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旅游平台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给平台定价立规矩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监管动态与执法行动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某在线旅游平台进行行政约谈,指出其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不合理限制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 [1] - 监管部门责令平台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并建立长效合规机制,加强内部监管 [1] - 此次约谈明确平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平台价格操纵行为的常态化监管趋势 [1] 平台不当行为的具体表现 - 部分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企业在收取高额佣金的同时,单方面强制性压低商家价格以吸引用户 [1] - 平台对商家定价的违规干涉干扰了正常的价格信号,造成商家收入与成本不匹配,挤压了提供高质量服务商家的生存空间 [2] - 平台的不合理限制行为触犯了法律红线,违反了《电子商务法》关于禁止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规定 [1] 行业影响与潜在后果 - 平台干预商家定价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长此以往将难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2] - 商家迫于成本压力,会倾向于通过降低服务标准的方式来节省开支,导致消费者体验大打折扣 [2] - 透明的价格本可推动商家良性竞争并方便消费者选择,但平台的违规干预扭曲了这一机制 [2] 政策法规与监管趋势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 [3] - 监管将突破单一模式,形成多元路径,省级以上相关部门可调查平台经营情况,并鼓励行业协会建立沟通协商机制 [3] - 违法行为的隐匿性、复杂性持续上升,监管难度加大,需形成更完善的监管体系 [3] 对平台的建设性建议 - 平台应强化自律意识,建立健全价格行为合规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 [4] - 在使用技术工具方面,平台应合理发挥算法作用,与商家明确协商调价机制,提升算法透明度,并建立人工审核与算法自动调价的双重机制 [4] - 平台应积极设置价格问题投诉渠道、留存交易信息,压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并寻求与商家建立更健康、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4]
报告显示在线旅游消费维权舆情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搜狐财经· 2025-09-27 19:1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消费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合同服务、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存在显著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1][2] 合同服务问题 - 合同服务满意度得分仅81.71分,在所有服务环节中排名最低 [1] - 合同服务相关舆情中,霸王条款问题占比高达80.14%,远超其他问题 [1] - 具体表现为平台使用制式合同,未醒目提示订单取消政策、违约金标准,甚至设置“不可取消”等不公平条款 [1] 个人信息保护与营销宣传问题 - 个人信息保护满意度得分为81.87分,舆情中大数据杀熟问题占比77.30%,信息泄露问题占比23.05% [2] - 营销宣传满意度得分相对较高,为83.71分,但舆情中虚假宣传问题占比达到72.90% [2] - 这些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削弱了对平台的信任 [2] 售后服务问题 - 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2.58分,在体验维度中排名靠后 [2] - 售后服务相关舆情中,退款问题尤为突出,占比高达85.58%,远高于投诉处理问题(30.22%)等其他售后问题 [2] 服务质量与舆情分布 - 服务问题舆情中,有59.95%的比例涉及服务质量问题 [1] - 在线旅游消费维权舆情主要集中在合同服务、个人信息保护及售后服务三个方面 [1]
暑期提前避免旅游乱象:贵州市场监管局约谈五大涉旅平台
财经网· 2025-08-08 22:51
监管约谈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8月5日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五家在线旅游平台,要求其严格遵守《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规,整治"二选一"垄断、技术干预定价、订单毁约加价、价格欺诈等乱象 [1][5] - 约谈发生在暑期旅游高峰前夕,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罚款"转向"事前合规引导",通过划定法律红线降低系统性风险 [1][5][6] - 平台需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违规者将面临顶格处罚:违反明码标价最高罚5000元,价格欺诈最高罚50万元,哄抬价格最高罚300万元,串通操纵价格最高罚500万元 [5] 违规行为分析 - 强制"二选一":部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或协议条款限制商家经营自主权,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2] - 技术干预定价:平台利用自动调价系统根据供需和用户画像实时修改价格,例如"调价助手"工具未经商家允许修改活动折扣,导致价格不透明 [2][3] - 订单毁约加价:消费者预订成功后遭单方面取消或临时加价,例如国际航班虚假出票迫使消费者高价重购 [3][4] - 价格欺诈:包括虚构原价、模糊标价、"阴阳菜单"等,某平台出现会员等级越高价格反而上涨10%的倒挂现象 [3][4] 行业影响与整改方向 - 2024年旅游投诉量同比增长63.24%,假期前后投诉量显著攀升,OTA平台预订纠纷是主要问题 [7][8] - 专家建议平台短期需进行算法合规整改,建立价格异常响应机制;长期应通过信用共享(如对接文旅部监管平台数据)、创新让利(预售金融支持小微商家)构建行业生态 [6][8] - 行业需加强自律组织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以提升消费者体验 [8]
“同程系”横空出世,吴志祥9.56亿鲸吞大连圣亚
36氪· 2025-08-05 09:46
交易概述 - 同程旅行旗下子公司上海潼程拟以9.56亿元认购大连圣亚23.08%股权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30.88%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2] - 交易完成后同程系将拥有同程旅行(港股)和大连圣亚(A股)双上市平台 [2] - 市场反应负面 两家公司股价连续4日下跌 累计跌幅分别达2.85%和8.89% 市值合计蒸发17.51亿元 [1][5] 战略协同 - 大连圣亚拥有"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和"哈尔滨极地公园"两大4A景区 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可与同程线上流量形成协同 [2] - 同程旅行可通过A股平台实现文旅资产证券化 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 [2] - 大连圣亚将获得资金支持 9.56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债和补充流动资金 缓解85.6%的高资产负债率 [3][5] 目标公司现状 - 大连圣亚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018.22万元 同比下滑304.16% 负债总额16.32亿元 [5] - 存在多个诉讼风险 包括营口金泰珑悦股权纠纷 千岛湖项目土地仍处于查封状态 [5] - 公司治理曾现僵局 星海湾投资代表在董事会对21项议案全部弃权 [6] 收购方资本布局 - 近三年累计投资近10亿元收购北京同程国青等地方龙头旅行社 [8] - 2023年收购海南呀诺达圆融旅业 2024年收购兰亭文旅获取景区资源 [8] - 2025年4月以24.79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取得204家在营及376家待开业高星酒店 [8] 财务表现 - 同程旅行2024年营收173.41亿元(同比+45.77%) 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27.04%) [10] - 2025年Q1营收43.77亿元(同比+12.79%) 净利润6.69亿元(同比+68.65%) [10] 公司治理 - 同程旅行无实际控制人 腾讯与携程持股比例相当 [11] - 创始人吴志祥担任执行董事 把控集团战略方向 携程梁建章任非执行董事 [11] - 大连圣亚承诺30日内完成董事会改选 确保同程提名董事占多数席位 [6]
产业与市场丨平台经济要从规模扩张迈向合规、创新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8 16:42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2023年头部前十上市平台企业总营收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平台企业数量、体量快速扩大,业态日益多元,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0%,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 [10] 平台经济战略价值 - 发展平台经济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 [1][2] - 平台经济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多方主体,优化资源配置,重构产业链 [1] - 平台经济通过四大途径促进消费:大数据与AI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消费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增加居民收入 [10] 行业现存问题 - 存在过度补贴、先用后付、平台罚款等规则引发的卖家利益受损及"羊毛党"问题 [2] - 长期存在刷单炒信、销售侵权商品、大数据杀熟等现象 [2] - 过度依赖补贴侵蚀企业利润,导致恶性竞争,损害行业生态健康 [4] 监管政策动向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理性参与竞争 [1][4] - 修订反垄断法,发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4] - 出台《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等新规 [5] 企业转型方向 - 平台企业需将合规提升至战略层面,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业务符合法律法规 [5] - 应投入更多精力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如通过大数据、AI优化供应链效率 [6] - 必须摆脱"烧钱换市场"的扩张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 [6] 新兴业态发展 - 直播电商通过数据精准连接供需端,有效开拓下沉市场 [11] - 同程旅行联动多城市发放文旅消费券,促进文旅体消费融合发展 [10] - "电商平台+产业带"模式打造2000多个线上消费成交额大幅增长案例 [15] 灵活就业保障 -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1/4以上 [19] - 京东为超15万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人均每月缴纳2000元左右 [18] - 美团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骑手月均获补贴近6000元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平台经济从"增量参赛"转入"存量竞争",需转向技术创新驱动 [17] - 需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数据反哺民生,支持优质商家 [17] - 加快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构建多元化风险分担模式 [1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709
中银国际· 2025-07-09 09:36
报告核心观点 - 同程旅行作为国内下沉市场的OTA龙头企业,有望享受大众旅游的时代红利,背靠腾讯和携程两大股东,自身流量和供给资源优势显著[3][6] 7月金股组合 - 滨江集团(002244.SZ)、顺丰控股(002352.SZ)、极兔速递-W(1519.HK)、卫星化学(002648.SZ)、安集科技(688019.SH)、海优新材(688680.SH)、合锻智能(603011.SH)、黄山旅游(600054.SH)、胜宏科技(300476.SZ)、南亚新材(688519.SH)[2]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497.48,涨0.70%;深证成指收盘价10588.39,涨1.47%;沪深300收盘价3998.45,涨0.84%;中小100收盘价6615.57,涨1.25%;创业板指收盘价2181.08,涨2.39%[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通信涨2.89%、电力设备涨2.30%、电子涨2.27%、建筑材料涨2.12%、传媒涨1.73%;公用事业跌0.37%、银行跌0.24%、家用电器涨0.21%、交通运输涨0.22%、医药生物涨0.31%[5] 同程旅行公司情况 - 由同程网和艺龙合并而来,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已跻身OTA行业前三,核心业务为在线旅游平台,提供交通、住宿预订及配套增值旅游产品及服务[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3.4亿元,同比+45.8%;经调整净利润27.9亿元,同比+26.7%[6] OTA行业情况 - 规模:受益于文旅行业高景气度,2024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重回万亿,低线城市为重要增量市场,交通在线预订GMV占比较高,住宿在线预订渗透率仍在爬升[7] - 格局:当前市场为一超多强,携程占据半壁江山,同程、美团、飞猪等平台错位竞争,内容、电商平台入局对格局冲击有限[7] - 议价能力:交通方面变现率较低,主要引流;住宿业务变现率较高,龙头酒店集团或加剧与OTA竞争,变现率长期有下降压力,短期内酒店依赖OTA导流[7] 同程旅行公司优势 - 超8成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深耕下沉市场,与其他OTA平台错位竞争,有望享受低线市场红利[8] - 与腾讯、携程深度合作,腾讯提供流量入口,携程共享酒旅库存,公司发力产业链建设和拓展国际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8]
又一个泡沫破了:旅游,正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创业邦· 2025-06-26 11:26
行业现状 - 旅游行业整体表现不佳,44家上市公司中有25家营收负增长,占比56.8% [4] - 航空公司仍未走出亏损泥淖,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20.44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8] 公司案例 - 青海旅投及下属13家公司集体破产清算,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 [4][13] - 张家界旅游集团一季度营收5899万,净亏损3125万,核心项目"大庸古城"日均客流量不足20人 [15][16] - 曲江文旅旗下"大唐不夜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相当于每天赚1307元 [19][20]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 [29] - 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9] 市场分化 - 在线旅游平台表现优异,携程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同程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23] - 寺庙游相关景区表现突出,九华山和峨眉山受益于寺庙游热潮 [30][32][33] - 传统景区面临挑战,A级景区数量增加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旅行社年平均利润降至6.65万元 [25] 行业趋势 - 旅游行业从1.0观光游时代向2.0体验游时代转型 [37][40] - 体验感成为旅游决胜关键,Citywalk和演唱会等新形式兴起 [4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新增"负面清单",主题公园、仿古城等被禁止 [44] - 部分文旅平台可能因融资环境恶化而面临破产风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