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2.0时代
搜索文档
旅游,正在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21:46
行业整体困境 - 旅游行业被描述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行业正经历“寒冬”[1] - 44家文旅上市公司中,有25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负增长,占比达56.8%[1] - 多家地方文旅公司如云南、桂林、西安、大连、西藏等均处于困顿期[1] - 航空公司受拖累,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2025年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和20.44亿元[3] 代表性企业破产案例 - 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及下属13家公司于2025年6月集体破产清算[1] - 青海旅投为省级国资文旅平台,曾计划“三年投融资百亿,五年上市”,但耗尽了4.8亿元注册资本[1] - 公司经营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高管团灭、向无产权营地投资2371万元、收购资不抵债公司倒贴3000万元等[1] - 截至2025年6月23日,青海旅投存在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另有2条被限制高消费记录[8] 市场表现与数据背离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 - 尽管旅游人数和消费总额在增长,但行业整体盈利困难,出现“市场火热,企业揭不开锅”的现象[4] 企业盈利能力分化 - 部分企业如中国中免2025年Q1营收达167.46亿元,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表现强劲[2] - 同时有多家企业出现亏损,例如华侨城A归母净利润亏损14.19亿元,曲江文旅亏损0.44亿元,新华联亏损1.02亿元[2][3] - 知名IP项目“大唐不夜城”运营方曲江文旅自2020年至2025年持续亏损,其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相当于每天赚1307元[8][9] 行业结构性变化与“铲子效应” - 在线旅游平台盈利能力突出,携程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43亿元,净利润率达31.16%;同程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11] - 美团一季度到店订单量同比增幅超25%,客单价提升8%[11] - 此现象被概括为“铲子效应”,即服务“淘金者”的平台(卖铲人)比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淘金者)更赚钱[11] - 旅游供给端严重过剩,2019年至2023年间,A级景区增加三千家,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旅行社数量增长近2万家,年平均利润降至6.65万元[11] - 住宿业供给过剩,截至2024年底全国连锁酒店数量达5.96万家,较2020年增长52.92%[12] - 交通业亦面临压力,2025年一季度六大航司总需求相比2019年增加15.2%,但上座率下降1.5个百分点[11] 成功案例与新兴趋势 - 注重游客体验感的景区表现优异,九华旅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14] - 迪士尼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上海迪士尼2023年客流量超1400万[14] - 寺庙游、玄学热兴起,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16] - 峨眉山A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891万元,搭上寺庙游顺风车[16] - 成功景区的核心要素被归结为“充分提升游客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17] - Citywalk、演唱会、音乐节等体验式旅游盛行,2023年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60%[21] 旅游业模式变迁 - 观光游1.0时代依赖资源稀缺性,以“门票+索道+演出”为主要盈利模式[19][20] - 旅游业进入2.0时代,体验感打败稀缺性成为决胜关键[20][21] - 在2.0时代,景区需“卷服务、卷特色、卷价格”以打造游客体验感[21] 行业前景与挑战 - 预计相当一部分跟不上时代的文旅平台将走向破产[22] - 部分文旅平台被指“盈利模型很烂,投资冲动很足,运营经验很差”,本质是“地方政绩冲动的融资工具”[22] - 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文旅平台资金回收困难[23] - 2025年国家实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主题公园、仿古城等被纳入禁止项目,文旅平台融资环境恶化[23] - 行业处于从1.0向2.0过渡的“文旅大淘金”时期,需“筛掉无用的泥沙,才能让真正的金子发光”[23]
旅游,正在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21:44
行业整体困境 - 旅游行业被描述为"又一个泡沫破了",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1] - 44家文旅上市公司中,有25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负增长,占比达56.8% [2] - 多家航空公司被拖累,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今年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和20.44亿元 [4] 代表性企业案例 - 青海旅投及下属13家公司集体破产清算,耗光4.8亿元注册资本,存在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 [2][11] - 曲江文旅从2020年到2025年持续亏损,其核心IP"大唐不夜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相当于每天赚1307元 [12][13][14] - 中国中免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67.46亿元,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在4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3] 市场供需矛盾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5] - A级景区从2019年到2023年增加三千家,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 [20] - 旅行社数量增长近2万家,但年平均利润降至6.65万元,平均月利润仅5538元 [20] - 全国连锁酒店数量截至2024年底达5.96万家,较2020年增长52.92% [21] 行业分化现象 - 在线旅游平台业绩亮眼,携程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43亿元,净利润率31.16%,同程第一季度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17]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3] - 寺庙游热度上升,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 [26] 行业模式演变 - 旅游业从1.0观光游时代进入2.0体验感时代,体验感打败稀缺性成为决胜关键 [30][33] - 2023年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60%,演唱会、音乐节成为旅游新动力 [34] - 主题公园、仿古城等商业设施被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五大类禁止项目" [36]
又一个泡沫破了!旅游,正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商业洞察· 2025-06-30 17:06
行业现状与核心矛盾 - 旅游行业整体陷入困境,44家上市公司中56.8%营收负增长,部分企业如青海旅投破产清算[4][16] - 航空业持续亏损,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9.95亿、20.44亿[7] - 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6.4%,总花费增长18.6%,但行业盈利恶化[8] 典型案例分析 **青海旅投** - 省级国资文旅平台,注册资本4.8亿耗尽,涉及高管团灭、2371万投资无产权营地等乱象[4] - 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被限制高消费27.89万[15] **张家界旅游集团** - 一季度营收5899万,净亏损3125万,核心资产"大庸古城"日均客流量不足20人[17][18] - 20亿仿古综合体因设计缺陷沦为"四不像"[19] **曲江文旅** - 旗下"大唐不夜城"IP运营成功但盈利薄弱,2024年上半年日均净利润仅1307元[24][25] 市场结构性变化 **渠道端崛起** - 在线旅游平台成最大赢家:携程一季度净利润43亿(利润率31.16%),同程净利润11.59亿(同比+41.3%)[28] - 美团到店订单量增25%,客单价提升8%[28] **供给端过剩** - 2019-2023年A级景区增3000家,平均收入降40%[31] - 旅行社数量增2万家,单社年均利润仅6.65万[31] - 连锁酒店数量达5.96万家(较2020年+52.92%)[33] 成功商业模式 **体验驱动型**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31.83%),受益寺庙游热潮[36][39] - 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25.54亿美元(+34%),上海迪士尼2023年客流超1400万[36][42] **情绪价值创造** - Citywalk、演唱会等新形态崛起,2023年演唱会跨城观演率超60%[51][52] - 成功案例共性:强沉浸感设计(如迪士尼IP全场景还原)[42][43] 行业转型趋势 - 从1.0观光游(依赖门票经济)向2.0体验游(情绪价值主导)转型[46][50] - 传统景区面临淘汰风险,部分国资文旅平台或成"地方政绩融资工具"[56] - 政策收紧:主题公园、仿古城被纳入专项债"五大类禁止项目"[56]
又一个泡沫破了:旅游,正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创业邦· 2025-06-26 11:26
行业现状 - 旅游行业整体表现不佳,44家上市公司中有25家营收负增长,占比56.8% [4] - 航空公司仍未走出亏损泥淖,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20.44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8] 公司案例 - 青海旅投及下属13家公司集体破产清算,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 [4][13] - 张家界旅游集团一季度营收5899万,净亏损3125万,核心项目"大庸古城"日均客流量不足20人 [15][16] - 曲江文旅旗下"大唐不夜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相当于每天赚1307元 [19][20]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 [29] - 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9] 市场分化 - 在线旅游平台表现优异,携程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同程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23] - 寺庙游相关景区表现突出,九华山和峨眉山受益于寺庙游热潮 [30][32][33] - 传统景区面临挑战,A级景区数量增加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旅行社年平均利润降至6.65万元 [25] 行业趋势 - 旅游行业从1.0观光游时代向2.0体验游时代转型 [37][40] - 体验感成为旅游决胜关键,Citywalk和演唱会等新形式兴起 [4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新增"负面清单",主题公园、仿古城等被禁止 [44] - 部分文旅平台可能因融资环境恶化而面临破产风险 [45]
又一个泡沫破了,旅游,正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36氪· 2025-06-25 21:56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44家文旅上市公司中25家营收负增长占比56.8% [1] - 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 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4] - 景区数量增加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 旅行社年均利润降至6.65万元 [14] - 航空公司持续亏损 南航/东航/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9.95/20.44亿元 [3] 典型案例分析 - 青海旅投破产 涉及被执行金额3.23亿元 曾投入2371万建设无产权营地 [1][7] - 张家界旅游集团一季度营收5899万净亏3125万 核心景区不属于上市公司 [8] - 曲江文旅持续亏损 大唐不夜城日均净利润仅1307元 [11]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同比增31.83% 受益寺庙游热潮 [15][17] 市场结构变化 - 在线旅游平台表现突出 携程Q1净利润43亿 同程净利润11.59亿同比增41.3% [13] - 迪士尼Q1净利润25.54亿美元同比增34% 上海迪士尼2023年客流超1400万 [15] - 连锁酒店数量达5.96万家较2020年增长52.92% [15] - 六大航司一季度需求增15.2%但上座率降1.5个百分点 [14] 商业模式转型 - 旅游1.0时代依赖稀缺资源 门票+索道+演出为主要盈利模式 [19] - 2.0时代体验感成为核心 Citywalk/音乐节等新型业态崛起 [20] - 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310% 情绪价值成为关键 [17][18] - 仿古城等商业设施被纳入专项债券"五大类禁止项目" [21] 行业挑战 - 国资文旅平台普遍面临融资环境恶化 可能重蹈地产商覆辙 [22] - 传统景区转型困难 投资冲动强但运营能力弱 [20] - 中间商挤压利润空间 景区实际收益被分流 [13][14]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趋严 限制部分文旅项目融资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