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崛起

搜索文档
中美若硬脱钩,全球蒸发7.4万亿美元?赢家浮出水面,中国留后手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41
中美经济分离的全球影响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若中美经济完全分离,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可能缩减7%,损失规模达7.4万亿美元[2] -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美国对华关税维持在30%水平,中国以10%税率回应[2] - 全球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4] - 强行切断中美经济融合将放大中断效应,导致美国成本上升,中国需开拓新市场[5] -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西方企业调整供应链后成本上涨10%以上,效率下降,放大全球通胀压力[13] 新兴经济体承接产业转移 - 马来西亚槟城州2023年吸引135亿美元外资,用于半导体测试和装配设施,超过2013至2020年七年总和[7] - 2025年马来西亚槟城州占美国芯片进口份额稳定在20%[7] - 越南对美出口从2017年的500亿美元升至2023年超1000亿美元,增长一倍多,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达5.3%[7] - 越南制造业通过吸引外资和利用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实现升级,区域贸易增长15%[9] - 2024年初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工业园投资占比达20%,借助美墨加协定免税进入北美市场,2025年墨西哥增长预期为2.3%[9] - 中国电池企业在匈牙利投资80亿美元工厂推进电动汽车产业链本土化,2025年匈牙利经济增长2.4%[11] - 新兴经济体利用低成本和政策灵活性承接产能转移,亚洲经济增长5.3%,拉美增长2.3%[13] 中国的战略调整与成效 - 中国对东盟出口在2024年超对美总额,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1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总值超5万亿美元,增长5%,内需占比超55%[15]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从2018年的20%升至2025年超50%[17] - 中国企业采用合资模式在马来西亚等国设厂,专注芯片测试等环节以分散风险[17] - “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从基建扩展至数字和绿色领域,2025年中国与80多个国家签署科技协定[18] - 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4%,高于美国的1.8%[20] - 目前中国外贸增长5.4%,通过策略深化积累实力[20][22]
迟至的道歉,远非历史的终点(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文物归还与历史反思 - 荷兰向尼日利亚归还119件贝宁青铜器 这些文物于1897年被英国军队掠走 辗转一个多世纪后回归[1] - 荷兰教育 文化和科学部部长表示文物归还有助于纠正历史不公[1] - 多个欧洲国家近年对殖民历史暴行道歉:荷兰为1945-1949年印尼独立战争期间过度暴力道歉 比利时对刚果(金)殖民时期的暴力行为表示遗憾 德国承认对纳米比亚赫雷罗族和纳马族实施种族屠杀 葡萄牙首次提出应为奴隶贸易道歉[1] 殖民历史反思的延迟性 - 历史反思存在显著延迟:荷兰道歉发生在东印度公司成立400多年后 比利时和德国对非洲的不公杀戮沉寂一个多世纪 葡萄牙官方道歉距非洲黑奴贸易开启约600年[2] - 西方主导叙事常淡化殖民历史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声音被边缘化 历史和解依赖相关国家主动行动[2] - 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呼吁欧洲正确对待历史[2] 当代社会变革与历史反思推动力 - 经济全球化 新兴经济体崛起和互联网发展打破单一叙事垄断 使更多发展中国家声音被听见[3] - 西方社会内部的种族歧视 难民危机和贫富差距问题根植于殖民历史 迫使西方人士正视历史并作出回应[3] - 美国非洲历史研究者指出 归还艺术品只是简单部分 需重新审视文化遗产掠夺与非洲大陆不稳定 贫穷的关系[3] 历史反思的局限与后续行动 - 欧洲国家内部仍存在殖民历史争议:教科书关于殖民暴行内容稀少 面对非洲经济索赔时多以理由搪塞[3] - 德国历史学家齐默尔勒指出 推迟政治解决方案会导致"殖民遗忘症"[3] - 反思道歉非历史终点 需以实际行动治愈历史创伤并建构公正未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