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丨高盛:对内地银行业维持审慎乐观看法 偏好招商银行
格隆汇APP· 2025-10-20 13:59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高盛评级的内银A股及H股年初至今市值加权绝对回报率分别为12%及21% [1] - 行业表现主要由各银行基本面改善推动,而非投资者对股息回报的偏好 [1] - 基本面改善体现在资产质量趋向稳定以及净息差跌幅收窄 [1] 业绩展望与选股偏好 - 对内地银行业第三季业绩维持审慎乐观看法 [1] - 选股更关注能减低债券投资对盈利及资本波动影响、适当维持信贷增长、保持拨备及资本充足的银行 [1] - 轻微调整所评级银行2025至2027年拨备前经营利润及净利润预测 [1] 盈利预测调整与目标价变动 - 盈利预测调整反映手续费收入增长前景改善、信贷需求转弱、投资收入贡献下跌及拨备增加等影响 [1] - 所覆盖内银H股目标价下调幅度介乎1%至9% [1] - 较偏好招商银行并给予买入评级,同时对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H股亦给予买入评级 [1]
下周财报季开锣,大摩预期北美银行“稳中有升”
智通财经· 2025-10-09 19:02
研报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发布北美大型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前瞻,对板块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货币中心银行在投行业务与交易收入驱动下表现将更优 [4] - 研报模型已纳入截至2026年底额外125个基点降息的宏观假设 [2] - 研报在财报季前最看好的标的为花旗、美国银行、高盛、摩根大通,理由是预计投行业务费用及交易收入将超市场预期 [2] 业绩预测与市场共识 - 摩根士丹利2025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每股收益中位数预估比市场共识高3% [1] - 货币中心银行和道富银行的预估较市场共识增幅最大,差值范围为增长5%-9% [1] - 具体公司预测:花旗银行1.99美元,超出市场共识1.83美元9%;美国银行1.01美元,相比0.94美元的市场共识高出7%;道富银行预估高出市场共识6% [1] 资产规模与增长 - 货币中心银行资产规模增速领先,摩根大通2025年平均总资产达4.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4%;美国银行达3.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5% [2] - 超级区域银行中PNC平均总资产同比略有下滑0.4%,其余保持正增长 [2] 存款结构与净息差 - 无息存款占比缓慢下降,例如美国银行2025年预估为26.0%,2024年为26.7% [2] - 计息存款成本逐步降低,例如美国银行2025年预估为2.23%,2024年为2.61%,有助于缓解息差压力 [2] - 净息差整体稳定,2025年预估中位数为2.50%;超级区域银行净息差较高,如地区金融公司2025年预估为3.60%;信托银行较低,如纽约梅隆银行2025年预估为1.28% [2] 费用收入增长动力 - 投行业务费增速显著超出市场共识:并购费用2025年预估同比增长30%,市场共识为增长11%;股权资本市场费用同比增长41%,共识为30%;债务资本市场费用同比增长4%,共识为3% [3] - 摩根大通、高盛等货币中心银行手续费收入2025年预估同比增长超9% [3] 资产质量与拨备 - 2025年拨备温和增长,摩根大通2025年预估拨备1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 [3] - 净核销比率可控,2025年预估中位数为0.55%,PNC、纽约梅隆等银行净核销比率不足0.3% [3] 资本回报与股东收益 - 2025年银行股息支付率中位数约30%,货币中心银行在27%至29%之间,如摩根大通5.80美元/股、花旗2.32美元/股;超级区域银行更高,如Truist Financial为51.8% [3] - 股票回购力度显著提升,摩根大通2025年预估回购380.13亿美元,2024年为188.37亿美元;花旗银行2025年预估回购134.65亿美元,远超2024年的25亿美元 [3]
银行是怎么赚钱的?一文说明白
雪球· 2025-07-05 12:49
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银行利润产生过程可通过ROA=息差-成本费用率-减值损失率框架理解,其中息差是营收主要来源[25][27][28] - 高息差银行(A银行2.5%)与低息差银行(B银行2%)可能最终ROA相同(均为1%),差异源于成本费用和坏账损失占比不同[5][6][7] - 小微贷款业务存在高息差(3%以上)但风险可控的特例,关键在于对借款企业的深度了解和区域经济环境[11][14][18] 银行经营杠杆比较 - 工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46.75万亿,经营杠杆13.27倍;杭州银行总资产1.98万亿,杠杆达19.73倍[34][36][37] - 杭州银行ROA(0.86%)高于工商银行(0.78%),叠加更高杠杆使其ROE达16.95%,显著高于工商银行的10.35%[48][55][58] - 杠杆结构显示工商银行贷款资产杠杆7.84倍,杭州银行为8.99倍;其他资产杠杆分别为5.43倍和10.74倍[61][62] 银行资产配置差异 - 工商银行贷款资产占比59%(27.61万亿),杭州银行仅45.5%(9003亿),但后者小微贷款占比更高[59][63] - 杭州银行息差1.94%高于工商银行1.76%,但信用减值损失率0.38%也高于后者的0.27%[39][43][48] - 其他类资产杠杆(工商银行5.43倍 vs 杭州银行10.74倍)实际风险差异有限,属于风险较低的杠杆运用[62] 银行估值逻辑 - 当前市场给予杭州银行1倍PB,工商银行0.75倍PB,但前者ROE优势未充分体现[76][77][79] - 银行估值需考虑拨备因素,拨备作为利润调节工具对估值有重要影响[80][82] - 单纯分析息差、成本等指标难以准确预测银行盈利,需结合最终ROE表现[2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