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理型AI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Q1业绩会实录:没有美国芯片,中国AI照样一路狂飙
36氪· 2025-05-29 17:48
财报表现 - 第一财季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187.75亿美元,同比增长26%,摊薄后每股收益0.76美元,同比增长27% [1]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大增73%,占总营收88% [1] - 因H20芯片出口限制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值,损失25亿美元潜在销售额,预计第二财季再损失80亿美元 [1] 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但已对美国企业关闭 [3] - Hopper架构产品在中国市场不可行,无法满足新出口管制要求 [3] - 出口限制加速中国自主技术发展,削弱美国技术领导地位 [3][4] AI技术发展 - 推理型AI模型需求激增,每项任务所需Token量是传统模型的数百至数千倍 [6] - Grace Blackwell架构推理性能比Hopper提升40倍,进入量产阶段 [11] - AI基础设施进入企业部署阶段,推出RTX Pro Enterprise AI服务器等新产品 [14] 全球战略布局 - 与富士康合作在台湾建设首座AI工厂,推进日本、韩国等多国AI基础设施项目 [9] - 特朗普政府撤销《AI扩散规则》,推动美国AI技术与国际伙伴合作 [8]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设晶圆厂,目标一年内实现芯片到超级计算机全流程本土制造 [7] 行业趋势 - AI被视为工业革命核心力量,各国竞相建设国家级AI平台 [9] - 6G网络将基于AI构建,制造业未来每家工厂将配备AI工厂 [14] - 开源模型如DeepSeek R1推动AI向"智能体"形态演进,强化技术栈领导地位 [6]
英伟达(NVDA.US)FY26Q1业绩会:预计H20限售将造成二季度80亿美元损失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1:10
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英伟达(NVDA.US)召开了FY26Q1业绩会。英伟达第一财季整体营收同比增 长69%,达到440亿美元。得益于增强现实工作负载向推理环节的快速转移以及AI工厂建设带来的显著 收入增长,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关于H20,英伟达在第一季度确认了46亿美元的 H20 收入,但有25亿美元的出货未能完成。未来,公 司还有部分订单将无法兑现,这一点已反映在计提的45亿美元减值中。 英伟达表示,展望第二季度,预计总收入为450亿美元,波动区间为正负2%,并预计各业务平台将实现 温和的环比增长。公司提到,二季度的指引考虑到了H20出口限制的影响,预计当季H20的收入将减少 80亿美元。 关于中国市场的影响,英伟达指,在出口管制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 AI 市场之一,也是通往全球成 功的跳板。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员都在中国,赢得中国的平台就有望引领全球。将中国芯片制造商与 美国竞争隔绝,只会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却削弱了美国的地位。 Q&A 【Q】你们至少已经谈了大约一年的关于推理模型推理规模化的问题,我们也从你们的客户那里听到了 相同反馈。你们能够满足这部分需求的 ...
英伟达打响“股价保卫战” 黄仁勋回答了十个关键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5-05 13:58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 2025大会演讲被赋予“股价保卫战”意义,他认为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大会发布新产品和系统,搜狐汽车整理其试图回答的十大问题 [2][3] 生成式AI相关 - 人工智能过去十年进步惊人,先有感知型AI,后专注生成式AI,其改变计算模式,从检索型变为生成型 [3][4] AI发展方向 - 推出可与数字世界互动、代表用户执行任务的Agent AI,接下来是有望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的物理人工智能 [5] 推理型AI相关 - 推理型AI可像人一样分步骤推理选最佳结果,通过强化学习和自监督学习发展,训练需处理数万亿级token,推动了模型发展 [6] - 推理型AI生成Token数量巨大,需提高系统计算速度十倍,意味着一百倍以上计算量,训练和推理服务所需计算资源过去一年爆炸式增长 [7] 数据中心业务 - 今年迄今Blackwell GPU已向四大云平台销售360万块,分析师预测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到2030年达数万亿美元,建设规模1万亿美元时间点会更快到来 [8]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动力是计算方式转型和从检索型计算到生成型计算转变,未来各行业公司将有AI工厂 [8][9] 边缘计算领域 - 英伟达与思科、T - Mobile和服务器ODC合作将AI带入边缘计算领域,利用无线电网络和通信数据中心资源,实现加速计算与AI融合,AI可优化通信效果 [10] 自动驾驶汽车领域 - 英伟达投入超十年,技术被广泛应用,与通用汽车在多领域合作,打造“Halos”安全体系,经安全评估且拥有超1000项专利 [11] - 通过Omniverse和Cosmos加速AI开发,采用模型蒸馏、闭环训练和合成数据生成等方法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和智能化 [12] Dynamo软件 - Dynamo是开源软件,可提高人工智能推理效率并降低成本,能让Nvidia Hopper平台为Meta的Llama型号提供服务的性能提高一倍,加速用户采用人工智能推理 [14][15] AI系统路线图 - Blackwell Ultra今年下半年上市,亚马逊AWS、谷歌云、微软Azure和甲骨文将首批提供支持服务 [16] - 下一代系统Vera Rubin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含144个独立Nvidia GPU;2027年下半年发布含576个GPU的Rubin Ultra,大幅提高AI计算能力和效率 [16]
黄仁勋:对DeepSeek R1的理解完全错误,这类模型需要更多算力支持
华尔街见闻· 2025-03-20 12:52
文章核心观点 英伟达CEO黄仁勋缓解投资者因DeepSeek以超高性价比模型异军突起产生的算力需求担忧,强调计算需求仍高,DeepSeek不会冲击英伟达,且英伟达正推进生产转移至美国 [1][3][4][5] 分组1:黄仁勋对算力需求的观点 - 对DeepSeek推理模型R1的担忧是错误的,未来此类软件需更少芯片和更强大服务器,计算需求仍极其高,新型AI模型会增加对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 [1] - R1模型对算力需求高得多,计算需求非但没减弱还在迅猛增长 [2] - 全球所需AI算力比去年此时认为的要多100倍,推理型AI需要很高算力,推理是耗费计算资源的过程,像DeepSeek这样的模型可能需比传统模型多100倍的计算能力,未来推理模型需求更高 [3] 分组2:DeepSeek对英伟达的影响 - DeepSeek点燃全球热情对英伟达是好消息,R1发布未削弱其市场地位,反而推动全球对AI的热情 [4] - 市场担心DeepSeek式软件优化和硬件进步节省成本会致AI硬件需求下降,但英伟达推理效率提升使部署成本降低,消费量会增加 [4] 分组3:英伟达生产布局 - 特朗普政府关税短期内影响不大,英伟达一直在与台积电合作让其为在美国生产芯片做准备,还有富士康和纬创等合作伙伴,合力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长期内在美国制造很可能实现 [4] - 英伟达正通过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生产芯片,长期内将把生产转移到美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