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闭环
icon
搜索文档
AI智能体的商业叙事远比技术精彩
36氪· 2025-07-09 07:27
AI智能体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加码AI智能体布局,覆盖内容创作、客服、手机助手、办公自动化等多个垂直领域 [1] - 2024年仅约1%的企业软件内置AI智能体功能,但到2028年这一比例有望飙升至33%,约15%的日常业务决策将由AI自动完成 [5] - 高盛预测到2030年AI智能体将创造约7万亿美元经济效益,其中相当部分来源于效率提升 [5] 科技公司布局策略 - 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吸引15万家企业和80万名开发者参与,并推出多智能体协作App"心响" [2] - 阿里将AI智能体重点放在To C领域,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在高德、飞猪等平台推出智能体 [3] - 腾讯围绕微信生态系统打造差异化智能体AI,连接社交图谱、通信能力和数百万个小程序 [3] - 谷歌将智能代理能力整合到Chrome浏览器、搜索引擎和Gemini应用等全线产品中 [3] 技术发展路径 - AI智能体通过"决策(LLM)+记忆+规划+工具"构建智能闭环,正重塑终端交互中枢 [5] - 手机、PC采用"端优先"策略强化本地推理能力,可穿戴设备通过"端-近端-云"架构解决算力瓶颈 [5] - 在6G应用中,智能体可赋能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代表,未来将依赖多个智能体之间的群智协作 [6] 行业发展挑战 - 67.4%业内受访者认为智能体的安全合规问题"非常重要",主要担忧AI幻觉与错误决策、数据泄露、有害内容输出 [8] - 当前智能体在工具组合调度、异常处理、上下文状态保持等方面缺乏"智能",难以应对动态交互场景 [8] - 协议标准"多强混战",不同智能体由不同架构构建,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9][10] 商业生态影响 - 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76.3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503.1亿美元,年均增速45.8% [11] - 智能体可能冲击中心化的平台型结构,改变现有App生态,使服务实现跨应用无缝对接 [12] - 传统广告和电商商业模式可能失效,信息获取逻辑将从"你推给我看"转向"AI找给我看" [13] - 端侧AI将推动订阅变现模式兴起,带动"硬件+服务"并重的发展趋势 [13]
科学与健康|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战略科学家们关心啥?
新华社· 2025-07-06 20:18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题: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战略科学家们关心啥?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发布了具有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 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前沿科技领域与研究方向。 王小云说,从密码学角度研究人工智能安全与防护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新兴方向,国内外的科研探索可以 说是齐头并进,"我们推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工智能专家和密码专家注意到这一发展态势, 产出一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在"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中,也不乏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问题。例如,"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 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通信体制在速率、容量和场景适配上的发展"天花 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说,当前,通信领域面临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三大瓶颈, 难以应对智能泛在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智简网络作为通信系统设计的新技术体系,通过深度融合通 信与智能,实现系统的高度简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信息通信领域国际竞争力意义重 大。 "通信领域过去基本上是沿着香农定律在发展,它的一个基本难题就是: ...
魔狸科技发布飞拍机器人:“辛苦所在,皆可替代”的智造新图景
新浪证券· 2025-06-23 15:52
产品发布 - 魔狸科技在苏州举行第一代具身机器人发布会,推出飞拍检测机器人,多家汽车OEM和头部零部件企业参与[1] - 飞拍检测机器人能在35秒内扫描130个汽车座椅监测区域,部署时间压缩至20分钟,漏检率低至0.1%[3] - 公司依托自主技术底座Magic-AI与Magic-Robot平台,实现免编程、免示教的智能部署,过检率控制在3%以内[3] 技术特点 - 采用立体视觉重构技术与学习算法结合,高效完成作业[3] - 从行业分布、场景适配、技能图谱三个维度建立技能指标大盘,驱动技术迭代[6] - 预告数款内测新品包括磨抛、装配和智能熨烫机器人,计划构建"检测-加工"全链条智能闭环体系[12] 客户反馈 - 座椅巨头安道拓中国区总裁表示已在三座工厂实践,称为"范式革命",希望打造"检-熨-检"智能闭环体系[10] - 重庆三友集团应用后客户质量投诉从23次降至零,质量总监强调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10] 公司理念 - CEO提出"解放双手,温暖人心"的理念,强调技术对产业工人的价值[5] - CTO表示产业级具身机器人需要精准细致的技术路径规划[6] - 公司愿景是"机械精确高效运转,人类重获追求热爱的自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