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读懂“5.6%”中的含金量
搜狐财经· 2025-10-24 03:0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平稳、稳中提质态势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支撑作用显著 [1] 工业与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端制造引领增长 [1] - 北京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消费市场表现 - 文旅市场持续火热,电影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收入增长超一成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等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 [2] - 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大型活动举办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演唱会经济和体育经济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2]
最大变化是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3
消费观念转变 - 消费者从节省会员开支转变为将信息服务视为每月固定支出 [1] - 消费重心转向旅行、演出、美食、运动健身等体验式消费 [1] - 购买家电时更倾向于为智能化功能付费 [1] - 在知识付费上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和聚焦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观望转变为积极推荐,主要驱动力为用车成本优势、驾驶体验提升和智能化功能 [1] - 行业成功改变了消费者此前对续航能力、安全性和保值率的担忧 [1] 整体消费趋势 - 当前消费模式更趋理性和精简,追求让支出更具价值 [1] - 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既追求生活品质,也注重消费的合理性,要求“贵”得其所 [1]
人均消费912元:消费分化的两极,在国庆体现的淋漓尽致
搜狐财经· 2025-10-17 00:35
国庆黄金周消费总体表现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出游总人次增长但人均消费下降,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人均消费为912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的人均消费916元下降了12.84% [19] - 全国出游总花费达8090.06亿元,同比增长15.3%,主要由出游人次增长16.4%至8.88亿人次驱动,而非人均消费增长 [19] 旅游消费结构分化 - 出境游火热,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游客突破200万,创近年新高 [3] - 假期前五天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其中新西兰微信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1%,意大利同比翻一番 [3] - 赴泰游客近20万人,比2024年同期下降24% [3] - 国内县城旅游兴起,假期首日县城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3] 娱乐文化消费趋势转变 - 电影市场遇冷,10月1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8.35亿元,同比下滑13% [6] - 假期档观影人次为5008万,同比下降4%,放映总场次下降12% [6] - 线下演出市场火爆,10月1日至6日国内线下演出总观影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 [7] 消费人群特征 - 年轻人成为出游主力,95后人群预订人次占比近四分之一 [11] - 20至30岁年龄段机票和火车订单占比超一半 [11] - 中老年人倾向于错峰出行 [10] 宏观经济背景与消费重要性 - 消费正替代房地产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14]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8月较2024年同期下降0.3% [14] - 8月国内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剔除食品与能源后上涨0.9% [13] - 居民存款总额突破160万亿元 [20]
亿元补贴来了!多地发放消费优惠券,实惠体验一键直达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55
全国文旅活动与消费补贴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举办文旅活动超2.9万场次并发放消费补贴超4.8亿元 [1] - 活动旨在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实惠省心的出游体验 [1] 北京城市更新周活动 - 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周于9月28日至10月8日举办主题为"人民城市有机更新" [3] - 活动包含更新市集涵盖中轴线文创艺术体验趣味互动等多类场景 [3] - 通过网络平台投放500万元消费券市民可线上领取并参与线下实体消费 [3] 浙江省金秋文旅消费季 - 2025年浙江省金秋文旅消费季预计发放文旅消费券4775万元 [5] - 同步推出十大主题百个推荐点位游览线路八个数实融合体验场景及五十条研学线路 [5] - 配套推出百家景区优惠百项精品演出与万场"文艺赋美"演出 [5] 大连市双节假期活动 - 大连市主要景区举办音乐节等多元活动并加强特色街区改造升级 [7] - 全市发放总额1500万元的国庆中秋消费券含百货消费券1000万元和餐饮消费券500万元 [7]
2.9万场次+超4.8亿元 假期文旅市场“百花齐放” 促消费“大礼包”持续加码
央视网· 2025-09-30 16:04
文旅活动与消费刺激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并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1] - 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周通过网络平台投放500万元消费券并举办国际篮联3对3篮球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 [4] - 浙江省金秋文旅消费季预计发放文旅消费券4775万元联动286家“百县千碗”门店并推出十大主题百个推荐点位游览线路 [6][7] - 大连市发放总额1500万元的国庆中秋消费券其中百货消费券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500万元 [9] 出行预订数据与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各线级城市酒店预订率均超过去年一线城市中北京酒店预订率稳居榜首高出深圳和上海6个百分点 [16] - 今年双节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预订增速最快的城市包括广西钦州、甘肃陇南等小众城市 [16] - 双节长假交通服务人均预订量较去年增长约4.2%高铁和“飞机+高铁”的“串游”人均预订量较去年增长7% [18] - 长线游、租车等多目的地游玩商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53%和93% [18]
扩大服务消费要保证“可支配时间”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06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19条具体措施 涉及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等 [1] - 政策推动手段包括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1] 服务消费经济背景 - 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占比达30%以上 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1] - 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约55% 较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1] - 实物消费存在天花板 耐用品消费具周期性 服务消费市场价值更高 [1] 消费驱动因素 - 促消费需通过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消除消费顾虑 优化消费供给三个维度实现 [2] - 服务消费具有耗时性特征 需要可自由支配时间支撑 如旅游 演出 体育活动等 [2] - 1999年黄金周政策带动假日经济发展 中小学春秋假探索预计产生类似效果 [2] 时间要素制约 - 中国国民每年拥有13天公共假期和5至15天带薪年假 整体水平不低但落实不足 [2] - 集中休假加剧供给矛盾 影响消费体验 加班现象及双休制未落实阻碍夜经济 微度假 周末经济发展 [2] 核心发展逻辑 - 扩大服务消费需同步解决可支配收入与可支配时间两大堵点 [3] - 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消费需求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稳定经济发展 抵消地缘冲突与贸易壁垒不确定性 [1] - 通过向世界提供机遇巩固经济全球化 [1]
文商旅体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1-8月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北京商报· 2025-09-18 10:11
此外,国际化消费氛围愈加活跃,今年以来,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入境游接待服务更加便利,市文 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1-7月入境游客达44.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5亿元,增长均超3成。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更追求沉浸式、个性化、悦己型的消费体验,北京消费市场向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 的特征更加明显。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出 台《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北京需要继续丰富首都各类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促消费政策 协同联动,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今年以来,北京服务消费市场表现较为活跃。9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 悉,1-8月,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文化娱乐、信息和交通相关领域服务带动作用明显。 电影、展览、演出等文化娱乐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丰富,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 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通过互联网直播购物、点餐、打车、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 分,全市互联网平台对个人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成。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增长,1-7月全市铁路、 ...
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总观演人数近240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09-17 21:53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与消费活力激发 - 文商旅体融合深入推进,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型演唱会等活动联动重点商圈激发消费活力 [1]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朝阳区10余个重点商圈吸引客流超500万人次,销售额超4.8亿元,周环比增长均超10% [1] - 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总观演人数接近240万人次,带动场馆周边消费增长 [1] 国际化消费与入境游市场 - 国际化消费氛围活跃,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入境游接待服务便利化 [1] - 今年前7个月入境游客达44.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5亿元,两项指标增长均超三成 [1] 服务性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 消费市场向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特征明显,消费者追求沉浸式、个性化、悦己型消费体验 [1] - 今年前8个月,北京全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2] - 文化娱乐、信息和交通相关领域服务带动作用明显 [2] 文化娱乐服务供给与需求 - 电影、展览、演出等文化娱乐服务供给更优质丰富 [2] - 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互联网服务与居民出行需求 - 互联网直播购物、点餐、打车、休闲娱乐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全市互联网平台对个人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一成 [2] - 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增长,今年前7个月全市铁路、公路、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3%和2.7% [2]
商务部:我国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不断增强
央视新闻· 2025-09-17 15:40
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增强 - 文化娱乐、旅游服务、体育等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持续增强 [1] - 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去年同比增长9.8%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8% [1] - 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冰雪热""文博热"不断升温 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得到释放 [1] 旅游市场表现 - 去年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 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 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1] - 今年上半年开行旅游列车972列 同比增长23.2% [1] - 银发列车受到中老年群体欢迎 [1]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9:2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强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并培育新增长点 [2][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达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重点领域发展举措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及提质惠民行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2] - 通过持续举办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并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3] - 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以优化消费环境 [3] 行业现存挑战 - 一老一小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1] - 部分领域服务质量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