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万朗磁塑(603150):家电磁塑材料龙头 前瞻布局多种新兴材料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30
公司核心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9年,深耕家电磁塑材料,主要产品包括冰箱门密封条、吸塑产品、组件部装产品和注塑产品 [1] - 公司“冰箱门密封条”于2020年12月被国家工信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1] - 公司总部位于合肥,在长三角、珠三角和胶州半岛等区域设立62家境内控股子公司及分公司 [1] 全球化产业布局 - 公司已在泰国、越南、墨西哥、波兰、埃及、韩国、巴西、塞尔维亚、印尼、土耳其共10个国家拥有15家子分公司 [1] 业务拓展与并购 - 2024年7月,公司公告将通过受让股权并增资的方式,最终持有国太阳51%股权,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 [1] - 国太阳经营的EPS产品属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从开发至量产需要较长周期 [1] - 国太阳在C-EPS基础上,已投资DP-EPS/R-EPS、电动助力循环球转向器/电动助力液压循环球转向器产线,并布局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产品 [1] 研发创新与新材料布局 - 公司布局了“一种高韧高阻隔性PA6/MXD6/POK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和“一种高性能PPO/POK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两项专利 [2] - 公司研发的PPO/POK合金材料具有高韧性、高强度、低摩擦、轻量化、耐腐蚀等特点,正积极推进产品开发和验证工作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在磁性能、成本、稳定性、耐腐蚀性等维度具有综合优势,更适用于微特电机,目前正处在客户验证阶段 [2]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39.94亿元、46.38亿元、52.89亿元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2.03亿元、2.57亿元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0元、2.37元、3.01元 [2]
调研速递|上海海顺新材接受网上投资者调研 聚焦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拓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1 18:30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未来将从研发投入、精准定位、市场拓展、客户管理、营销推广和业务延伸六个维度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1] - 公司稳固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1] - 海外市场拓展举措包括参与国际展会、境外设立孙公司、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及关注国际标准法规变化以拓展中东和日韩市场份额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重点倾斜可回收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铝塑膜和电子材料等新兴材料领域 [2] - 铝塑膜产品已通过部分锂电池厂商验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同时推进电池厂商验证工作以打入动力电池供应链 [2] - 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铝塑软包电池关键封装材料 [2] 业务发展与产品矩阵 - 借助定增和可转债募投项目投产向新消费和新能源等领域延伸以丰富产品矩阵 [1] - 电子膜材料产品如PI耐高温胶带已通过下游厂商测试验证 [3] - 高端医用膜材料产品如造口袋膜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3] 财务与运营管理 - 公司围绕"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理念开展降本增效、加快产能爬坡及加大研发与市场开拓力度 [2] - 募投项目暂未达到预期 后续将适时开展并购重组以整合优质资源并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2]
天通股份(600330):装备业务压力仍存,材料等业务向好
华泰证券· 2025-08-27 15: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37元(前值8.25元)[2][5] 核心观点 - 公司设备和材料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设备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承压,材料业务向好[2] - 公司围绕新兴材料领域增强布局,包括芯片电感在AI服务器电源模块的应用和压电晶体材料在5G通信领域的应用[4] - 静待行业景气回暖,维持盈利预测[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15.84亿元(yoy+1.00%),归母净利5260.73万元(yoy-33.29%)[2] - Q2实现营收8.69亿元(yoy+20.13%,qoq+21.70%),归母净利464.57万元(yoy-86.54%,qoq-90.31%)[2] - 电子表面贴装产品营收13.7亿元(yoy+24.97%),毛利2.55亿元(yoy+30%)[3] - 材料销售及其他业务营收0.64亿元(yoy-0.09%),毛利0.39亿元(yoy+92.73%)[3] - 专用设备业务营收1.48亿元(yoy-63.15%),毛利0.33亿元(yoy-69.10%)[3] - 资产和信用减值同比增加0.56亿元,期间费用合计2.99亿元(同比增0.12亿元)[3] 业务发展 - 芯片电感成功应用于AI服务器电源模块[4] - 积极推进压电晶体材料在5G通信和光通信升级中的应用,加速推进"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4] - 专用装备业务聚焦粉体材料和晶体材料专用设备研发,服务半导体、通讯、光伏等领域[4] - 粉体材料压机设备销售额同比增加117%,伺服压机占比提升至46%[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2、0.26、0.27元[5]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56.2X,给予公司25年56.2X PE[5] - 当前股价8.84元(截至8月26日),市值109.04亿元[7] - 预计2025年营收31.33亿元(yoy+2.0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0亿元(yoy+204.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