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交融
icon
搜索文档
以酒为媒 以影传情 五粮液再度携手金熊猫奖共促文明交融共生
新华财经· 2025-09-15 15:18
公司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作为第二届金熊猫奖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深度融入三大主体活动(金熊猫之夜、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金熊猫盛典)及三项配套活动(熊猫带你看世界、大家一起看电影、我与熊猫面对面)和延伸活动(我们的panda)[1][2] - 公司通过"白酒+影视"跨界融合模式助力文化交流互鉴和文明交融共生 以酒为媒以影传情共助中国文艺事业发展[1] - 在金熊猫之夜活动中展示经典五粮液10、第八代五粮液、五粮液·紫气东来、五粮液·一见倾心等全线产品 并推出五款特调鸡尾酒及融合39度五粮液的特色菜品[3] 产品创新与文化赋能 - 推出五粮液第二届金熊猫纪念酒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团队设计 瓶型源自中国经典梅瓶并融合金熊猫奖杯元素 具备艺术品收藏价值[4] - 通过"大家一起看电影"五粮液专场露天放映活动覆盖成都天府艺术公园、宽窄巷子、交子大道双子塔及宜宾合江门等城市地标[4] - 在"声影百年"影视音乐交响音乐会中运用交响乐形式拉近电影与观众距离 传递巴蜀文化开放包容特质[4] 国际化战略实施 - 公司秉持"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文化价值主张 与金熊猫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宗旨高度契合[5] - 持续通过世博会、APEC、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服贸会等国际平台传播"和美"文化 并在中国香港特区及日本东京开设五粮液大酒家推行"美酒+美食"模式[5] - 本届金熊猫奖共征集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5343部作品 其中海外作品3910部占比73.2% 获奖作品涵盖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及巴西演员等国际元素[2][6] 行业文化传播影响 - 金熊猫奖以影视为载体、大熊猫为文化符号 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本届主题为"光影之约遇见美好"[2] - 活动吸引陈凯歌领衔的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参与 颁奖盛典揭晓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及评委会特别奖共27项荣誉[3][6] - 电影单元主席黄建新表示电影不仅记录时代更连接人心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与国际文化盛事的联动为文明互鉴注入新动力[6]
驼铃声远 丝路韵长(博物视界)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文物艺术价值 - 河南博物院藏三彩骆驼及牵驼俑高84厘米长66厘米 牵驼俑高62厘米 为白胎模制施绿白褐色彩釉 造型生动写实[3][4] - 唐三彩以黄绿白或黄绿蓝等多色彩釉得名 采用含铁铜铅锰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 800摄氏度烧制而成[4] - 牵驼俑深目高鼻面带胡髭但头戴汉人幞头 体现胡商对中原文化习俗的高度接受[4] 丝路贸易载体 - 骆驼因耐干旱饥渴善于远途负重成为丝路商旅首选畜力 唐代私牧骆驼数目可观体现饲养技术成熟[5] - 唐代绿釉载丝骆驼峰间满驮丝束 北魏朱绘陶双峰骆驼峰间设鞍披毯置货袋 均为东西方贸易兴盛实证[6] - 胡人与骆驼载货组合明确指向西域中亚商旅身份 杜甫诗句"胡儿制骆驼"印证此特征[6] 中外文明交融 - 隋唐两京寓居胡人达数十万 洛阳设四方馆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 成为专门外事部门[7] - 昭武九姓粟特人建立从撒马尔罕至长安洛阳商业网络 形成"兴生胡"群体 从事珠宝丝绸贸易[8] - 丝路转运贸易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 胡人骆驼俑成为除丝绸茶叶瓷器外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9]
记者手记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历经战火淬炼的文明守护
新华网· 2025-05-18 13:42
博物馆历史与现状 -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9年 位于喀布尔城西 拥有两层展厅 [1] - 40多年战乱导致约70%藏品被掠夺 毁坏或走私出境 目前仍保存数万件珍贵文物 [1] - 博物馆在内战期间经历搬迁 拆除 火灾及大规模盗窃 被副馆长称为最黑暗时期 [1] 藏品与文化价值 - 馆藏约6万件古代文物 涵盖青铜时代 古希腊 阿契美尼德王朝 贵霜帝国及伊斯兰时期文明 [2] - 文物见证阿富汗与多种文明的历史关联 承载政治 宗教和艺术领域千百年脉络 [1] - 每日接待200至300名参观者 包括外国游客 展品体现文明兼容并蓄特性 [2] 国际交流与保护措施 - 2006年至2021年间将231件套国家珍宝送往全球数十个国家地区展出 包括中国 [2] - 计划恢复国际巡展 尤其侧重中国市场 以展示古代文明 [2] - 临时政府严禁文物持有与走私 自2021年8月以来转移超5000件文物至博物馆 修复2000多件藏品 [2] 社会意义与象征 - 博物馆既是"帝国坟场"象征 更是警示战争与和平的"文明花园" [3] - 建筑历史超百年 灰白双层结构承载阿富汗辉煌与苦难的历史厚重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