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控

搜索文档
国网北京电力全力推进67项电网度夏补强工程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34
为优化北京电网网架结构,国网北京电力投产了环球、姜庄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关 键项目,均通过新建220千伏变电站与配套输电线路,构建多级电源支撑,融合智能技术, 显著提升区域电网互联互通能力,增强电网韧性和可靠性。此类工程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 设,主要为通州文化旅游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南部提供充足电力,满足朝阳大屯地区商业 及高端产业用电需求,支撑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产业发展,并为首都城 市防灾减灾与能源低碳转型夯实保障基础。 作为北京电网补强的重点项目,国网北京电力建成了会展、龙泉湖等110千伏输变电工 程,完成生命园、米各庄等11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通过扩容变电容量、缩短供电半 径,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一大批110千伏电网工程中, 既有提高供电质量、精准赋能创新高地打造,支撑高精尖产业、航空工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 展的项目,也不乏缓解区域供电压力,聚焦交通枢纽、大型商圈、人口导入区域等多样化场 景,匹配城市更新公共服务设施扩容需求的新建或扩建工程。 7月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在全力推进2025年电网度夏补强重点工程,67项工程将 于7月上旬全部投入运行 ...
辽宁海城:菱镁之都的绿色蝶变
央视网· 2025-06-12 11:00
辽宁省海城市作为我国菱镁矿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享有"世界镁都"之名。在全球 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潮中,海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2023年以来,海城通过资源整 合、产能升级、全链布局三大战略,实现了从"矿山乱采"到"集约高效"、从"高耗能污 染"到"绿色智能"、从"原料输出"到"全产业链"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 色化的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智慧监管:重塑产业发展生态 在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中心,20块电子屏实时监控着全市23座矿山的开采动态。这个 投入5000万元建设的智能监管系统,通过AI识别、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了从矿石开采到 运输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完成了管理靠人盯人防到数据说话的转型升级。 绿色蝶变:锻造产业新质生产力 走进海城菱镁企业智能生产车间,机器正抓取输送带上砖坯放到物料盘上。投资2亿元 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综合能耗降低36%以上,实物生产率提升40%以上,每年就可节约 1470吨标准煤的能耗,这样的绿色蝶变正在海城全面铺开。截至目前,海城市已退出轻烧反 射窑炉186座,退出产能194万吨,菱镁产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迈出坚实一步。 全链布局:开拓产业新格局 在海城菱 ...
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打造高效智能化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镇江日报· 2025-06-11 07:32
穿过生产车间,来到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车间,6个28米高的巨型粉料罐悬置于车间内的钢架上, 相比起来,钢架之下的智能操控室略显渺小,但对车间里一组组"庞然大物"操控起来,却游刃有 余。"我们在电脑上输入原材料配比之后,一键开始,实现智能化作业。"企业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人王子 祥一边说,一边展示智能化操控的屏幕上精准的材料配比信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硬件升级,更在于数据驱动的智慧决策。在企业数字化指挥中心,一块 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材料进场、生产排产、设备运行、安全监测等关键信息。 "我们称之为'智脑中心'。"何仁清指着屏幕介绍,"这里可以监控每日产量、物料库存、设备状态, 甚至能通过AI识别工人是否规范佩戴安全帽,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管理人员可立即介入 调整。"该平台名为"装配式建造数字化生产运营平台",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 技术,助力企业实现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控。 作为2022年落户镇江经开区的央企,年产盾构管片达21万立方米,企业通过持续提升数智化水平, 以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以数字化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打造更高效的智能化装配式建筑产业基 ...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7
精准适配基础设施。对于传统种养业,重点布局区域性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农产品流 通"最先一公里"保障,推动生态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碳汇价值转化。在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整合驻村工作 队与龙头企业资源,打造"种业研发—非遗融合—品牌营销"垂直链条,破解产业链断点。对于部分低效 产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嵌入生产全流程,构建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数字化管控体系,促进集约 化转型。 分类施策激活要素潜能。立足差异化技术需求,重构科技服务与人才培育机制。对于涉农加工、文旅融 合等高附加值产业,强化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建立县域人才驿站作为产学研转化枢纽,推动区 块链溯源、智能灌溉等技术向产业链末梢渗透。开发"理论授课+田间实操+电商运营"复合课程,重点 提升监测户质量管控与市场对接能力,如通过村级数字化服务站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等。建立"企业主导 +合作社承接+农户参与"协同推广模式,破解数字技术应用断层。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底线",这是近期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这表明,分 类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通 ...
明年年底交付!第二艘国产大邮轮完成坞内起浮
环球网· 2025-05-13 10:37
外高桥造船总经理助理、邮轮项目部部长、国产大型邮轮项目建造总监陈剑威表示,有了首艘国产大邮 轮的经验,H1509船的建造过程更加顺畅。"我们在运用了首制船科研成果的同时,开发了包括设计、 采购、物流等8个方面的数字化管控手段。此次流程的优化大幅提高了效率。"他说。(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春 代小佩) 从入坞总装搭载到实现首次起浮,H1509船较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用时缩短了1个月;在项 目总目标工时降低20%的基础上,利用57.2%的实动工时完成了超70%的项目整体进度,对比首制船同 期提升12%。而且,由于全船已经完成了更多项目的安装,整船起浮重量也增加了3654吨,其建造效率 和起浮完整性相较首制船有了巨大提升。 "截至目前,H1509船公共区域、餐饮冷库区域开始封板,176间房舱完成推舱,电缆敷设达3200公里, 中控系统开通、机械处所风机运行。"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介绍。 外高桥造船坚持"学习、探索、总结、创新"的管理理念,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设计建 造、工艺工法、项目管理、内装工程等全过程进行了全方面的总结反思和消化,以及吸收再创新。依托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