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搜索文档
官方:“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1:45
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宅 基地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累 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现在有110多 万个经营性服务主体,去年服务面积超过了22.9亿亩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有力地促进了小农 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官方:"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网9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农村发展活力不断焕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30年试点扩大
快讯· 2025-07-17 15:04
土地承包政策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范围扩大到7个省份 [1] -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全国家庭农场近400万个 [1] - 农民合作社210多万家 [1] - 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1] 农业农村经济表现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 - 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1]
保险业加力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路”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保险发展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快速涌现,成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农业保险通过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风险,为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济补偿,起到经济"稳定器"作用 [1] - 精准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农业保险需求成为当前关键课题 [1] 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 - 台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作为风险"防火墙"作用日益凸显 [2] - 河北高阳县艳茹家庭农场通过投保农作物种植保险,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可获得部分损失补偿 [2] - 河北武安市实施农业特色保险保费补贴试点,鼓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支持,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费负担 [2] "农业保险+"创新模式探索 - 各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模式,发挥农业保险集聚保险、信贷、担保等金融资源的"黏合剂"作用 [3] - 浙江推出地方补贴性新型农业主体综合保险,山东推出苹果全产业链保险保障,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并打通金融支持通道 [3] - 云南省鼓励农业保险机构对接省融信服平台,运用保险数据评级、保单质押等方式增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信用贷款 [3] 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的挑战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积极性受财政支持力度、保险服务水平及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仍有提升空间 [4] - 农业保险保障供给与多元需求匹配不足,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复杂情况下难以满足新型经营主体需求 [4] - 跨部门协同和数据赋能存在瓶颈,涉农、气象等数据分散导致保险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不够精准 [4] 农业保险服务优化方向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希望开发更多针对特色农产品和养殖品种的保险产品,整合现有保险产品并建立快速理赔机制 [4] - 针对农机服务领域风险隐蔽性强的问题,建议开发农机操作事故、设备损毁等专属险种 [5] - 保险机构需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力和需求实施分层保障,从"保得起"向"保得好"、"保得优"转变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5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增长 - 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登记数量突破400万个 [1] - 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14万家 联合社1.5万家 [1] - 较十年前分别增长4.5倍和2.37倍 [1]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种粮家庭农场平均亩产达469.2公斤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 [3] - 场均经营土地面积达150.6亩 [3] - 农民合作社社均拥有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面积460.1亩 [3] - 成员人均获得盈余返还1471.4元 [3] 农业新业态发展 - 浙江建成县级农事服务中心237个 服务覆盖超80%行政村 [3] - 12.1万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电商业务 [3] - 其中6.5万家涉足休闲农业 1.9万家深耕乡村旅游 [3] - "农业+"模式提升农业附加值30%以上 [3] 政策支持与质量提升 - 中央财政连续五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专项资金 [5] - 全国32258名辅导员组成四级指导体系 [5] - 半数以上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达10万-50万元 [5] - 13%合作社建立"三金"制度 [5] - 10.3万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 [5] - 通过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占比突破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