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改革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民生蓝图:就业、收入、教育等将迎哪些红利?
财联社· 2025-10-28 20:27
就业促进与劳动力市场 -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6] - 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6] - 完善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增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6]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初次分配机制 [6] - 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6] - 加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6] 教育体系发展与改革 -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5] - 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9] - 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9]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9] -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 [9] - 健全社保基金长效筹集、统筹调剂、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机制,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 [9]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9] -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3] 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发展 -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 [13] - 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 [13]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银发经济 [13] 公共服务均等化 -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内容,推动更多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 [16] - 健全与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完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16]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各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观察
新华社· 2025-06-10 11:03
民生保障与社区发展 - 成都市武侯区通过盘活城市边角地改造超过100处健身角和微公园 带动运动装备及茶饮等周边消费[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吸纳低收入村民就业 例如村民参与防洪坝修建工作月收入达4500元[1] - 山东省荣成市打造“海螺姑娘”社会救助服务品牌 累计为超过2700名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救助服务达71万人次[2] 住房与教育公共服务 - 广东省广州市加快构建以配租型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 重点解决来穗务工人员及新就业无房职工住房问题[2] - 河南省洛阳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清理取消不合规的入学证明材料及时限要求[2] - 湖北省武汉市近5年将中小学建设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 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达163所[4] - 甘肃省2024年启动“强县中”为民办实事项目 支持20所县中扩优提质[4] - 成都市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 将乡村薄弱学校纳入教育集团以提升办学水平[4] 教育设施改善 -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岑龙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建成塑胶操场 师生宿舍实现24小时热水供应并新建综合楼[3] “一老一小”服务模式 - 浙江省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 鼓励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及医疗康复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5] - 山东省济南市开设全省首家家庭托育点并将普惠托育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5] - 陕西省西安市通过免费提供场地推进“公建民营”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 计划到今年底建成100所公办和11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机构[5] 创新服务供给 - 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推出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夜游活动[5] - 贵州省榕江县投入资金升级场地设施及完善赛事组织以支持乡村足球赛事[5] - 江苏省苏州市将地铁广济南路站地下闲置空间改造为社区食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