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民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20万元,广州一地婚育奖补翻倍
财联社· 2025-07-08 14:30
惠民政策升级 -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实施"村社双轨惠民"政策 在原有四大福利基础上推动下辖12个经济社实施同等标准奖励和补助 使村民可享受福利叠加翻倍 [1] - 婚育奖补金额从初婚最高4万元、生育三胞胎补贴6万元合计10万元 提升至初婚最高8万元、生育最高12万元合计20万元 [1] 政策实施进展 - "重疾补助"和"离世慰问"两项政策已获12个经济社全票通过 "初婚奖励"和"生育补助"获6个经济社通过 其余经济社表决工作持续推进中 [2] - 已通过政策的经济社自7月6日起正式实施奖励补助 [2] 政策意义 - 婚育奖励政策旨在吸引并留住年轻人 提升村社活力 有助于集体资产长期价值增长 [3] - 村委会强调集体福利体系需要代际共同维护 集体经济发展最终将使每位成员受益 [3]
【省文物局】陕西多家文博单位推出暑期惠民举措
陕西日报· 2025-07-02 06:31
暑期延时惠民政策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延时开放时间为7月1日至8月24日 每天门票投放量增加5000张至7万张 开放时间增加60分钟 开始检票时间为8∶00 停止检票时间为17∶30 闭馆时间为19∶30 [1] - 西安博物院开放时间调整为7月5日至8月31日 由8∶30至18∶00调整为8∶30至20∶00 19∶00停止检票 每日参观预约人数由1.5万人增至1.8万人 延时开放期间晨练活动暂停 [1] -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景区每日开放时间调整为7月1日至8月31日 由8∶30至18∶00调整为8∶30至19∶00 18∶00停止入园 青龙寺遗址博物馆开放时间调整为9∶00至18∶00 17∶30停止入馆 6月30日至9月30日增加晨练时间 市民可于每日7∶30入园晨练 [1] 票价调整与优惠政策 - 大汉上林苑景区及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开放时间调整为7月1日至8月31日 由9∶00至17∶00调整为8∶00至19∶00 9∶00至17∶00成人票价35元/人 学生票价20元/人 延长时段惠民票价10元/人 原免票人群优惠政策不变 惠民门票销售时间为8∶00至9∶00和17∶00至19∶00 [2] - 陕西历史博物馆在6月24日至8月31日期间对2025年中高考考生实行优惠政策 中高考考生预约陕历博本馆门票检票入馆后可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及2025年中高考准考证原件免费参观"唐代壁画珍品展"和"壁上丹青 盛唐气象——唐韩休墓壁画考古发掘与保护展" [2]
政策落地变“乱收费”?惠民政策缘何被误解
经济网· 2025-06-18 14:18
惠民政策执行情况 - 宁夏2018年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就医免收挂号费,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 -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2019年1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立即执行老年人免收挂号费政策 [2] - 实地调查发现银川市多家公立医院仍在向老年人收取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挂号费",窗口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减免政策 [3] 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 政策规定的"挂号费"仅指0.5-1元的费用(A/B类医院1元,C类医院0.5元),而医院将"诊查费"与"挂号费"合并收取导致误解 [5] - 诊查费是支付医生诊疗服务的费用,不在政策减免范围内,但医院收费系统未明确区分两项费用 [5] - 部分医院在网络收费界面标注"老年减免"但未详细说明减免范围 [4] 政策执行改进建议 - 建议医院将收费项目明确区分为"挂号费"和"诊查费",并在收费界面注明减免明细 [6] - 需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避免群众因理解偏差产生"乱收费"的误解 [6] - 政府部门需提升政策落实能力,确保惠民政策真正让群众有获得感 [6]
清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
惠民政策执行问题 - 天津市宁河区原副主任田淑敏在2007至2017年担任妇联主席期间,虚报妇女手工业编织业绩,摊派任务并套取专项资金,严重背离惠民政策初衷[1] - 惠民政策执行中存在形式主义、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资金等突出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1] - 党中央持续出台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惠民政策,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1] 民生工作重点 - 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幸福作为头等大事,要求党员干部切实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2] - 党员干部需树立正确政绩观,关注群众生活细节问题,如偏远地区日用品供应等"小事"[2] - 必须深入基层调研,破除政策落实梗阻,以务实作风推动惠民政策落地[2] 监督机制完善 - 2025年纪检监察机关将重点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运用大数据建立监督平台实时监测资金发放和项目进度[3] - 强化政治监督防止政策执行中的变通打折现象,严查基层"蝇贪蚁腐"问题[3] - 推动完善惠民政策执行流程规范,建立长效监督考核机制[3]
【省财政厅】一卡直通惠民生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4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展概况 - 2006年启用初期仅用于惠农补贴发放,2019年后扩展至产业扶持资金、民生保障资金等各类惠民惠农补贴 [1] - 补贴项目从10项增至2024年的241项,资金规模从31.86亿元增至286.08亿元,覆盖人群从638.83万人(户)扩大到1036.77万人 [1] - 实现"一卡管理、直达到人(户)",整合多部门发放渠道,提升透明度和效率 [2] 民生保障领域应用 - 绥德县残疾人王贵生通过"一卡通"整合领取廉租住房补贴、城市低保等多项补贴,简化跨部门手续 [2] - 岚皋县通过"三到位服务机制"(政策宣传、动态监测、快速响应)实现补贴24小时到账,案例显示姓名变更后当日完成资金补发 [6] 农业生产支持成效 - 大荔县荔盛合作社通过"一卡通"获得农机购置补贴,购置12台农机设备,2024年服务面积达3万亩 [3][4] - 大荔县2024年通过系统发放涉农补贴2.14亿元,成功率100%,涵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类别 [4] 农村产业升级推动 - 岚皋县吴正美改造农房发展民宿获5万元"和美庭院"奖补,2024年民宿营业额超30万元 [5] - 该县2024年以奖代补方式发放庭院经济扶持资金2500万元,激发农户自主发展产业 [5] 系统管理优化 - 从财政部门单独管理升级为多部门联动协作模式,规范资金管理并降低风险 [1][2] - 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兑付数据预警,建立基础信息采集和异常快速响应机制 [6]
桐庐百姓日“见”幸福
杭州日报· 2025-05-07 10:3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舞象山隧道正式开通,标志着桐庐城市路网升级 [4] - 桐庐东站项目进展顺利,市民代表对交通枢纽建设表示欣喜 [4] 重点产业项目发展 - 桐庐县首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环球新材进入施工阶段,代表认为优质大项目落地将推动区域经济 [4] - 浙江华策影视技师学院项目展示文化产业布局进展 [4] 教育资源优化 - 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4] 消费与文旅活动 - 春季汽车消费展、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刺激零售业 [6] - 瑶琳仙境景区推出本地市民10元/人门票优惠,促进文旅消费 [7] 惠民政策与经济支持 - 实施"冬暖夏凉"工程覆盖全县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 [7] - 开通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智慧交通建设取得进展 [7] - 针对低保家庭老年人发放月均10%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护理补贴 [7]
数字人民币创新运用新部署,多地试点深入推进
券商中国· 2025-05-01 11:16
数字人民币发展概况 -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在金融科技创新、支付效率提升及经济包容性增长方面具有显著潜力,成为金融支付领域重要组成部分 [1] -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入"场景深耕"阶段,未来将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深化创新应用 [7] 上海试点进展 - 2025年上海将赋能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具体举措包括开展扩消费、惠民生推广活动,提升商户侧受理便利性,支持景区、星级饭店、重点商圈商户改造,优化数字人民币生态环境 [3] - 引导市属国企、在沪央企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资金收付,提高对公业务规模 [3] - 上海积极布局跨境支付领域,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4] - 目标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场景覆盖面广、支付体验良好、创新应用丰富、各方参与积极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4] 浙江试点特色 - 浙江推出"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为首店品牌、首发产品消费提供优惠权益和增值服务,促进支付便利化 [5] - 数字人民币已融入浙江省民众日常生活,率先推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乘车码,实现杭州、绍兴、海宁三地地铁"一码通行、互联互通" [5] 山东应用创新 - 山东推动数字人民币与财政惠民政策深度融合,计划将家电、汽车等换新补贴更多采用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7] -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财政端—银行端—个人钱包"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到账时间可压缩至实时,大幅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