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工厂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竞赛转向“基建”,深圳帕西尼投产大型数据工厂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9:51
具身智能数据工厂的布局与模式 - 深圳帕西尼感知科技主导建设的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正式投入运营 物理空间近12000平方米 预计每年可生产近2亿条高质量训练数据 [1] - 该工厂采用"无本体依赖"数据采集系统 部署150个标准化采集单元 捕捉人类手部动作姿态 空间轨迹和力学交互信息 显著降低数据生产成本并提升通用性 [1] - 工厂通过自研"多模态神经织网技术"同步融合触觉 视觉 关节角度 语音等信息 形成高维数据流 并借助"体感重定向系统"适配不同型号机器人本体 [2] 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 上海智元机器人采取"自建自用"垂直整合策略 在临港建设量产工厂同时在张江建立大规模数据采集中心 通过上百台机器人7x24小时生产数据 [2] - 北京由政府和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行业数据集 为区域企业提供基础资源支持 [3] -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整合高校与产业链资源 建立共享数据采集与管理机制 降低创新门槛培育产业生态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目标 - 当前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形成三种数据基础设施模式:第三方专业服务 头部企业垂直整合 区域性公共平台 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 [3] - 帕西尼计划构建"全模态数据集"并与自研大模型形成增长飞轮 最终目标是建立理解物理世界规律的"世界模型"并向全球产业生态开放数据能力 [3] - 具身智能数据工厂涌现标志着行业竞争维度深化 从算法硬件单点比拼转向数据生产 模型训练 垂直整合能力的体系化竞争 [4]
经济学家许小年: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还没有资格搞工业4.0?
搜狐财经· 2025-05-08 08:55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近30% 稳居第一 是美国的1.5倍 [5] - 电动车领域占据全球70%的电池片和硅片产量 从材料到整车形成完整生态 [3] - 中国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 德国铁路公司采购中国列车核心控制系统 [3] 工业4.0与技术创新 - 智能制造 大数据工厂 AI控制系统在国内工厂实际落地应用 [3] - 光伏产业 新能源汽车 5G通信 高端制造等领域进入全球前沿 [7] - 中国制造从贴牌加工转向主导标准 掌控技术 创造品牌 [5]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中国车企销量引发欧美同行紧急会议 不依赖补贴实现市场化竞争 [3] - 高铁在时速 舒适度 覆盖面等指标全面领先国际水平 [3] - 通过专利数量 市场认可度等硬核数据回应质疑 [7] 发展路径与积累 - 工业进步依靠工程师和工人实际努力 非短期投机行为 [7] - 从被动跟跑到清醒选择技术路径 实现跨越式发展 [7] - 制造业成果通过销量 专利 市场认可度等维度验证 [7]
三联虹普(300384)2024年报点评:大数据工厂结项 工业AI向垂类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45
核心观点 - 工业AI大数据工厂项目结项,向垂类大模型模式升级[1] - 再生尼龙与食品级再生PET实现龙头客户项目交付,形成再生聚合物系列成套解决方案布局[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业绩略低于预期[2] - 工业AI集成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2%,再生材料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74亿元,同比下降14%[2] - 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10%[2] - 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营收同比下降10%,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营收同比下降27%[2]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0.38%、1.23%、0.68%[2] - 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至3.99亿元(原4.65亿元)、4.42亿元(原5.99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4.88亿元[2] 工业AI业务 - 工业AI集成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6,722万元,同比增长12%[3] - 与日本TMT合作成立子公司三联数据,聚焦专业机器人研发与自动化集成智能化硬件、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化软件[3] - 纺织产业大数据工厂项目结项并投入运行,向垂类大模型与行业专用模型协同模式升级[3] 再生材料业务 - 与台华新材签署的化学法循环再生尼龙项目交付,采用首创万吨级以上化学法解决方案[3] - 子公司Polymetrix与日本C-PET完成的食品级再生rPET项目验收,rPET包装再生含量达100%[3] - Polymetrix向墨西哥用户ENVASES UNIVERSALES和PETSTAR完成食品级rPET工程交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