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膜

搜索文档
海顺新材股价下跌2.30% 铝塑膜项目有序推进中
金融界· 2025-07-31 03:2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海顺新材股价报16.1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8元,跌幅2.30% [1] - 当日成交量为6.25万手,成交额1.01亿元,换手率4.99% [1]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2.09万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及电子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电子等行业 [1] 项目进展 - 铝塑膜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具体进展将以公告形式披露 [1]
借壳上市?这家锂电企业被收购!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交易概况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 - 交易完成后,*ST威尔成为紫江新材控股股东,紫江企业保留31.05%股份[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被市场视为"左手倒右手"的资产转移[5] 标的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6] - 2024年铝塑膜销售量达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6]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ATL、欣旺达等,其中比亚迪2021年贡献营收31.59%,ATL占13.63%[8][7]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11亿元、6.23亿元,2025Q1营收1.55亿元[9] - 2024年净利润5351.51万元,同比下滑40.7%[9]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10] 行业与技术趋势 - 软包电池因CTP/CTB技术导致成组效率劣势,铝塑膜出货量增速下滑[10] - 比亚迪创新应用铝塑膜于刀片电池封装,推动技术场景扩展[10] - 半固态/固态电池商业化预期将为铝塑膜创造增量市场[11] 资本运作历史 - 紫江新材曾计划分拆至科创板/创业板上市,2023年撤回申请后转至新三板创新层挂牌[12] - 比亚迪和ATL原持股比例分别为3.87%、2.53%,交易后ATL退出股东行列[9] 收购方现状 - *ST威尔主营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500万元)[13] - 公司上市后年营收未突破3亿元,当前面临退市风险警示[13]
这家锂电企业拟“借壳上市”
鑫椤锂电· 2025-07-22 10:40
交易概述 -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1]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ST威尔控股子公司 [2] 紫江新材业务及客户 - 紫江新材主营业务为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2021年比亚迪为第一大客户 销售收入1.16亿元 营收占比31.59% [2] - 宁德新能源为第二大客户 营收占比13.63% [2] - 比亚迪和宁德新能源同时为紫江新材股东 交易后宁德新能源退出持股 [2] 资本运作背景 - 紫江新材为*ST威尔实控人沈雯旗下紫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 [2] - 紫江企业曾于2022年6月申请分拆紫江新材创业板IPO 2023年12月终止并转向新三板挂牌 [2] - 终止分拆原因为"统筹安排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 [2]
“两船”合并获证监会同意,本周披露并购重组进展的A股名单一览
凤凰网· 2025-07-20 08:35
两船合并项目进展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注册申请 [1] - 股权转让(并购重组)板块表现活跃,上纬新材20CM8连板、佳合科技30CM涨停、建设工业和汉商集团均两连板、日播时尚涨停 [1] 本周并购重组概况 - 共有1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进展,涉及交易金额从1683万元至58.97亿元不等 [1] - 主要交易包括芯联集成拟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东方雨虹拟1.23亿美元收购智利建材零售商100%股权、物产环能拟14.57亿元收购南太湖科技100%股权等 [1] 重点公司重组动态 *ST威尔 - 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权,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入锂电池材料行业,紫江新材与ATL、比亚迪等知名厂商有稳定合作 [1] 金浦钛业 -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等方式收购利德东方100%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公司将战略性退出钛白粉行业,主营业务变更为橡胶制品业,产品包括橡胶管路、密封件等 [2] 长鸿高科 - 拟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标的公司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将拓展至特种合成树脂产品,股票将于2025年7月21日复牌 [3] 中化国际 - 拟发行股份购买南通星辰100%股权,标的公司主营环氧树脂等化工产品 [3] - 股票自2025年7月16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中化装备 - 筹划收购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和蓝星化工机械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 股票自2025年7月15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 苏州规划 - 拟收购东进航科100%股权,标的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有多年经验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将拓展至"空地融合"立体规划领域 [4]
*ST威尔保壳进行时:跨界“追锂”,斥资5亿元收购紫江新材
华夏时报· 2025-07-18 17:55
公司股价表现 - *ST威尔7月18日盘中涨停,收盘价15.31元/股,日内涨幅5.01%,最新市值21.96亿元,已连收3个涨停板 [1]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5.46亿元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将拓展至锂电池材料行业 [1] - 交易方式为现金支付,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更 [2] - 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长江晨道、宁德新能源等股东 [2] 关联交易分析 - 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属于关联交易 [3] - 交易前紫江企业持股58.94%,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持股3.74%,宁德新能源持股2.53% [3] - 交易后*ST威尔持股51%,紫江企业持股31.05%,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和宁德新能源退出 [3] - 紫江新材股东权益评估值11亿元,较净资产增值5.65亿元,增值率105.61% [3] 业绩承诺与标的公司情况 - 紫江集团承诺紫江新材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和9580万元 [4] - 紫江新材主营锂电池用铝塑膜,2024年销量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 [4] - 2023年营收7.11亿元,归母净利润9023.65万元;2024年营收6.23亿元,归母净利润5351.5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55亿元,归母净利润1012.26万元 [4] 客户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新能源、比亚迪、欣旺达、鹏辉能源、新能安等 [5] - 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70.01%,2024年60.16%,2025年一季度61.14% [5] - 比亚迪为第一大客户,2023年销售额3.48亿元,2024年1.41亿元,2025年一季度3979.46万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威尔2006年上市,主营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业务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8亿元、1.57亿元和1.6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098.58万元、-1705.89万元和-1724.17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42.77万元(同比下降26.44%),净利润-564.03万元(同比下降10.31%) [7] - 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1.3-1.65亿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675至-450万元(减亏) [8] - 业绩改善主要因2025年5月完成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获得投资收益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锂电池材料行业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推动,前景广阔 [1] - 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关键材料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9] - 行业面临技术壁垒、产能过剩风险,竞争激烈 [9]
超5亿元!上市企业威尔泰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28
交易概况 - 威尔泰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紫江新材此前为紫江企业控股子公司 多次分拆上市未果 本次交易为实控人沈雯旗下资产整合的曲线上市举措 [3][13] 威尔泰经营现状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主营工业自动化仪表研发生产 2006年深交所上市 曾为行业佼佼者 [4][5] - 近年陷入盈利困境:2022-2024年营收1.48亿/1.57亿/1.63亿元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98万/-1705万/-1724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3-1.65亿元(上年同期亏771万) 主因整合铝塑膜资产创造新增长点 [7] 紫江新材业务优势 - 成立于1995年 专注铝塑膜研发 国内最早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日系垄断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8][9] - 核心产品五项性能指标媲美进口 获多项国家级认证 2021年对比亚迪销售1.16亿元(占比31.59%) [9][10] -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 2023-2024年营收7.11亿/6.23亿元 净利润9023万/5351万元 [12] 战略协同效应 - 威尔泰借此切入锂电池材料高成长赛道 优化业务布局 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7][11] - 紫江新材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获得资本支持 实现多年未完成的上市目标 [3][12][13] - 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 交易属于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有望产生产业链协同效应 [3][13] 紫江新材上市历程 - 2017年启动新三板挂牌 2020年拟分拆至科创板 后改道创业板 2022年受理后于2023年撤回 [13] - 2024年7月新三板挂牌 本次收购成为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替代方案 [13]
*ST威尔拟收购铝塑膜企业 进一步优化整体业务布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7 20:4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3029.83万股),交易后成为控股股东 [1][2] - 标的公司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11亿元,截至2025年3月总资产11.08亿元 [2] - 交易不涉及股权变更,实际控制人仍为沈雯,紫江企业为关联方 [3] 财务与业绩承诺 - 紫江新材2025年Q1营收1.55亿元、净利润1012万元,同期公司营收2443万元、净亏损564万元 [2] - 交易对方承诺紫江新材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 [2] - 重组后公司每股收益不受摊薄影响(Q1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 [3] 业务转型与行业前景 - 公司原主营汽车检具制造,通过收购切入锂电池铝塑膜赛道 [4] - 紫江新材2024年铝塑膜销量5127.7万平方米,市占率22.2%,国内销量第一 [4] - 行业需求旺盛:2025年全球软包电池出货量预计407.2GWh,2022-2025年CAGR达33.43% [4] 市场竞争与国产替代 - 铝塑膜长期由海外厂商主导,但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产品品质提升+价格优势) [4][5] - 核心客户包括比亚迪、欣旺达等,下游动力/储能领域驱动增长 [4] - 专家指出软包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是行业核心驱动力 [5]
每日速递 | 蜂巢能源入局人形机器人,为行业提供固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电池 - 蜂巢能源宣布布局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赛道,已获得央企项目定点,将提供固态电池 今年将量产能量密度300Wh/kg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随后推出能量密度360Wh/kg的第二代产品,第一代全固态电池目标能量密度400Wh/kg [1][2] - 蜂巢能源上半年在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中排名第七,市占率2.81% [2] - 国轩高科唐山基地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预计10月试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唐山国轩总产能将达30GWh [3][4] 锂电池技术 - 商务部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出口限制条目 包括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这些技术为限制性条目,经审批后可出口 [5][6] 动力电池回收 - 重庆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 目标到2027年回收网络区县覆盖率达90%,打造2个以上回收利用产业基地 提升锂钴镍锰等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率,突破废旧电池组分材料精细化提取技术 [8][9] 锂电材料 - *ST威尔拟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客户包括比亚迪、鹏辉能源等 [10][11][12] - 盛新锂能上半年预计亏损7.2亿至8.5亿元 亏损主要因锂产品价格下跌及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13][14][15] 海外市场 - TikTok Shop要求欧盟卖家8月18日前完成电池产品EPR注册 未合规商品将面临下架或店铺封禁 该法规覆盖欧盟所有成员国及带电产品 [16][17]
紫江企业: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34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原名上海紫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由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4] - 公司注册资本经历多次变更,从最初的1500万美元增至人民币5000.0271万元,并在201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4] - 公司股票于2024年7月8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 [6] - 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多层复合材料、包装膜、锂离子电池薄膜等特殊功能性薄膜 [6]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2024年度及2023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535.05万元、62,342.11万元及71,138.72万元 [1] - 2025年3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06,580,745.47元和287,372,543.21元 [1] 审计情况 - 审计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1] - 审计报告识别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关键审计事项 [1]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测试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函证主要客户、分析毛利率变动合理性等 [1] - 应收账款减值审计程序包括评估信用损失模型、复核客户分类、分析账龄及回款情况等 [1] 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6][1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27][28]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机器设备10-15年 [40]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资本化 [44]
*ST威尔: 众环审字(2025)3600271号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2024年度6.23亿元,2023年度7.11亿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6] - 2025年1-3月净利润1012万元,2024年度5351万元,2023年度9024万元,盈利能力有所减弱[6][7] - 2025年3月末货币资金余额9013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89%,主要由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997万元,2023年度2.17亿元,现金流生成能力下降[7] 关键审计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2025年1-3月收入1.55亿元,2024年度6.23亿元,2023年度7.11亿元,审计师实施了包括函证、截止性测试等程序[1]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关键审计事项,2025年3月末余额3.07亿元,2024年末2.89亿元,2023年末3.29亿元,审计师评估了减值准备计提合理性[1] 资产负债结构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11.0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6.47亿元,非流动资产4.61亿元[5] - 2025年3月末短期借款2.42亿元,长期借款8508万元,负债总额5.73亿元[5][6] - 2025年3月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5.35亿元,未分配利润2.72亿元[6] 行业与业务 - 公司主营产品为铝塑膜,属于锂电池材料行业[1] - 公司前身为上海紫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1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13] - 公司股票于2024年7月8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