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平台化

搜索文档
谁来接棒“顶流”公募多路突围“后明星时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本报记者 王雪青 翟相栋、鲍无可、张翼飞、周海栋、周克平……今年以来,多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相继离任,推动公募 基金行业加速步入"后明星时代"。与此同时,"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行业名言也遭遇冲击。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在公募"去明星化"浪潮下,行业机构正通过平台化投研体系搭建、团队化 管理、产品结构向指数化方向调整等多维路径重塑竞争力;在投资端,作为公募基金产品的"职业买 手",FOF管理人也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构建淡化个人IP的基金筛选方法。 这场变革既有改革力量的作用,也是市场自然演化的必然,不仅关乎公募基金行业的格局重塑,更将对 数亿基民的投资体验带来深远影响。 探索"去明星化"软着陆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特别提出,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 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想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募基金应从'基金经理明星化'转向'投研平台化',通过体系化、平台化的投研 方式构建公司品牌;建立'老带新'机制或者'集体决策'的投研体系等,都有利于减少明星基金经理的影 响。"天相投顾基 ...
重磅!最新洞察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3:29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核心成果 - 2023年7月启动费率改革后,公募基金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450亿元成本,主动权益基金平均管理费率三年下降约20% [2] - 2024年四大费用(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合计1884.21亿元,同比降低7.07% [2] - ETF管理费率从0.5%降至0.15%,托管费率从0.1%降至0.05%,中证A500ETF采用行业最低费率进一步拉低整体水平 [5] 行业生态重构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业绩为王",浮动费率基金打破"旱涝保收"模式,形成"投资者利益至上"新生态 [2][7] - 产品结构优化:低费率产品占比上升,ETF/指数基金加速扩张,浮动费率基金等创新产品涌现 [5][10] - 头部机构强化全品类覆盖与全球化布局,中小机构聚焦细分赛道(如科技、量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11][1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浮动费率基金常态化发展:截至2025年6月全市场成立182只,未来或按持有期限分档设计费率 [20][21] - 产品设计趋势:指数基金精细化(Smart Beta)、投顾型定制化产品增加,ESG等新类型涌现 [22] - 服务模式转型:从渠道驱动转向"业绩+服务双轮驱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投资者陪伴体系 [12][13] 未来改革方向 - 第三阶段费改聚焦销售环节:拟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探索阶梯式收费与赎回费组合模式 [24][25] - 借鉴海外经验:推动买方投顾转型,发展"管理费率+投顾费率"组合,优化指数基金费率结构 [28] - 平衡机制:通过市场化定价与差异化竞争实现投资者成本降低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