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理调适
icon
搜索文档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抗郁要避坑!
新华网· 2025-11-11 07:18
新华社南宁11月10日电 题: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抗郁要避坑! 新华社记者黄凯莹、徐鹏航 "你今天看起来好像不开心?" "Emo了!" 近年来,年轻人常用"emo"来形容负面情绪来袭的状态。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日益加强,越来越 多人希望分清自己的"emo"到底是一时的情绪低谷,还是患上了抑郁症。 然而,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却盯上了这样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近日的发布会上提示,以心理健康 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带货卖课均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需提高警惕。 "Emo"了到底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Emo"了,是情绪还是疾病? 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北京市民王女士说,她近期受到工作压力和家庭问题的"双重 打击",在网上搜索"抑郁症的表现"时,发现与自己的情况一一对应上了,"我怀疑自己真的抑郁了"。 抑郁,可以是一种情绪,也可能是一种疾病。专家提醒,焦虑、抑郁情绪不等于焦虑症、抑郁症。"精 神心理问题可以分为一般心理困扰、常见精神障碍和严重精神障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 部主任马宁介绍,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心理困扰,一般表现为短暂的情绪低落、 焦虑、烦躁、 ...
新学期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22:58
认识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开学,不少学生可能会遭遇"开学综合征"。在生理方面,青少年可能有多种表现,有的失眠,有 的嗜睡,还有的出现头晕恶心、疲倦腹痛、食欲不振等状况,且这些表现并无身体疾病层面的原因。心 理上,"开学综合征"表现为厌学、焦虑、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以及情绪不稳定等。其实,适度范围内 的焦虑对人体是起保护作用的。从生理角度讲,焦虑感受的产生和大脑中的杏仁核区域被激活有关。杏 仁核能够探测到危险,并让心脏和肺部加速运转,从而帮助身体做好对抗或逃离威胁的准备。但如果焦 虑超过了正常范围,比如长期整晚失眠、长期胸闷、焦躁不安等,就需要自我干预甚至去医院就医。强 烈的焦虑反应和杏仁核的过度激活有关,而抑制这种过度反应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深呼吸。 改善作息调整状态 改善作息对于新学期的心理调适至关重要。暑假期间,很多学生习惯了晚睡晚起,沉迷于电子产品。要 想顺利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就需要渐进式调整作息。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大脑经过10分钟的 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当我们想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 妨告诉自己先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十分钟之后再玩。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已经沉浸在学 ...
我市开展专业指导讲座为青年就业注入“心”动力
镇江日报· 2025-09-07 07:38
核心观点 - 市总工会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心理讲座 为近200名离校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心理调适与职业规划支持[1] - 活动通过专业指导帮助青年群体纾解就业焦虑并明晰发展方向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讲座主题为"未就业青年的职业探索与心灵导航" 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钱宇平主讲[1] - 通过生动案例分析和互动体验系统讲解压力管理技巧 包括消极想法转化等心理调适方法[1] - 创新采用情景模拟和团体辅导等沉浸式互动模式 突破传统授课式宣教[2] 项目发展历程 - "工惠心灵导航"项目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已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和一对一心理辅导100余场[2] - 服务范围从最初5家企业试点扩展到各市、区全覆盖 服务职工群众超5000人次[2] - 内容形式从单一心理健康讲座发展为包含职业测评、就业指导和压力管理的多元化服务体系[2] 未来规划 - 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化项目内涵 整合更多社会资源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2] - 致力于构建集心理疏导、职业规划和技能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2] 参与效果 - 今年6月毕业的学生张子骁表示讲座为其提供探索自我和规划人生的启发 激励其继续考研目标[1] - 活动有效帮助青年群体纾解求职焦虑和职业迷茫等心理压力[1]
破解身心调适密码 元气满满迎开学
北京青年报· 2025-09-01 08:54
身体机能调整 - 采用倒推法调整睡眠节律 开学前3天每天将入睡时间提前30分钟并同步调整起床时间[2] - 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或佩戴防蓝光眼镜 避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2] - 晨间进行3分钟阳光浴并饮用300ml温水 配合5分钟拉伸运动激活代谢系统和肌肉群[2] 作息规律优化 - 午休采用90分钟完整睡眠周期或20分钟快速眼动期前睡眠 避免醒后昏沉[3] - 使用蒸汽眼罩配合白噪音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禁止趴桌午休以防压迫神经[3] - 设定双闹钟唤醒机制 第一重音乐闹钟置于床尾 第二重5分钟后振动手环强化清醒[2] 营养管理方案 - 早餐遵循3:2:1黄金比例:3份碳水化合物 2份蛋白质 1份果蔬[7][8] - 午餐采用彩虹饮食法:红色食物(番茄)绿色食物(西兰花)黄色食物(南瓜)[8] - 晚餐增加三文鱼、核桃等Omega-3脂肪酸摄入 促进神经发育和大脑功能[9] 健康零食替代 - 将薯片替换为冻干水果脆片 奶茶改为自制红枣桂圆茶 含糖饮料换成无糖椰子水[9] - 学习能量包包含混合坚果(杏仁+核桃+腰果)黑巧克力(可可≥70%)风干牛肉条[9] - 每日饮用2000ml肠道清道夫饮品:晨起柠檬温水 上午蒲公英茶 睡前洋甘菊茶[10] 体能恢复训练 - 每小时进行1分钟靠墙静蹲和座椅扭转动作 缓解久坐导致的腿部疲劳和腰背僵硬[4] - 每天完成3组平板支撑-臀桥-深蹲循环训练 唤醒核心肌群提高身体稳定性[4] - 校园场景训练包括两步一阶上下楼 课间靠墙天使动作 放学后15分钟变速跑[5] 运动防护措施 - 按足弓支撑指数选择运动鞋 扁平足学生避免硬底板鞋以防增加足部负担[6] - 运动前进行高抬腿、开合跳等动态拉伸 比静态拉伸更能预防肌肉拉伤[6] 心理适应策略 - 采用SMART原则制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目标[11] - 使用4-7-8呼吸法缓解焦虑:吸气4秒 屏息7秒 呼气8秒 重复3次[11] - 建立情绪日记记录压力源 周末回顾找出高频触发点并制定解决方案[11] 社交连接重建 - 提前联系3位好友组织开学前茶话会 分享假期趣事重建社交连接[12] - 准备3个破冰话题(新电影、校园趣事、学习计划)应对新同学交流[12] - 练习积极倾听四要素:眼神接触、点头回应、重复关键词、开放提问[12]
高考结束家长更要关注孩子心理状态
郑州日报· 2025-06-11 08:40
高考后考生心理状态分析 - 高考结束后考生普遍出现心理危机 包括空虚感 迷茫 焦虑和不安等情绪 [1] - 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部分考生因成绩不理想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包括自责 失眠和极端情绪 [1] - 每年高考后都有大批学生前往心理门诊求助 需要专业心理干预 [1] 考后综合征风险因素 - 性格内向 追求完美 对自身要求过高的考生发病风险较高 [1] - 家庭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家长过度关心成绩会给孩子带来过大压力 [1] - 家长需要避免传递焦虑情绪 同时提醒亲朋好友减少过度关注 [1] 心理调适方案 - 家长应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给予孩子充分信任和空间 鼓励情绪表达 [1] - 考生需保持正常作息 不过多思考考试结果 重新规划生活 [2] - 建议设立新目标 如学习技能 摄影 编程 乐器或考驾照 [2] - 可通过具体化活动调整心态 如规划阅读书单和旅行清单 [2] - 推荐进行体育锻炼 包括散步 慢跑 骑自行车 爬山和游泳 [2] 心理干预措施 - 需转变消极观念 培养理性思维 将高考视为人生阶段而非终点 [2] - 建议与家人朋友倾诉担忧 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2] - 专家强调考生要与自我达成和解 认识到未来存在无数可能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