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丨北江两岸绿
南方农村报· 2025-08-02 11:35
南农晨读丨北江 两岸绿_南方+ 南方plus 南农晨读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 兴|农|力|量 · 时|代)报|当 文案:梁 煜 2025 美编:吕敏怡 近年来,清远结合"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有序扩 大西牛麻竹笋种植规模,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1.85%。时值盛 在顺德区乐从镇 腾冲社区, 66 | 【今日关注】 佛山乡村 战"蚊"记 紧发条"的工作 人员如此穿梭于 房屋之间——他 们戴着口罩和袖 套,手拿登记 表,一步未停, 边跟村民打招 呼,边进入屋内 检查,确保屋内 没有可能滋生蚊 虫的点位,再叮 嘱村民使用蚊帐 和蚊香等防灭蚊 夏,清远英德西牛麻竹笋次第成熟,即将迎来又一个尝鲜季 (蓝东旭 摄) 产品,便赶往下 一户。 兴农评|每年 3600元"育儿红 包",给农村娃 娃的成长加颗糖 育儿补贴对于农 村家庭而言,无 疑是"雪中送 炭"。农村家庭 的收入水平普遍 低于城镇家庭, 且收入来源更依 赖农业生产、外 出务工等,稳定 性较弱。虽然每 年3600元的补贴 不算高额,但对 于收入不高的农 村家庭来说,却 能解燃眉之急, 可用于孩子的日 常开销、购买必 要的生活用品 等,切实减轻了 家庭的经 ...
宏创控股: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之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1 21:16
电解铝行业现状 - 国内电解铝行业实施严格产能控制,自2017年后不再新增产能备案,2024年建成产能4462万吨/年,接近行业上限4500万吨,预计未来市场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 [2] - 2024年全球氧化铝产量1.46亿吨,中国产量8581万吨,2025年国内外氧化铝行业产能持续新增并将陆续投产 [2] - 氧化铝需求主要来源于电解铝冶炼,全球年需求约1.4-1.5亿吨,中国年需求约8000-9000万吨 [2] 宏创铝业产能转移计划 - 公司拟分阶段从山东向云南转移电解铝产能,截至报告期末已转移148.8万吨,2025-2027年计划分别转移44.8万吨、24.1万吨和83.1万吨 [2][6] - 产能转移可能导致部分山东地区厂房、生产设备停用,计划2025年6月关闭邹平县汇茂新材料西区250万吨氧化铝项目 [2][6] - 2027年末阶段性完成后,山东和云南地区电解铝产能将分别为345.1万吨和300.8万吨,氧化铝产能1900万吨仍全部位于山东 [10][11] 固定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348,399.40万元,其中预计停用170,260.24万元,闲置90,816.17万元,原闲置后复用/出租87,322.99万元 [5] - 减值主要源于电解铝产能转移计划和氧化铝产线升级计划导致的固定资产关停 [5][6] - 2024年当期计提减值准备172,960.7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9.53%,对当期业绩影响有限 [9] 产能转移影响分析 - 云南地区电力成本优势显著,2024年采购价格0.38元/度,较山东地区低25.49% [19] - 云南地区氧化铝和阳极炭块供应充足,2024年周边省份氧化铝产量2004万吨,可满足生产需求 [16][17] - 产能转移后预计资本性支出566,342.69万元,占2024年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比例合理 [2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8%,净利润同比增长168.91%,综合毛利率从9.86%提升至20.09% [26] - 电解铝毛利率从10.52%提升至17.75%,主要因销售单价上涨6.40%和单位成本下降2.20% [30][31] - 氧化铝毛利率从3.36%提升至27.22%,主要因销售单价上涨32.99%而单位成本仅上升0.17% [32][33]
中飞院与成都民用航空医学中心工作组赴四川凉山州开展义诊结对帮扶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7-11 17:1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通讯员陈帆、杜雨洲 报道:近日,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 简称"中飞院")医院和成都民用航空医学中心组成的工作组,与"志在蓝天 爱在越西"中飞院大学生暑 期社会实践团一道,共赴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瓦曲觉村开展义诊及特殊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慰问活动,并 在越西中学开展急救技能科普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发展。 记者了解到,活动期间,工作组与村支部书记、中飞院驻村干部一同赴越西县瓦曲觉村开展结对帮扶工 作,走访慰问了特殊困境儿童家庭,详细了解了孩子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及家庭整体情况,并赠送生 活用品、学习文具等慰问物资。 义诊中,工作组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村民测量血压、血糖,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同时,工作组还联合 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用当地方言向村民讲解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和健康饮食等 知识,并发放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 活动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为当地40余名高中生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 式,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不同部位出血的止血方法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 景,并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了"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培训 ...
校校携手促成长,广油与化州新南小学共建“童伴成长结对单位”
南方农村报· 2025-07-06 01:04
共建项目启动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团委与化州市新安镇新南小学共建"童伴成长结对单位"揭牌仪式于7月5日举行 [2][3] - 合作旨在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及关爱乡村儿童成长 [3] 合作核心目标 - 围绕"学业提升、兴趣培养、文体发展"三大目标开展精准帮扶与素质拓展活动 [6] - 计划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留得住、学习跟得上、成长有保障" [7][8] 具体实施计划 - 实施"青年云支教"项目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建2-3人团队对接1名小学生 提供线上学业支持 [9][10] - 选拔大学生组建专业团队 在新南小学驻地举办暑期成长夏令营 [11][12] - 自9月起每周举办一次主题教育 涵盖趣味运动会、非遗文化体验、普法教育等14项活动 [14][15] 美育品牌建设 - 重点建设新南小学合唱团 培养3-5名校级小主持人 打造"新南之声"品牌 [16][17] - 课程体系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结合朗诵、葫芦丝演奏、戏剧表演等多元化艺术形式 [17][18] 战略背景与参与方 - 活动是高校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及"双百行动"的具体实践 [19][20] - 参与方包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领导、化州市教育局、团市委及4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等 [23][24][25][26]
一个“公式”精算保洁难度系数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难度系数模型 - 吴江区农业农村局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难度系数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综合考量自然村数量、村域面积、户数、保洁河道长度、保洁公厕数量、保洁人数、保洁人员平均工资七个核心因素,使用加权平均方法形成基础工作难度系数 [1] - 该模型将资源配置比重从调整前的19.14%降至17.59%,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减轻了基层财政压力 [1] - 模型能精准识别高难度区域,为科学调配保洁人员、合理设定工资标准、优化管护资金分配提供决策支撑,提升整治工作精细化水平 [2] 试点成效 - 七都镇管护费用从2141万元降至1792.03万元,占经营性收入比重从21.32%优化至17.85%,工作难度系数从0.95提升至1.07 [2] - 桃源镇调整后系数从1.37升至1.62,归一化值从0.68升至0.75,管护费用占比从28.20%降至19.59% [2] - 预计到2025年底全区整治费用同比可节省2603.33万元 [2] 模型应用价值 - 有效识别各地整治工作难点,便于科学施策并优化资源配置 [2] - 明确工作优先级,预判挑战并推动长效治理 [2] - 为政策制定和压降费用提供科学支撑 [2] 实施背景 - 吴江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区186个行政村纳入农村环境整治提升 [1]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自然村落垃圾清理、河道沟渠生态管护、公共设施常态化维护等多个环节 [1]
小麦大规模机收需金融机构细致化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2
农业机械化与金融支持 -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收官,除零星种植地块外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联合收割机成为麦收主力军 [1] - 小麦机收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特点,银行创新推出"农机贷""夏收快贷"等专项产品,通过优化授信模型实现资金快速投放 [1] - 针对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将更多资产纳入抵押范畴,结合种植面积、往年收益等数据构建"大数据信用评分",实现从申请到放款的"当日办结" [1] 金融科技应用 - 银行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农业"试点,农机手可通过数字钱包实时收取跨区域作业款项,规避现金交易风险 [1] - 农机经销商依托银行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以未来订单为质押获取融资,保障农机零配件供应不断档 [1] 产业链金融协同 - 银行以产业链金融思维支持"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全链条,向农机制造企业提供经营贷款支持智能化改造,提升高端农机国产化率 [2] - 针对农机维修、燃油供应等配套服务主体,银行推出"应收账款池融资"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2] 风险保障机制 - 银行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农机作业保险+信贷"产品,将自然灾害、机械故障等纳入保障范围,保险赔付可优先偿还部分贷款降低农户违约风险 [2] - "信贷+保险+科技"组合拳构建覆盖小麦大规模机收全流程的风险缓冲带 [2] 农业现代化转型 - 银行支持直接推动农业机械化率攀升,创新推出"农机+智慧农场"综合服务方案,引导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型 [2] - 金融活水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 [2] 金融服务路径 - 银行从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站到数字化农业金融平台,勾勒出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清晰路径 [3] - 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服务、强化生态化布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3]
果洛州组织企业参加2025外贸优品市州行暨东西部协作沪青优品品牌化研讨会
搜狐财经· 2025-06-29 19:11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农畜牧产品品牌建设 - 州工信商务局组织30余人参加"2025外贸优品市州行暨东西部协作沪青优品品牌化研讨会",旨在推进特色农畜牧产品品牌建设并拓展外销渠道 [1] - 研讨会由青海省商务厅主办、上海消费帮扶联盟承办,聚焦东西部协作与品牌化发展 [1] 研讨会主要内容与专家分享 - 上海消费帮扶联盟理事长王华分享市场化模型与品牌化模型分析 [3] - 本来生活集团副总裁钱祯澍分享农产品品牌化方法论与案例 [3] - 大润发资深采购经理张庆楠分析牛肉水产品市场趋势 [3] -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宾辉介绍高校后勤在消费帮扶领域的采购模式和标准要求 [3] - 华润集团ole生鲜总经理李雪峰分享农产品品牌化与商品化提升策略及案例 [3] 参会企业与学习成果 - 州县工信商务局精心筛选组织涵盖牛羊肉、乳制品、高原菌菇等特色领域的重点企业参会 [5] - 企业代表通过研讨会更新品牌营销和市场开拓理念,认识到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5] 后续行动计划 - 全州工信商务系统将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培育牦牛肉、藏羊肉、高原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品牌 [7] - 通过统一标准、质量追溯、营销推广等措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7] - 目标推动特色农畜产品"走出去",品牌"响起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7][8] 企业合作进展 - 青海格桑花牦牛乳资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彩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强化协作交流 [10] - 合作内容包括共同开发"沪果优品"、产品研发、设计包装等,借力上海企业在人才、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 [10]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进乡村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6-24 14:01
核心观点 -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放心消费进乡村行动",旨在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促进乡村消费提质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 行动方案 - 印发《聊城市放心消费进乡村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是通过持续提升行动让农民群众在消费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3] - 全市确定44个乡村纳入放心消费进乡村行动,有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指导其围绕"安全放心、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开展承诺亮诺[3] 实施举措 - 指导市场主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承诺内容和使用"放心消费在山东"标识[3] - 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多渠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发布涉农消费警示,提升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5] - 2025年6月聊城市局在山东省消费环境培训班上作"放心消费进乡村探索实践"经验交流[5] 未来计划 - 持续开展"放心消费进乡村行动",构建农村消费维权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5]
县域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无限值得深耕
消费日报网· 2025-06-24 10:57
下沉市场消费趋势 - 京东"618"数据显示县域农村地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30%,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40% [1] - 南昌市南昌县、菏泽市成武县分别成为京东"618"消费力最强、消费力增长最强区县 [1] - 县域农村消费需求从基本生活物资扩展到健康、教育、旅游等领域,呈现多样化和升级趋势 [1] 县域农村消费能力提升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大幅增长 [2] - 县域农村消费者开始追求品质、品牌和个性化,不再仅满足于低价商品 [2] - 农村线上购物因物流改善而激增,快递网络覆盖县级、乡镇和村级,打通"最后一公里" [2] 企业机遇与策略 - 县域农村市场对企业和商家是新的消费蓝海,需开发适合农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3] - 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确保农村消费者及时收到商品 [3] - 加强售后服务以解决农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3]
培育新型农业人才 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华日报· 2025-06-20 06:22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人才培养 -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具备创新思维、数字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1] - 涉农综合性大学是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探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路径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 新型农业人才是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 [2] - 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与使用需要能够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农业人才 [2] -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培养造就一批"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2]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 [2] 生产力革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涉农综合性大学需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需求的人才 [3] - 农业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 [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掌握先进科技已成为农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3] - 农业生产力的跃升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革,农业教育需从单一技能转向复合能力,从地域局限转向全球视野 [3] 涉农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改革 - 全球"种业竞争"激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是农业科技中的重要变革性技术,是抢占世界农业种业竞争、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 [4] - 涉农综合性大学需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系统观念,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人才 [4] - 加快新农科专业建设步伐,依托"农业+多学科"专业体系,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的新型人才 [4] - 创新农业人才培养课程架构,通过"爱农+思政"特色教育模式,培育具有"三农"情怀的农业人才 [4] - 强化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借助"校地+产教"融合平台,共同打造高素质新型农业人才 [4] -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院+平台"协同育人体系,全面提升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