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与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电连技术:8月28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深圳证券交易所、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28 23:08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营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POGOPIN产品以及PCB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9]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25.24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21.1%,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9.07% [9]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20.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8.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7.33% [9] - 负债率30.07%,投资收益2285.63万元,财务费用204.69万元,毛利率29.42% [9] 汽车连接器业务 - 2024年汽车连接器产品营收规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国内核心大客户供应份额稳步提升,深化与国外头部汽车TIER1客户合作关系 [2] - 汽车连接器产品品类齐全,已具备丰富量产经验,在品类、质量性能、生产规模、成本控制、客户结构及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 [2] - 顺应汽车高阶智能化发展趋势,强化汽车智能化相关以太网产品战略布局,加强智能驾驶方案商及激光雷达厂商合作 [3][5] - 增强高频、高速类产品自动化生产能力,扩大产能规模,提升在L3级别智能驾驶场景下技术积累 [3][5] - 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整体市场容量随新能源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发展将进一步放大 [3]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大客户大规模出货保持稳定,其他海外大客户拓展与导入持续取得突破 [4] - 海外业务展现出全新格局,对扩大总体营收、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及提升海外优质客户营收占比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4] - 泰国和越南工厂进展顺利,贴近国际客户需求,追求产品高品质,完善交付和服务 [4] 研发投入方向 - 深化与产业链上游芯片客户研发合作,精准对接并预研下游终端用户研发需求 [5] - 高效整合国内外研发资源,深化与全球顶尖芯片厂商合作,强化与国内5G毫米波研发机构协同 [5] - 拓展射频连接与其他元组件结合的模组化产品技术储备 [5] - 积极寻求与上游芯片研发厂商及整机设计制造厂商合作,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高频、高速连接器产品 [6] - 加强I数据中心与算力相关高速线束类产品布局,拓展国内外数据中心服务器内部及板端高速连接应用 [6] 行业竞争格局 - 手机射频连接器类产品市场份额较为稳定,毛利率稳定,主要竞争对手为日系厂商,公司份额持续上升 [8] - 线缆组件及电磁兼容件产品竞争对手以国内厂商为主,竞争激烈 [8] - 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市场份额由国际大厂主导,公司作为国产领先者,产品与国际大厂性能参数适配性好,在自主品牌整车厂客户覆盖面广 [8] - 服务器连接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由海外连接器大厂如安费诺、泰科电子、莫仕等占据,公司此类业务规模尚小 [8] 生产设备与季节性 - 生产用机器设备部分精密程度要求较高的由海外进口,其余中低端设备使用国产 [8] - 自动机设备为公司自研,拥有业内较好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实力 [8] - 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销售旺季集中在下半年,行业产能释放季节性与销售旺季普遍集中在下半年 [9]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均为买入评级,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2.92元 [10]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6.60亿元至8.58亿元,2026年净利润范围9.39亿元至11.20亿元,2027年净利润范围11.63亿元至13.61亿元 [12]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26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94.24万元,融券余额增加 [12]
年内翻倍股达313只,资金涌入这些热门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8-17 19:49
翻倍股行业分布特征 - 313只翻倍股占A股总数5.77%,平均涨幅29.92%,中位数18.74% [2] - 超六成集中于政策驱动的科技创新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应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创新药等 [1][2] - 八大核心行业(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贡献196只翻倍股,占比63% [2] 热门赛道与资金动向 - 涨幅前20个股中生物医药占5只,电子与国防军工各3只 [3] - 算力产业链细分赛道(高端PCB、光模块)涌现多只翻倍股,液冷板块年内平均涨43% [6] - 上纬新材涨幅13.57倍居首,胜宏科技涨450%,广生堂涨412% [4] 中小市值主导现象 - 近七成翻倍股年初市值不足50亿元,89.4%低于100亿元 [7] - 微盘股指数年内涨55.71%,涨幅前20中有15只年初市值低于50亿元 [7][8] - 工业富联为唯一千亿市值翻倍股,新易盛年初市值819亿元 [7] 驱动因素分析 - 翻倍股具备政策推动明确、行业空间大、催化剂密集三要素 [3] - AI算力需求爆发、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低空经济落地打开估值天花板 [3] - 资金与价格形成正反馈循环,强化强势股延续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