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算力
搜索文档
拉斯·特维德:未来5年最具前景的5大投资主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0 12:34
科技领域:人工智能 - 未来社会的大部分利润将来自生成式AI而非大语言模型,后者因缺乏品牌忠诚度、关键技术壁垒和网络效应而逐渐成为“大宗商品”[19][20] - AI有效算力在2019年至2023年的4年间增长了10万倍,并预计从2023年至2028年维持这一增速[13] - 到2028年,AI模型能力预计将达到博士水平,而创新型AI将能根据抽象目标自主推进研究,甚至创建完全自主运营的企业[13][25] - 推理型AI和物理AI是快速发展方向,预计到2027-2028年物理AI将形成大众市场,到2050年约80%的工作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23][24][29] - AI在生物科技领域正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并加快速度,过去一年AI发现的分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40] 金属与采矿业 - 部分金属价格需上涨460%才能回升至2010-2011年峰值,但当前估值使此涨幅较难实现[31] - 铀矿前景明朗,若回升至历史峰值涨幅可达225%,且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银、铂和铜等金属也面临类似供需格局[31] 激情投资 - 激情投资标的包括优质海滩土地、城市核心地段公寓、限量版汽车等供给无法扩张的资产,在创新爆发和财富增长背景下需求将显著上升[33] - 这类资产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增加而非减少需求,因为价格本身成为排他性的象征和产品的一部分[33] 东盟与中国市场 - 中国在全球62项未来关键技术研究中,有57项技术位居第一,创新加速部分原因与股市阶段性调整有关[36] - 中国股市当前处于历史区间低位,居民存款规模是股市市值的2倍,类似2014年水平,预示大量资金可能流入股市[36][37] - 中国股市股息率已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在国际市场极为罕见,通常意味着较好的投资机会,未来1-2年内股市有望大幅上涨[38] - 东盟市场远期市盈率平均为11倍,盈利增速约10%,越南若升级为新兴市场可能推动其市场上涨30%左右[36] 生物科技领域 - 生物科技领域目前估值温和,国际生物科技ETF市盈率约为10-11倍,与AI领域的高估值形成对比[40] - AI正显著降低该领域研发成本并加快速度,未来有望涌现全基因组测序、脑机接口、癌症疫苗等新产品[42] 能源发展趋势 - 美国企业为AI数据中心供电更倾向于使用独立的本地电源,短期便捷方式是燃气轮机,但正计划转向核能[57]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核聚变是未来方向,中国已建成钍基反应堆试验项目,钍能满足全球10万年的能源需求[57][58] - 美国Helion公司进展领先,目标在2028年为微软数据中心供电,核聚变大规模应用可能还需20-30年[58][59]
拉斯·特维德:未来5年最具前景的5大投资主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7 09:47
核心观点 - 未来五年最具前景的投资方向集中在五大主题:科技领域(特别是生成式AI)、金属与采矿业、激情投资、东盟与中国市场、生物科技领域 [9] - 人工智能是核心驱动力,其发展呈现指数级增长,有效算力在2019至2023年间增长10万倍,并预计该增速将持续至2028年 [13] - 未来社会的大部分利润将来自生成式AI的应用而非基础大语言模型,因为后者缺乏品牌忠诚度、关键技术壁垒和网络效应 [19][20] - 到2050年,约80%的人类工作有望由智能机器人完成,其运营成本低于2美元/小时,且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 [24][28][29] - 中国在创新能力上表现突出,在全球62项未来关键技术中领先57项,且当前股市估值具备优势,居民存款规模是股市市值的2倍,预示着资金流入股市的潜力 [36][37][38] 科技领域与人工智能 - AI有效算力在2019至2023年的4年间增长10万倍,预计2023至2028年维持相同增速,驱动因素包括芯片投入、性能提升及软件效率 [13] - AI能力通过GPQA得分衡量,GPT-4已接近人类博士回答非专业问题的水平(正确率38%),而AI智能水平可能达到人类的上千倍甚至上百万倍 [14] - 生成式AI(Agentic AI)正在加速落地,Hugging Face平台已上线超过200万个AI工具,企业可组合这些工具构建专属系统处理复杂任务 [17] - 推理型AI(如Gemini 1.0/3.0、DeepSeek)擅长计算和学者思维模式,最新模型采用专家系统调用子模型提升效率 [23] - 物理AI(机器人、智能汽车)预计在2027-2028年形成大众市场,中国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优势;到2050年,智能物理设备可能达41亿台 [24][28] - 创新型AI到2028年可自主推进研究,量子AI预计在2033年左右商业化,处理特定任务速度比顶级计算机快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 [25] - 生成式AI的落地需要两类人才:一是梳理企业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二是洞察用户需求提供创新产品 [27] 金属与采矿业 - 部分金属价格需上涨460%才能回升至2010-2011年峰值,但当前估值不低,涨幅较难实现 [31] - 铀矿前景明朗,若回升至历史峰值涨幅可达225%,且已供不应求,库存持续下降;银、铂和铜也面临短缺 [31] 激情投资 - 投资标的包括优质海滩土地、城市核心地段公寓、限量版汽车等供给无法扩张的资产,在创新爆发和财富增长背景下需求上升 [33] - 这类资产价格上涨往往增加需求,因为价格成为排他性象征,持有者因保值和彰显财富而投资 [33] 东盟与中国市场 - 亚洲市场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升至第10位,超过德国,且创新水平预示GDP有望实现4倍增长 [34][36] - 东盟市场远期市盈率平均11倍,盈利增速约10%,越南可能从当前市场分类升级为新兴市场,推动股市上涨30% [36] - 中国股市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1.8%),形成投资安全垫;居民存款规模是股市市值的2倍,资金流入潜力大 [36][37][38] - 未来1-2年内,中国股市有望出现大幅上涨,因资产性价比高且投机资金可能推动强劲反弹 [38] 生物科技领域 - 生物科技估值温和,国际生物科技ETF市盈率约10-11倍,行业巨头可能收购初创企业以补充产品管线 [40] - AI显著降低研发成本,过去一年AI发现的分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推动新产品如全基因组测序、脑机接口、液体活检和癌症疫苗发展 [40][42] - 延缓衰老的新药可能使生理衰老在65岁左右停止,一旦被认可,生物科技领域可能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42] 其他投资相关观察 - 信息处理方式强调长期视角,避免短期波动干扰,通过播客和PDS报告高效吸收信息 [44] - 投资决策基于政策分析,如关注特朗普团队言论而非其个人表态,对冲基金今年上涨27% [45] - 欧洲竞争力担忧,德国因高电价和关闭核电站被中国超越,欧盟处于衰退中,但瑞士因非成员国而发展良好 [46][47] - 美国AI政策包括税收激励(资本性支出1年内全额税前扣除)、地缘政治布局(安全算力区)、法律稳定性和国际资源整合 [55] - 美国电力发展倾向数据中心配备独立电源,短期使用燃气轮机,长期转向核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核聚变(如Helion公司2028年目标)是未来方向 [57][58][59]
拉斯·特维德:未来5年最具前景的5大投资主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1 12:02
科技领域与人工智能 - 未来五年科技领域是核心投资主题之一,但当前科技类股票估值普遍较高[9] - 人工智能是近年创新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已预测约4000项新技术[11] - 2019年至2023年间AI有效算力增长了10万倍,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维持此增速[13] - AI能力快速提升,GPT-4在GPQA测试中得分已接近人类博士回答非专业问题的水平[14] - 生成式AI正在加速落地,Hugging Face平台已上线超过200万个AI工具,大部分免费[17] - 未来社会大部分利润将来自生成式AI的应用而非大语言模型,后者缺乏品牌忠诚度和关键技术壁垒[19][20] - 推理型AI、物理AI、个人AI、创新型AI和量子AI是重要发展方向,预计到2050年约80%的工作将由智能机器完成[23][24][29] 金属与采矿业 - 金属与采矿业是未来五年具备投资价值的核心主题,预计将出现金属短缺[9] - 部分金属价格需上涨460%才能回升至2010-2011年峰值,但当前估值实现此涨幅较难[31] - 铀矿前景明朗,若回升至历史峰值涨幅可达225%,且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1] - 银、铂等金属面临类似供需格局,铜的短缺尤为突出[31] 激情投资 - 激情投资是未来五年的投资主题,标的包括优质海滩土地、城市核心地段公寓、限量版汽车等供给无法扩张的资产[9][33] - 在创新爆发和财富增长背景下,对不可复制资产的需求将显著上升[33] 东盟与中国市场 - 亚洲市场是未来五年的投资主题,亚洲股票或将成为优质投资标的[9] - 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明显,中国在最新全球62项未来关键技术研究中,有57项技术位居第一[36]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0位,GDP有望实现4倍增长[36] - 东盟市场远期市盈率平均为11倍,盈利增速约10%,越南市场分类若升级可能推动其上涨30%[36] - 中国股市处于历史区间低位,居民存款规模是股市市值的2倍,资金面具备支撑[37] - 中国股市股息率已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资产性价比突出,未来1-2年内有望出现大幅上涨[38] 生物科技领域 - 生物科技是未来五年具备投资潜力的行业,且当前估值并不高[9] - 国际生物科技ETF的市盈率约为10-11倍,估值温和[40] - AI正显著降低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成本并加快研发速度,过去一年AI发现的分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40] - 该领域有望涌现全基因组测序、脑机接口、液体活检、癌症疫苗等新产品和服务[42] 投资策略与信息处理 - 投资决策应基于长期视角,避免被短期市场波动干扰[44] - 信息获取方式包括收听播客和阅读顶尖银行及研究机构的报告,运动时学习效率更高[44] - 精准预测需关注真正知情且如实表态的人,而非媒体上的片面言论[45]
DeepSeek的545%利润率,是对算力的核弹吗?
华尔街见闻· 2025-03-02 20:40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在开源周展示出高成本利润率,引发对其利润率解读、对算力产业链、云产业链、大模型同行及行业生态影响的讨论,揭示了infra优化潜力,推动行业变革,预示高效、低成本、竞争激烈的AI时代到来 [1][28] 如何解读这个利润率 - DeepSeek官方公布的545%利润率是特定条件下的理论计算,真实利润率没这么夸张 [6] - 科技博主180K解读,R1模型利润率约85%,按V3定价利润率降至70%左右,仍很可观 [7] - 通过对比Anthropic利润率可知,OpenAI和Anthropic虽成本控制不如DeepSeek,但凭借高定价和慷慨客户也能实现类似高利润率,OpenAI常被报道“亏损”是因融资时投资者关注财务会计盈亏 [7] 是否是对算力的核弹 - DeepSeek案例证明在硬件条件有限(使用H800)下,通过极致infra优化可实现高算力利用率和性能,对算力产业链影响大 [8] - 科技博主180K认为“有效算力”重要性将凸显,国产芯片上限有望提升 [8] - 科技博主信息平权认为“杰文斯悖论”生效,算力效率提升会刺激应用场景出现,推动算力需求增长,巴克莱银行预测到2026年业界资本支出可支撑“12000 + 个ChatGPT级别的应用” [9] - 短期内算力需求逻辑可能受质疑,海外大厂CIO或CFO可能面临解释ROI低于DeepSeek的压力 [10] -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赞同黄仁勋观点,认为DeepSeek创新不会减少算力需求,R1激发市场对高效AI模型追求,推动行业发展 [11][12] - 国外科技博主Zephyr认为DeepSeek已将英伟达“击倒”,其算力利用率满足全球AI需求绰绰有余 [13] 对云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 DeepSeek让AI云计算与传统云计算相似性更明显,面临“低峰期闲置率”和“高峰期稳定性”挑战 [3][19] - 科技博主180K认为云计算规模效应更显著,用户数量正外部性明显,云厂商竞争优势可能变化,有自身业务的云厂商更具成本优势 [19] - 云计算利润率有提升空间,私有云部署吸引力可能下降,普通云计算/AI应用需为高强度用户并发预留更多空间,利润率可能下降 [20] 对大模型同行意味着什么 - DeepSeek开源和技术披露为行业树立新标杆,推理成本“底线”被大幅拉低,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战,同行面临降价压力 [4][21] - DeepSeek为推理团队提供优化路径和目标,后续压力加大,OpenAI高价订阅模式面临挑战 [22][23] 对生态意味着什么 - DeepSeek专注基础模型和前沿创新,通过开源技术吸引业界构建to B和to C业务,形成完整产业上下游 [5][24] - 科技博主极客公园表示生态合作伙伴盈利空间增大 [25] - 后续模型架构差异化可能成竞争关键,DeepSeek开源降低社区复现推理系统难度,利于生态繁荣 [26][27] - 科技博主180K表示行业可能开始卷Infra,Infra重要性和估值提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