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长溢价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创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投资机遇?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6:36
近日,A股市场在创下阶段性新高后进入高位震荡,尽管市场近期呈现涨跌互现格局,但成交依然活 跃。硬科技赛道作为行情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等板块掀起连番热潮,在资本市场 中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 当科技板块火热的浪潮奔涌而来,公募基金管理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投资机遇中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于 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答案藏在扎实的"内功"修炼之中。 博时基金依托强大的投研平台和量化团队,穿透市场波动把握资产本质规律;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率先布局科创AI ETF、科创100指数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等一系列旗舰产品,打造出了受投资者青 睐的硬科技投资产品矩阵,覆盖科创全产业链。 截至2024年底,博时基金持仓科技公司总市值较2019年增长近50%,科技方向权益类公募产品数量达56 只,较2019年增长218%,占公司全部权益产品比重超过50%。 以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为例,该基金近年来展现出良好的业绩表现和投资优势。基金二季报显 示,近1年单位净值累计增长39.4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8.97%,展现出较强的跟踪能力和一定的 超额收益能力。(近一年指2024年6月30日至2025 ...
投资者如何抓住中国科创“全球产业主导者”的机遇?
券商中国· 2025-09-01 16:50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上方,刷新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历史纪录,创近十年来新高 [1] - 硬科技赛道成为此轮行情核心引擎,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等板块掀起热潮 [2] - 芯片龙头寒武纪市值冲破5800亿元,胜宏科技、新易盛、工业富联等科技标杆企业展现强劲上涨势头 [2] - 科技板块火热从"布局早期"转向"爆发兑现期",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 [2] - 2025年科技板块火热核心在于"政策精准性+技术自主性+盈利可见性"三重支撑 [2] 博时基金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平台和量化团队,穿透市场波动把握资产本质规律 [3] - 率先布局科创AI ETF、科创100指数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等一系列旗舰产品,打造硬科技投资产品矩阵 [3] - 2016年启动科创投资战略,2017年成立以科创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一体化小组,聚焦TMT、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 [4] - 自主研发"成长溢价理论",针对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设计动态估值模型 [4] -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迅速推出多只科创主题基金,2024年将科技投资确立为权益投资核心方向 [5]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投研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主动管理、被动指数、跨境配置的全品类科创产品体系 [5] 产品矩阵与业绩表现 - 科创指数家族产品矩阵覆盖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芯片、科创AI、科创债等细分方向 [6] - 截至2024年底,持仓科技公司总市值较2019年增长近50% [7] - 科技方向权益类公募产品数量达56只,较2019年增长218%,占公司全部权益产品比重超过50% [7] - 科创100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3.32%,科创100全收益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52% [8] - 科创100增强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88%,近五年收益率7.03% [8] - 科创AI ETF规模从2.35亿元突破70亿元,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净值增长17.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54% [9] - 科创芯片指数近一年收益率131.80%,近三年收益率23.01%,近五年收益率8.60% [10] - 科创芯片ETF博时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二季度净值增长62.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6.22% [11] - 科创债ETF博时规模突破百亿元,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表现优于市场基准指数 [11] 投研体系与技术创新 - 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由近20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 [12] - 5个产业投研小组中3个聚焦科技投资赛道,半数以上研究员集中于科技产业相关领域 [12] - 建立分级研究机制,对各行业进行三级以上细分,搭建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池" [12] - 针对跨领域融合型赛道推行"多团队联合覆盖"模式 [12] - 2024年启动"AI+投研"战略,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由首席数字官直接负责管理 [13] -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模块,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并设立风险提示单元 [13]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金经理行为画像、组合风险管理和交易头寸管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