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称走出最艰难的时刻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10 14:41
雷军个人状态与小米汽车事件 - 雷军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其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情绪低落并取消会议和出差计划 [1] - 雷军通过反思和粉丝支持逐渐恢复状态 表示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2] - 2024年3月小米汽车量产以来 公司市值突破万亿 雷军声望达到新高度 [2] 小米汽车事故与公司应对 - 2025年3月小米汽车发生严重车祸 导致3名女性死亡 对公司声誉造成重创 [5] - 雷军公开回应事故 表示沉重心情并承诺配合调查 尽最大努力回应社会关切 [5] - 小米汽车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 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交车辆数据 [5] 行业影响与反思 - 小米汽车事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 提升行业安全意识和规范性 [6] - 事件引发对个人品牌与企业防火墙的思考 需平衡网红效应与风险隔离 [7] 公司发展历程 - 小米从初创团队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 [4] 其他行业动态 - 中国母基金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 发布《2024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9]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成功举办 12家中东LP到场 [11] - 2025年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 [11]
威迈斯: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3-31 19:12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时间为2025年4月14日下午15时00分,地点为公司会议室(深圳市南山区北环路第五工业区风云科技大楼501之一)[5] -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9:15-15:00[5] - 现场会议议程包括签到登记、宣布会议开始、宣读议案、股东发言提问、投票表决等环节[6][7] 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0,000万元向控股子公司上海威迪斯增资,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 - 项目投资总额10,000万元,包括设备购置及安装费5,565.91万元、研发费用4,160万元和预备费用274.09万元[8][9] - 项目将开发下一代深度集成多合一电驱动总成及12合1电力电子总成等产品[9] 项目必要性 - 顺应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集成化趋势,满足市场对高效能、轻量化产品的需求[9] - 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域的技术实力,快速响应长三角客户需求[10] - 吸引专业人才提升研发实力,应对整车厂对零部件质量要求的提高[11] 项目可行性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鼓励类项目[11] - 公司拥有16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建立了全流程技术体系[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741人(本科及以上占比77.46%),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998.08万元同比增长42.36%[13] 子公司情况 - 上海威迪斯成立于2019年5月27日,注册资本1600万元,芜湖威迈斯持股94.50%[15] - 2024年1-9月营业收入46,225.46万元,净利润1,839.99万元;2023年净利润-81.81万元[15] - 增资完成后芜湖威迈斯持股比例将提升至99.24%[15] 审议程序 - 该议案已经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监事会审议通过[16] - 监事会认为项目符合规定,有利于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17] - 保荐机构东方证券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认为符合相关规定[17]
比亚迪 30 年的 13 个决定性瞬间:关于野心、抉择和一些运气
晚点LatePost· 2024-11-19 23:55
比亚迪发展历程 - 公司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1995年王传福借250万元人民币创业,用人工加夹具模式替代自动化生产线[9][12] - 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首款逆向开发车型F3在2005年上市,2009年销量达24.7万台成为当年销量冠军[21][23] - 2008年伯克希尔以2.3亿美元认购公司9.89%股份,14年间未减持,投资回报超30倍[26][27]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同年市值突破万亿人民币[64] - 2024年新能源车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辆,员工规模近100万人,拥有自建社区和基础设施[5][6] 关键战略决策 - 2009年抓住中国"十城千辆"政策机遇,率先布局电动客车和出租车市场[29][30] - 2016年引入奥迪前设计总监艾格,确立Dragon Face设计语言,组建国际化设计团队[38][39][43] - 2020年自主研发刀片电池,通过针刺实验营销扭转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劣势[54][58] - 2021年推出DM-i超级混动技术实现"油电同价",插混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60][62][63] - 2023年发布仰望品牌进军百万级豪车市场,U8车型上市一年获8000订单[65][67] 技术研发突破 - 早期通过逆向工程开发车型,将丰田卡罗拉开发周期压缩至12个月[23] - 垂直整合体系在2020年疫情中快速转产口罩,日产能达1亿只[50][51] - 动力电池经历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再回归的技术路线调整[54][55] - 第五代DM技术实现NEDC工况下2.9L/百公里亏电油耗,综合续航超2100公里[62] - 仰望U8搭载四电机技术实现原地掉头等创新功能[65] 市场表现 - 2019年经历至暗时刻,净利润同比下降42%,月销徘徊3万辆被称"比三万"[6] - 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231.6%至59.4万辆,获58.7亿元补贴[59] - 2023年10月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插混车型占比达61.6%[63] - 单车均价从2012年7.8万元提升至2022年17.6万元[65] - 前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5] 政策环境影响 - 深圳市政府通过融资租赁和车电分离模式助力早期电动公交推广[13][15] - 2015年获深圳市政府23亿元直接资助建设动力锂电池项目[15] - 2019年补贴退坡50%导致下半年销量同比降49.6%[31][32] -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利好插混车型[34] - "双积分"政策部分抵消补贴退坡影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