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带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背债260亿拟赴港上市解压 陷全球并购后遗症增速放缓商誉达72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公司概况 - 均胜电子通过借壳辽源得亨于2011年登陆A股市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达670.38亿元,较2011年底的13.69亿元增长约48倍 [1][6] - 公司通过多次国际并购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汽车安全+智能车联"双轮驱动模式,安全业务收入占比曾超70% [2][3][4] 并购历程 - 2011年以16亿元收购德国普瑞74.9%股权,后续完成100%收购,切入宝马、奔驰供应链并获人机交互技术 [2] - 2014年以1430万欧元收购德国IMA,2014-2015年分步9000万欧元收购德国QUIN,进入奥迪、保时捷供应链 [2] - 2016年耗资9.2亿美元收购美国KSS,1.76亿欧元收购德国TS道恩,2018年以15.88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资产(非PSAN业务)创行业纪录 [2][3] 财务表现 - 2021年因商誉减值20.19亿元导致巨亏37.53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9.60亿元仍低于2018年的13.18亿元 [7][8][9] - 2024年一季度有息负债261.73亿元,财务费用2.95亿元(同比增40%),资产负债率69.83%,账面商誉72.39亿元 [1][10][11] - 2022-2024年累计分红8.63亿元,平均分红率超30%,同期营收增速从11.92%降至0.24% [1][8][11] 战略动向 - 2024年12月取得香山股份控制权,完成出售均胜群英后的反向操作 [6] - 正在推进港股IPO,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并缓解财务压力 [11]
华懋科技:夯实汽车安全业务,全面切入算力制造领域-深度研究-20250604
招商证券· 2025-06-04 0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4][8][1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一方面夯实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竞争力,全面拥抱全球化;另一方面,围绕“新质生产力”,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有望打开新增长点 [1][97]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4.97、6.88、8.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6、19.9、16.1X PE [8][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夯实被动安全业务,全面拥抱海外市场 - 老牌汽车安全公司,经营稳健:公司是我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龙头,2021 - 2024年营收稳步扩大,2024年营收22.13亿元,同比+7.69%;2025Q1营收5.37亿元,同比+14.37% [15][23] - 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安全气囊ASP提升:汽车安全气囊总体需求量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高配”和“超配”趋势明显,中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攀升至430亿元 [40][42] - 成本处于长期下行区间:随着国产己二腈技术的突破,我国尼龙66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尼龙66价格进入长期下行通道 [50] - 竞争格局好,下游客户稳定:行业壁垒较高,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安全气囊生产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6% [54][56] - 扩充产能,拓展海外业务及新业务品类: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扩产和加大研发投入,用于越南生产基地建设、厦门生产基地改建扩建等项目 [58] 围绕新质生产力,全面切入算力制造领域 - 光模块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光模块用于通信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随着AI技术的发展,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69][74] - 光模块技术方案升级,国内市场持续扩容:能够提供更高传输速率的光模块逐渐成为主流,国内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2024年达32.70亿美元 [76][78] - 富创优越深耕光通信,厚积薄发:公司战略入股富创优越,持有其42.16%股权,正在筹划购买其57.8398%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100%股权 [84][91]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按参股42.1602%股权比例测算,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29.35、36.35、45.35亿元;假设收购完成并表,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29.35、71.35、92.35亿元 [93][95] -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汽车安全气囊龙头,全面拥抱海外市场,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00]
华懋科技(603306):夯实汽车安全业务,全面切入算力制造领域
招商证券· 2025-06-03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华懋科技“强烈推荐”评级 [4][8][1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懋科技一方面夯实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竞争力,全面拥抱全球化;另一方面,围绕“新质生产力”,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有望打开新增长点 [1][97]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4.97、6.88、8.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6、19.9、16.1X PE [8][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夯实被动安全业务,全面拥抱海外市场 - 老牌汽车安全公司,经营稳健:华懋科技成立于2002年,2014年上市,是我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龙头,产品线覆盖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部件等。2021 - 2024年营收稳步扩大,2024年营收22.13亿元,同比+7.69%;2025Q1营收5.37亿元,同比+14.37%。2024年被动安全系统部件营收20.82亿元,占比95.37% [15][23][24] - 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安全气囊ASP提升:汽车安全气囊总体需求量持续提升,新能源车“高配”和“超配”趋势明显,被动安全部件配置优于燃油车。中国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9 -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4.9%,预计到2028年将攀升至430亿元。公司在生产、研发上具备领先优势,拥有多项专利产品,2024年OPW气囊销售收入4.88亿元,新定点安全气囊袋项目(含OPW)达188个,来自新能源汽车主要主机厂的收入占比接近30% [40][42][47] - 成本处于长期下行区间:尼龙、聚酯等高分子材料为主流汽车安全气囊布材料,随着国产己二腈技术突破,我国尼龙66产业快速发展,价格进入长期下行通道。截至2024年底,国内尼龙66在建和拟建项目总产能超873万吨/年,加上已投产产能合计超1000万吨 [50][51][52] - 竞争格局好,下游客户稳定:安全气囊布和安全气囊袋生产厂商准入壁垒较高,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安全气囊生产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产品进入众多知名整车厂商供应体系。公司市占率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6% [54][56] - 扩充产能,拓展海外业务及新业务品类: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扩产和加大研发投入。越南生产基地建设方面,2025Q1新工厂投产,规划年产能20亿元,2024年海外地区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58%,越南子公司销售收入约2.58亿元,同比增长32.23%。厦门生产基地改建扩建方面,因产能利用率较高进行募投扩产,项目新增产能5年内逐步达产,达产后预计年产OPW气囊袋429万个,安全气囊布530万米 [58][61][67] 围绕新质生产力,全面切入算力制造领域 - 光模块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光模块用于通信设备之间数据传输,实现光电/电光转换,有多种分类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新的光模块类型和规格不断涌现。AI技术深度应用及数据中心等对高速光模块需求增加,推动市场规模扩张 [69][73][74] - 光模块技术方案升级,国内市场持续扩容:为满足数据中心需求,800G光模块逐渐成为主流,1.6T光模块应用需求开始萌芽,3.2T光模块技术开始研究。2024年硅光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多种技术方案并进,形成创新封装形式。国内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2024年市场规模达32.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2.70%,国内光模块厂商发展迅猛 [76][78][80] - 富创优越深耕光通信,厚积薄发:2025Q1公司完成对富创优越的战略入股,持有42.16%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富创优越是专业电子智造服务提供商,实现中国和马来西亚双布局,2024年营收13.20亿元,净利润1.27亿元。公司筹划购买富创优越57.8398%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100%股权 [84][85][91]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按参股富创优越42.1602%股权比例测算,预计2025、2026、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29.35、36.35、45.35亿元,yoy分别为32.63%、23.85%、24.76%,毛利率分别为31.13%、31.39%、31.49%。假设收购完成100%控股富创优越并于2026年并表,预计2025、2026、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29.35、71.35、92.35亿元,yoy分别为32.63%、143.10%、29.43%,毛利率分别为33.13%、26.40%、26.20% [93][95] -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汽车安全气囊龙头企业,全面拥抱海外市场,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打开新增长点,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00]
华懋科技三次收购富创优越,后者估值下滑难懂!
IPO日报· 2025-05-23 18:21
收购交易概述 - 华懋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富创优越19 46%股权、洇锐科技100%股权及富创壹号100%出资份额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富创优越100%股权 [1][3]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交易前华懋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已持有富创优越42 16%股权 洇锐科技和富创壹号分别持股26 26%和12 13% [4]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富创优越2023年营收6 3亿元 净利润1452万元 2024年前11个月营收11 7亿元 净利润1 2亿元 业绩增长显著 [7] - 截至2024年11月末总资产8 8亿元 净资产4 5亿元 资产负债率约50% [7][8] - 2024年9月/10月整体估值9 5亿元 2025年1月估值降至8 5亿元 下滑10% [4][5] - 历史股权交易显示:2024年9月以1 9957亿元收购21 01%股权 2025年1月以6086 1万元收购7 16%股权 [5]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华懋科技主业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部件 通过收购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9] - 富创优越主营业务包括光模块PCBA制造及海事通信设备研发 其马来西亚基地为该国唯一光通信全产业链企业 [7] - 2025年一季度华懋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60%至0 86亿元 部分受益于富创优越投资收益 [10] - 全资控股后可将富创优越纳入合并报表 进一步优化财务表现 [10] 估值与业绩矛盾 - 富创优越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估值反而下降10% 引发市场对其估值逻辑的疑问 [4][11]
均胜电子(600699):深度报告:全球汽车安全+电子头部Tier1,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5-22 2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逻辑为汽车安全盈利修复、汽车电子新技术量产周期已至、布局人形机器人[7] - 均胜电子护城河体现在汽车安全、智舱域控市占领先,订单新高保障未来成长[7] - 汽车安全方面行业ASP提升与公司产能优化驱动毛利率上修[7] - 汽车电子领域电动智能化驱动车端硬件升级,公司多点布局拥抱变革[7] - 人形机器人业务合作智元等卡位“汽车 + 机器人”Tier1,多点布局成套硬件[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8、22亿元,同比增长60%、19%、18%,复合增速31%,PE倍数为18、15、13倍,公司估值低于汽车安全、电子可比同业均值,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均胜电子:全球汽车安全标杆,并引领汽车电子新兴技术量产 - 公司是全球“汽车安全 + 电子”头部Tier 1供应商,通过全球并购奠定行业地位后持续进行资产整合与智能变革,强化前沿技术布局[13] - 成长路径包括筑基中国(2004 - 2010)、全球并购奠定头部地位(2011 - 2018)、资产整合 + 智能变革拥抱新质生产力(2019 - ),2022年以来营收重回稳健增长通道,三年CAGR为7%[14][15][16] - 核心业务分为汽车安全(营收占比约70%)、汽车电子(营收占比约30%)两部分,2022年以来汽车安全业务恢复增长,汽车电子业务长期稳健[19][20] - 公司在被动安全、座舱域控系统等领域份额较高,但需关注汽车电子业务成长、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上修、国内营收占比提升情况[28][29] - 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营收下滑因海外市场电动化不及预期,2025年一季度欧洲市场有改善迹象;2022年以来产能优化举措见成效,汽车安全毛利率提升;2022年以来国内新增订单占比逐渐提升至40%以上[35][40][41] - 2022年以来公司营收稳健上修,2024年新获订单839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持续加码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总体改善,未来大额商誉减值或重组费用支出风险较小;近年期间费率有所上行;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稳步上行,归母净利率保持在2%左右,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与国内同业基本相当[45][46][48][52][53] - 2024年末公司成功并表香山股份,2025年通过定增认购继续增持,控股香山可强化公司多方面布局,但外资车企客户汽车销量下降影响香山部分业务营收增速下滑,未来可期待墨西哥产能提升、拓展国内客户、协同效应、eVTOL项目推进等,且香山股份毛利率较高,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改善作用[63][64][70][75][79] - 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持股24%;子公司布局明确;2025年1月公司递表港交所,2024年开展两轮股权回购彰显发展信心[87][88] 汽车安全:监管法规趋严 + 主动安全势起驱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 被动安全产品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全球轻型车销量放缓,行业格局高度集中,单车价值量提升是破局关键,监管法规趋严驱动单车价值量提升,中国市场弹性更大,预计2028年全球、中国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分别达1845、430亿元,中国被动安全单车价值量仍有提升空间[91][92][93] - 主动安全产品主要是座舱监测系统,DMS成欧盟标配并向多功能的IMS迭代,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预计2026年中国乘用车IMS渗透率达35%,DMS市场规模达48亿元;公司市场地位领先,推出多种新产品卡位[100][101][104] 汽车电子:把握硬件升级趋势,公司聚焦智舱/网联等四大板块 - 汽车电子行业格局呈现长尾特质,生态整合仍在持续 - 智能座舱方面,人机多模交互趋势下汽车E/E架构将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全球、中国人机交互系统、智舱域控系统有望高速增长;智舱域控SoC芯片以高通为主,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是智舱域控国内第二,积极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布局区域控制器并获订单[107][108][111][118][119] - 智驾域控方面,算力需求驱动智驾方案迭代,智驾域控市场规模扩张,智驾域控芯片暂未垄断,跨芯片开发能力是关键;公司与多芯片平台合作,与算法公司合作,获多个订单[123][124] - 智能网联方面,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建提速,政策发力下公司作为全球5G - V2X解决方案领军者有望获益,5G T - Box产品有望替代4G模组更快受益,公司5G T - Box产品市占率国内居前[128][129][131] - 能源管理方面,800V高压平台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升压器等产品将受益,新能源汽车BMS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在技术、客户、市场拓展、战略布局方面有竞争优势[133][136][141][142] 人形机器人:公司切入大小脑域控、能源管理、轻量材料/传感器等 - 公司多点布局人形机器人成套硬件,卡位“汽车 + 机器人”Tier 1[7][4] - 行业中大小脑域控、电子皮肤等处产业早期,六维力/IMU国产替代空间大[7] - 公司对内协同均普、香山股份、图达通,对外进入特斯拉车端供应链,具备生态协同优势[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8、22亿元,同比增长60%、19%、18%,复合增速31%,PE倍数为18、15、13倍,公司估值低于汽车安全、电子可比同业均值,维持“买入”评级[7]
均胜电子深度报告:全球汽车安全+电子头部Tier 1,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5-22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逻辑为汽车安全盈利修复、汽车电子新技术量产周期已至、布局人形机器人[7] - 均胜电子护城河体现在汽车安全、智舱域控市占领先,订单新高保障未来成长[7] - 汽车安全行业ASP提升与公司产能优化驱动毛利率上修[7] - 汽车电子电动智能化驱动车端硬件升级,公司多点布局拥抱变革[7] - 人形机器人方面合作智元等卡位“汽车 + 机器人”Tier1,多点布局成套硬件[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8、22亿元,同比增长60%、19%、18%,复合增速31%,PE倍数为18、15、13倍,公司估值低于汽车安全、电子可比同业均值,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均胜电子:全球汽车安全标杆,并引领汽车电子新兴技术量产 - 核心成长逻辑包括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上修、汽车电子新兴业务步入量产周期、多点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打开成长空间[13] 发展历程:全球并购实现跨越发展,不断抢抓车端技术先机 - 2004 - 2010年筑基中国,起步于高端功能件,向外资车企供货并强化汽车电子布局[14] - 2011 - 2018年全球并购,奠定“汽车电子 + 安全”头部Tier 1地位,切入豪华车供应链并获取多项技术[14][15] - 2019年至今资产整合 + 智能变革,向低成本区域集中产能,加码国内业务,新兴技术/业务落地量产实现内生增长[15] 优势业务:被动安全全球前二,座舱域控世界第四 - 核心业务分为汽车安全(营收占比约70%)和汽车电子(营收占比约30%)两部分[19] - 2022年以来汽车安全业务恢复增长,2021 - 2024年CAGR为6.1%,2024年营收386.2亿元;汽车电子业务长期稳健,2021 - 2024年CAGR为9.3%,2024年营收166.0亿元[20] - 2023年公司被动安全全球市占率23.1%居第二,中国市占率23.8%居第二;座舱域控系统全球市占率10.3%居第四,中国市占率居第二[28] - 需关注汽车电子业务能否恢复成长、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能否接续上修、国内营收占比能否提升[29] 财务分析:订单新高保障持续成长,产能优化助推盈利修复 - 2022年以来营收稳健上修,2024年营收558.6亿元,同比提高0.2%,2021 - 2024年CAGR达6.9%,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8%至145.8亿元[45] - 2020年以来年新获订单金额总体上行,2024年汽车安全 + 电子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839亿元,其中汽车安全、电子分别新获订单574、265亿元,汽车安全新获订单总额创历史新高[46] - 2022年以来归母净利总体改善,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3.4亿元,同比提升11.1%,未来大额商誉减值或重组费用支出风险较小[48][49] - 近年期间费率有所上行,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2.1pct至13.7%[52] - 2022年以来毛利率稳步上行,2025年一季度全口径毛利率达17.9%,同比增长2.6pct,归母净利率保持在2%左右,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汽车电子毛利率与可比同业基本相当[53] 并表香山:强化“豪华饰件 + 空气管理 + 充配电 + 飞行汽车”四大布局 - 2024年末并表香山股份,2025年通过定增认购继续增持,截至2025年一季度直接持有约30%股权,定增完成后预计达43.95%[63] - 控股香山可强化豪华内饰、空气管理系统、新能源充配电、飞行汽车等布局,2024年香山股份智能座舱部件营收41.0亿元,新能源汽车配件、充配电业务营收9.9亿元,衡器业务营收7.7亿元[64][67] - 可期待墨西哥新能源车智能座舱部件产能提升项目放量、拓展国内自主品牌/新势力客户、与公司在智能座舱方面产生协同效应、与小鹏汇天的eVTOL定点项目持续推进[75][77][78] - 香山股份毛利率表现优于均胜电子,2024年智能座舱部件毛利率为23.8%,全口径毛利率为24.2%[79][84][86] 公司治理:递表港交所打造国际资本平台,连续股权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 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持股24%,子公司布局明确,不同业务由不同子公司运营[87] - 2025年1月递表港交所,融资可强化业务领先地位并压降资产负债率;2024年2月、11月连续开展两轮股权回购[87][88] 汽车安全:监管法规趋严 + 主动安全势起驱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 被动安全方面,全球轻型车销量放缓 + 行业格局高度集中,单车价值量提升是破局关键,国内ASP较海外低超150美元,关注气囊增配 + 主动安全带,预计2028年全球、中国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分别达1845、430亿元[91][92] - 主动安全方面,DMS成欧盟标配并向多功能的IMS迭代,推升单车价值,预计2026年中国乘用车IMS渗透率将达35%,DMS市场规模将达48亿元[101] 汽车电子:把握硬件升级趋势,公司聚焦智舱/网联等四大板块 - 智能座舱方面,人机多模交互 + E/E架构集中化,未来产值仍有数千亿增长空间,预计2028年全球、中国人机交互系统、智舱域控系统规模将大幅增长,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是智舱域控国内第二,前瞻布局区域控制器并获订单[108][111][118] - 智驾域控方面,高阶辅助驾驶方案渗透率提升,智驾域控市场规模扩张,智驾域控芯片暂未出现绝对垄断平台,公司与多家芯片平台、算法公司合作,获多个订单[123][124] - 智能网联方面,政策发力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建提速,公司作为全球5G - V2X解决方案领军者有望获益,5G T - Box产品有望替代4G模组更快受益,公司5G T - Box产品市占率国内居前[128][129][131] - 能源管理方面,800V高压平台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升压器等核心车载功率电子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行业建立起技术、客户、市场拓展、战略布局等竞争优势[133][136][142]
华懋科技净利三年连增拟收购拓新增长点 标的富创优越资产9.4亿元年营收超13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5-22 01:28
交易概述 - 华懋科技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富创优越19.4519%股权、洇锐科技100%股权及富创壹号100%出资份额,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前华懋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懋东阳持有富创优越42.1602%股权,交易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富创优越100%股权 [2] - 公司股票、可转债及转股自2025年5月21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交易细节 - 洇锐科技、富创壹号分别持有富创优越26.2588%、12.1291%股权 [2] - 华懋科技此前收购富创优越42.16%股权合计出资约3.83亿元,推算富创优越整体估值约9.08亿元,剩余股权估值或为5.25亿元 [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2] 标的公司情况 - 富创优越成立于2019年8月,主营光模块PCBA业务及海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提供一站式电子制造服务 [3] - 截至2024年末富创优越总资产9.4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1.27亿元 [3] 收购战略背景 - 华懋科技自2024年起多次收购富创优越股权,通过华懋东阳分阶段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2.16% [3] - 公司选择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作为外延增长方向,收购旨在培育新增长点并提升长期竞争力 [3] 华懋科技基本面 - 公司为汽车被动安全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安全气囊布、气囊袋及安全带等部件 [2]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营收净利双增长,2025Q1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14.37%),净利润8642万元(同比+60.34%) [2]
新规激发并购市场活力,华懋科技火速跨界收购
第一财经· 2025-05-21 22:08
并购重组监管新规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5月16日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5]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2025年一季度A股半导体企业并购重组公告同比增长200% [4][5]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去年同期3.3倍),已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去年同期11.6倍) [4] 华懋科技跨界并购案例 - 华懋科技(汽车零部件企业)拟通过股份+现金方式收购富创优越(通信业务)100%股权,包括直接收购19.4519%股权及两家股东企业股权(分别持有26.2588%和12.1291%) [2] - 富创优越估值从2023年9月的9.5亿元降至2024年1月的8.5亿元,华懋科技自2024年9月起多次增持,此次收购将实现全资控股 [2] - 公司战略瞄准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计划与富创优越共同布局硅光、CPO等下一代光通信技术,2024年一季度因富创优越业绩提升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0% [3] 行业并购趋势与挑战 - 半导体行业2024年底出现反转信号,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元禾璞华基金已设立专项并购基金布局该领域 [4][5] - 跨界并购面临治理结构整合难题,包括董事会构成、管理人员机制等,监管层希望通过跨行业并购帮助传统企业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5] - 新规发布后A股多家公司同步推进重组,如光洋股份拟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电投能源拟收购煤电企业100%股权 [6]
光刻胶概念褪色,华懋科技谋跨界并购再追行业风口 |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5-21 21:14
华懋科技收购富创优越 - 公司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富创优越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不会导致实控人变更 [2] - 标的资产为深圳市富创优越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已签署意向协议 [2] - 此次收购是公司时隔四年后又一次跨界布局 此前跨界光刻胶业务虽带动股价暴涨但最终失败 [2] - 收购富创优越可能是为了布局半导体和算力热点赛道 [2] 富创优越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光模块PCBA业务及海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 在深圳和马来西亚设有生产基地 马来西亚基地面积17000+㎡ [3] - 原为海能达全资孙公司 2019年设立 半年后以1000万元出售 八个月后海能达又以1.7亿元向其出售相关业务 [3] - 2023年营收6.30亿元 净利润1452万元 2024年前11个月营收11.73亿元 净利润12386万元 业绩增长明显 [3] 交易估值与历史股权转让 - 此前股权转让整体估值在8.5亿-9.5亿元之间 [4] - 2024年9月转让21.01%股权 作价19957万元 整体估值9.5亿元 [4] - 2024年10月转让3.99%股权 作价3793万元 [4] - 2025年1月转让7.16%股权 作价6086.1万元 整体估值8.5亿元 [4] - 公司已持有富创优越42.16%股权 剩余股权收购对价可能在5亿元左右 [5]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表示将通过内生及外延形式寻求新产业机会 战略入股富创优越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 [5] - 计划持续加大在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的布局 包括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5] - 主营业务为汽车被动安全部件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2.06亿、16.37亿、20.55亿、22.13亿 净利润分别为1.76亿、1.98亿、2.42亿、2.77亿 [5] 历史资本运作 - 2021年以8亿元取得徐州博康27%股份 涉足光刻胶领域 [6] - 借助光刻胶概念 股价从2020年11元涨至2021年6月46元 高管高位减持 [6] - 徐州博康连年亏损未完成对赌 但控制人资金困难 偿还可能性低 [6] - 公司已表示将处置光刻胶相关资产 [6] 收购动机与前景 - 光刻胶业务失去光环 此次收购可能再次追逐热点 [7] - 有徐州博康前车之鉴 收购效果有待观察 [7]
均胜电子:加速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8: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同比增长约9 8%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 6个百分点至约17 9% [1] - 归母净利润为3 4亿元,同比增长约11 1% [1]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约240亿元,主要用于全球经营和并购贷款 [1]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主营业务分为汽车电子(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智能驾驶等)和汽车安全(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两大板块 [1]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软硬件解决方案 [2] - 计划通过新订单量产 盈利提升计划 欧洲区精简等措施改善盈利水平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带动新能源管理类产品需求 [3] - 智能化变革推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零部件需求提升 [3] - 法规和技术创新促进汽车安全产品稳中有升 [3] - 中国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加速国际化 [3] - 汽车技术向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等领域跨界延伸 [3] 未来发展方向 - 把握智能电动转型 中国车企出海 技术跨界延伸等机遇 [3] - 持续创新智能解决方案 新能源管理 人机交互 安全产品 [3] - 将汽车底层技术能力延伸至泛汽车和机器人行业 [3] - 聚焦市场拓展 成本控制 组织优化 全球化等竞争力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