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电子化
icon
搜索文档
松原安全(300893)25Q3业绩点评:25Q3业绩快速增长 核心客户持续放量
新浪财经· 2025-11-01 10:4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8.34亿元,同比增长约39.98%,归母净利润约2.63亿元,同比增长约37.9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6.86亿元,同比增长约35.39%,归母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增长50.8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08%,同比提升0.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82%,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68%,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0.67和0.56个百分点 [2] 增长驱动因素 - 主要下游客户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宇通在2025年第三季度合计产量约261.96万辆,同比增长32.01%,驱动公司营收增长 [2] - 公司已获得Stellantis两个项目定点,预计总销售额约55亿元,计划于2026年开始供货,标志着客户结构向外资品牌优化 [3] - 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安全气囊、方向盘、安全带总成集成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模块供应商,单车配套价值量获得提升 [3]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客户结构优化路径清晰,沿着“自主品牌低端-自主品牌高端-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路线推进 [3]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支持全球化战略 [3] - 中期新产品将围绕智能化和电子化路线,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主被动结合产品 [3] - 长期创新业务将探索新型环保材料、移动出行、无人机气囊及飞行车气囊等领域 [3]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将分别达到约27.13亿元、36.71亿元、48.56亿元,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约3.95亿元、5.34亿元、7.16亿元 [4]
松原安全(300893):25Q3业绩点评:25Q3业绩快速增长,核心客户持续放量
甬兴证券· 2025-10-31 18: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25Q3业绩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8.34亿元,同比增长约39.98%,归母净利润约2.63亿元,同比增长约37.93% [1] - 25Q3单季度实现营收约6.86亿元,同比增长约35.39%,归母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增长约50.88%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核心客户产量提升驱动,25Q3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宇通合计产量约261.96万辆,同比增长约32.01% [2] -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5Q3毛利率约29.08%,同比提升0.06个百分点,净利率约14.82%,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 [3] - 公司正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模块集成供应商,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7.13亿元、36.71亿元、48.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6%、35.3%、32.3% [5]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5.34亿元、7.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6%、35.2%、34.2% [5]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9.35倍、21.70倍、16.17倍 [5] -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上升趋势,预计从2024年的19.4%提升至2027年的25.7% [13]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沿着"自主品牌低端-自主品牌高端-合资品牌-外资品牌"路径发展 [4] - 公司已获得Stellantis两个项目定点,预计总销售额约55亿元,计划于2026年开始供货 [4]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5Q3实现量产,支持全球化布局 [4] - 公司中期产品将围绕智能化、电子化路线发展,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主被动结合产品 [4] - 长期创新业务将探索新型环保材料、移动出行、无人机气囊及飞行车气囊等领域 [4]
松原安全(300893)25H1业绩点评:25Q2业绩高增 客户放量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8-21 18: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48亿元,同比增长42.8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0.8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40.77%;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41.03%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29.15%,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净利率14.35%,同比微增0.02个百分点 [3] 客户与市场表现 - 主要客户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宇通合计产量225.6万辆,同比增长19.61% [2] - 吉利产量93.62万辆(同比+32.69%)、奇瑞62.14万辆(同比+10.42%)、上汽通用五菱36.31万辆(同比+19.55%)、长城32.12万辆(同比+7.83%) [2] 运营效率优化 - 第二季度费用率11.45%,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91个百分点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环比分别变化+0.24/-1.31/-1.72/-0.12个百分点 [3] 战略发展与业务拓展 - 获得Stellantis两个项目定点,总销售额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开始供货 [4]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 [4] - 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安全气囊、方向盘、安全带总成的集成供应商,提升单车配套价值 [4] - 中期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主被动结合产品,长期探索环保材料、无人机气囊等创新领域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02亿元(+42.2%)、37.93亿元(+35.3%)、50.19亿元(+32.3%)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亿元(+50.2%)、5.36亿元(+37.1%)、7.14亿元(+33.2%)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5.92倍、18.90倍、14.19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