塑现实、定义未来,成为国际竞争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1] - 具身智能呈现三大特点:新技术加速迭代、万亿级市场新蓝海加速开启、重点城市布局新赛道加速兑现 [1] - 大模型特征在于多模态、多场景、多任务,其发展基础在于算力和数据 [2] 人工智能应用与挑战 - 国产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生物科学、金融、智能建筑、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治疗等领域 [2] - 应用过程需注意AI幻觉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2] - 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技术难、监管弱、成本高、场景少的困境 [2]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发展经历技术探索、功能突破、高动态发展3个阶段 [2] - 未来需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远程控制机器人模式实现商业应用数据采集 [2] - 广州可考虑建立"人形机器人与都市生活"展厅和示范应用区推动产业发展 [2]
广州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21:21
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8% [1] - 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5000亿元 同比增长约10%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 [1] 广州数字经济现状 -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全市GDP比重14.4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3% [3]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座 5G用户达2098.8万户 5G个人用户普及率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3] - 人工智能领域30家企业被评为广东省大数据骨干企业 13家被评为人工智能骨干企业 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3] - 14个行业大模型通过备案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集聚超3.6万家企业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排名全国第二 2024年直播电商零售额达5171亿元 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 [3]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呈现新技术加速迭代 万亿级市场蓝海开启 重点城市布局兑现三大特点 [4] - 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新一代高科技终端产品 处于中试验证向产业化过渡阶段 [4] - 人工智能正由单一能力向通用智能演进 大模型原生应用激增 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加速发展 [4] - 国产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 生物科学等领域 [4] 广州数字经济未来规划 - 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引擎的"一体两翼"体系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3-5年培育稳固产业链群生态 近期优先工业场景协作应用 中期拓展现代服务业场景 中远期实现千行百业运用 [5] - 系统建设数据流通 交易 计算等基础设施 依托琶洲 南沙等平台培育产业集群 [5] - 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 实施"大模型+"行动 在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医疗等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 [5] - 加大半导体 智能网联汽车 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 助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5]
这波A股行情,是真牛还是虚火?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6:2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连续4个月上扬 成交额重归2万亿元[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5.3% 高于年初5%的目标增速[1]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 大幅领先沪深300等宽基指数[1] 行业结构特征 - 科技股表现突出 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公司占比超八成[1] - AI领域国产大模型突破带动资本支出显著增长 相关细分领域景气度和估值提升[1] - 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生物科技等行业涨幅居前[2] - 融资融券余额前二十标的包含新能源赛道江淮汽车、宁德时代及科技股新易盛、中际旭创[2] 资金状况 - 8月5日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2] - 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约2.3% 显著低于2015年4.73%的水平[2] - 两融交易额占比约10% 远低于2015年22.23%的峰值[2] - 杠杆资金占比处于历史中枢水平[2] 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流动性改善与市场情绪共振形成行情催化剂[2] - 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双重加持新兴产业[1] - 流动性驱动和盈利边际改善共同支撑行情[3]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认为行情有望成为"增强版2013" 在乐观情绪支撑下仍有延续空间[3] - 中信建投指出A股处于牛市中继 但短期面临PPI弱于预期、关税协议到期等阻力[3] - 市场转折可能通过政策表态、放量滞涨、两融及新开户数减少等信号显现[3]
熊节:防止AI“知识污染”,警惕认知隐性陷阱
环球网资讯· 2025-08-14 06:35
县域AI应用挑战 - 约60%的县域学校设备不满足AI基础需求 [1] - 某县医院AI忽略甲亢、误推心脏检查的概率达68% [1] - AI生成的数据来源多为自媒体,缺乏权威佐证 [1] AI知识污染的系统性风险 - AI训练数据存在源头性污染,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 [2] - 现有训练数据以英文为主,导致西方视角倾向 [2] - 维基百科资料占比0.6%但权重3%,可能植入特定价值框架 [2] 后训练阶段的认知操纵 - 开源数据集中发现精心设计的反华政治诱导内容 [3] - 此类操作可能在其他AI模型中植入负面认知 [3] 实时搜索的信息质量困境 - AI从中文互联网搜索的信息质量堪忧 [4] - 存在“AI生成内容被AI引用”的恶性循环 [4] - 自媒体平台流量导向导致信息垃圾泛滥 [4] 应对污染的措施 - 计划2027年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 [5] - 互联网平台需承担信息治理责任 [5] - 用户需对AI信息保持审慎并多方核实 [5]
帮主郑重:牛回头好上车!震荡是黄金试金石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58
市场调整性质 - 牛市调整属于正常现象 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3600点后出现4次超5%回调 最大回调超20% 2015年58天内出现两波10%回撤[3] - 当前调整特征为成交额连续70天维持万亿规模后 近期缩量近1500亿 同时融资余额达1.97万亿 创近十年新高[3] 资金流向分析 - 资金向低估值领域转移 66.7%行业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4] - 出海导向型企业表现突出 计算机设备与农用化工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超40% 巨星科技在订单受阻情况下净利润仍增长10%[4] - 港股市场存在估值优势 恒生科技板块估值显著低于A股同类板块[4] 行业配置策略 - 硬科技领域具备投资机会 AI算力至应用落地产业链值得关注 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仅12.79%[5] - 出海相关行业展现抗波动能力 家居和通用设备企业在关税战中仍实现净利润上调[5] - 政策受益板块包括三胎概念和银发经济 影视板块暑期档票房破百亿并引发涨停潮[5] 市场监测指标 - 成交量需持续关注 万亿成交额是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基准[6]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银行业PE分位数达95% 农林牧渔行业仅1.91%[7] - 融资情绪指标显示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时需调整持仓结构[7]
帮主郑重:外围扰动下A股怎么走?6月26日策略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11
美股市场表现 - 英伟达市值突破3.7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3% [1] - 中概股整体表现疲软 [1]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放量大涨1.04%收于3455点 成交额达1.6万亿创三个月新高 [1] - 创业板指大涨3.11%突破2100点 成交额放大至1428亿 [3] - 沪指突破3430点关键压力位 MACD红柱拉长 KDJ形成金叉 [3]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净卖出63亿 连续三天净流出 贵州茅台被减持10亿 [1][3]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亿 传媒/电子/计算机板块吸金超50亿 [3] - 券商股集体爆发 国盛金控/湘财股份涨停 [4] 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领域活跃 诺德股份7连板 美联新材子公司订单落地 [4][4] - AI硬件板块走强 智立方20cm涨停 [4] - 国产AI大模型(百度/阿里)迎来替代机会 OpenAI将停止中国API服务 [4] 政策环境 - 央行开展2035亿逆回购 净投放资金 [4] - 六部门出台刺激消费政策 利好家电/汽车板块 [4] -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落地 险资/社保开始布局 [4] 投资策略 - 重点关注金融创新(券商/金融科技)/科技成长(AI硬件/半导体)/政策受益(消费电子/军工)三条主线 [5] - 建议仓位控制在60%以内 单只个股不超过20% [5] - A股进入政策与流动性双轮驱动的牛市初期 需保持耐心持仓 [5]
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06:50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 广东省基于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构建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成为全国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4] - 中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榜单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展 - 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智"变升级 [5] - 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在汽车生产线装备作业、智能分拣搬运等制造场景加快落地 [5] - 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 [5]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建设 - 广东省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资金支持 [9] - 北京市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9] - 浙江省计划到2027年打造3家千亿级链主企业,培育3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 [9] 未来发展方向 - 工信部将一手抓供给,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10] - 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智能升级,加快超级智能终端产业化 [10] - 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加快关键标准研制 [10]
大国重器如何参与防灾、多灾种预警怎样秒达指尖……这场发布会告诉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0 21:42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上线 -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正式上线,汇聚水利、海洋、气象、森林防火等权威信息源发布的预警信息,可基于用户定位精准推送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构建全媒体应急传播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预警信息传播速度和精度 [2] 新质生产力赋能减灾创新 - 北斗系统作为大国重器在防震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连接天地并大显神威 [2] - 国产大模型在缅甸7.9级强震中7小时开发中缅英互译系统,快速突破语言壁垒 [3] - 蛇眼探测仪、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加入消防智能救援,智能应急赛道加速发展 [3] 应急科普与全民参与 - 演员杜江分享应急科普故事,强调在角色中感受到的沉甸甸的责任 [3] - 应急科普大赛十佳讲解员李唯佳将快板融入应急科普讲解,创新传播形式 [3] - 呼吁更多人加入应急科普和应急救援行动,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