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域新质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2025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
前瞻网· 2025-05-30 10:16
城市发展 - 2025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 成都连续11年蝉联榜首 在五大维度中4个维度获100分 [2] - 首个新域新质创新赛事落地 面向全国16.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预选阶段挖掘500个优秀成果 [3] 科技与创新 - 荣耀进军机器人业务 展示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 打破行业记录 [4] - 上海市新增2款生成式AI服务 累计完成87款登记 [4] - 飞步科技端到端港口大模型完成上车部署 无人集卡车队具备8路以上全无人编组作业能力 单次作业箱量突破5000TEU [7] - 韩国拟投入4800亿韩元(约3.491亿美元)开发AI相关产品和服务 包括AI工厂、AI芯片和自动驾驶汽车 [13] - 日本通过首部AI法律 旨在促进AI技术研发和应用并防止滥用 [15][16] 新能源与汽车 -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5] - 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 涉及出行平台、后服务市场和物流运营服务 [6][7] - 比亚迪在长沙成立汽车销售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9] - 沃尔沃汽车美国工厂因供应链问题暂停生产 未公布恢复时间 [12] - 日产寻求在英国政府帮助下筹集超70亿美元资金以维持运营 [14] 消费电子与家电 - 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 首款扫拖一体机器人已开始量产 预计6月发布 [8] 互联网与软件 - 字节跳动内部将禁用Cursor等AI编程工具 改用旗下Trae作为替代 [10] 医药与健康 - 礼来将收购SiteOne Therapeutics 获得实验性非阿片类止痛药 [17] 资本市场 - 杭州哒咔科技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 由福瑞加成投资独家领投 [17] - 江苏埃斯隆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由复兴资本领投 [17] - 长风药业港股招股书失效 此前由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联席保荐 [17] - 韦尔股份筹备香港上市 拟筹集不超过10亿美元 [18]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沪指跌0.02% 深成指跌0.26% 创业板指跌0.31% [18] - 恒生指数跌0.53% 科技指数跌0.15% 国企指数跌0.31% [18] -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 道指涨1.78% 纳指涨2.47% 标普500指数涨2.05% [18] 环保与政策 - 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削减54% 略低于55%的目标 [10] 航天 - SpaceX星舰第九次试飞失败 第一级助推器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 马斯克称比上次有进步 [11]
全国首个新域新质创新大赛落地青岛
贝壳财经· 2025-05-28 17:32
大赛概况 -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是全国首个聚焦新域新质创新的专业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主办 [1][2] - 大赛设置"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五大领域,构建"需求牵引-技术供给-验证转化"闭环体系 [2] - 采用"需求命题"和"自由探索"双赛道模式,重点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新兴领域创新 [2] 参赛机制 - 分设"高校师生组"和"创新企业组":高校组覆盖40余所全国"双一流"重点高校,企业组面向全国16.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2] - 赛程分预选推荐、初赛、决赛三阶段:预选由各地工信部门及高校组织,初赛和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实施 [2] 青岛产业优势 - 青岛拥有智能家电、轨道交通、仪器仪表、船舶与海工装备四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 当地"10+1"创新产业体系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与大赛五大领域高度契合 [3] - 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为赛事提供产业支撑 [3]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启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4:51
赛事架构 - 大赛采用"522"架构,即聚焦五大领域(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设置两类赛道(需求命题和自由探索)、划分两个组别(高校师生组和创新企业组)[1] - 五大新兴领域构建"需求牵引-技术供给-验证转化"闭环体系,形成完整创新链条[1] 创新机制 - 采用"大赛命题+自由探索"双轨模式,解决传统赛事单向侧重导致的原创性不足或市场脱节问题[2] - 需求侧建立需求库和产业痛点清单,聚焦核心技术瓶颈,引导集中攻关[2] - 供给侧发挥高校和专精特新企业优势,以新技术催生新需求推动产业升级[2] 平台价值 - 搭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金融-政府"六位一体融合平台[2] - 目标包括发掘新技术产品、推动成果转化、选拔人才团队,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转、以赛促融"[2] 奖励体系 - 总奖金池400万元,设技术成果奖(特等15万元/项、一等、二等各10名)[2] - 另设最佳组织奖和专项奖,奖励高校推荐和特殊贡献项目[2]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涵盖项目申报、成果推介、投融资对接等转化支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