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斯特菌
icon
搜索文档
法国李斯特菌疫情蔓延 比利时报告首例相关感染病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6:43
疫情扩散情况 - 李斯特菌疫情从法国蔓延至比利时 确诊一例与法国疫情相关的感染病例[1] - 卢森堡超市发现一款可能受污染的法国奶酪 上市日期为今年6月26日[2] 疫情源头及危害 - 法国疫情源自受李斯特菌污染的奶酪 迄今报告20多例确诊病例 其中两人死亡[1] - 李斯特菌可在冰箱冷藏室低温环境下存活 主要通过受污染食品传播 对免疫力差人群可能致命[1] 应对措施 - 比利时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将6款法国奶酪及6款鱼类制品下架 共计12款可能受污染食品[1] - 卢森堡涉事超市已将发现的可能受污染奶酪全部下架[2] - 比利时联邦食品链安全局敦促消费者勿食用可能受污染的12款食品[1]
夏季当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科技日报· 2025-07-08 09:29
李斯特菌特性 - 李斯特菌学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高度耐寒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在-20℃的冷冻环境下长期存活,冰箱冷藏室是其适宜生长的环境[2] - 该菌对干燥、高盐环境有较强耐受性,广泛存在于土壤、水、腐烂植被和动物粪便中,易通过污染原料、加工环境或人员交叉污染进入食物链[2] - 李斯特菌可在0—45℃生存,灭活需遵循"74℃加热法则",肉类等烹饪时中心温度需达74℃以上[4] 易受污染食品 - 软奶酪、即食肉类(火腿、香肠、冷藏肉酱)、即食沙拉、未经巴氏杀菌的奶制品、预切生鲜蔬果等直接食用食品易被污染[2] - 孕妇、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非巴氏杀菌软奶酪、未经充分加热的冷藏即食肉类、冷藏烟熏海鲜、生鲜奶制品等高危食品[5] 感染症状与危害 - 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或胃肠炎症状,如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 - 李斯特菌能突破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意识模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3] - 孕妇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群数倍,可引发自然流产、胎死宫内、早产或新生儿败血症[3] 预防措施 - 家用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应分别不超过4℃、-18℃,每月需彻底清洁[4] - 生熟食物需分开存放,生肉海鲜置于冰箱最下层抽屉,熟食和即食食品放上层或专用抽屉[4] - 即食食品、熟食、切开水果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剩饭菜应在烹饪后2小时内冷藏[4] - 处理生食后需用热肥皂水彻底清洗双手、砧板、刀具及台面至少20秒,生熟器具分开使用[4]
夏天小心这个“冰箱杀手” 五招教你防范李斯特菌
齐鲁晚报· 2025-06-09 09:06
食源性疾病现状 - 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可能超过6亿例,超过200种疾病由受污染食物引起 [1] - 食源性疾病每年导致42万例死亡 [4] - 夏秋季节是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期 [4] 李斯特菌风险 - 单增李斯特菌对低温环境有超强耐受力,易感染老人、孕妇、幼儿等高危人群 [3] - 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通过接触水和土壤携带致病菌 [3] - 中国数据显示凉拌菜、散装熟肉制品、水产品及小微厂家冷冻饮品是李斯特菌高风险食品 [3] 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 食品安全五要点包括保持清洁、使用安全原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安全温度 [5] - 食物中心温度达70℃以上1分钟可大幅去除微生物 [6] - 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冷冻食物应分小包装储存避免室温化冻 [6] - 瓜果蔬菜需用流动自来水充分清洗 [6]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孕妇、老年人、幼童建议食用完整水果,西瓜哈密瓜等需清洗表皮并现切现吃 [8] - 预切类水果增加感染风险 [8] 毒蘑菇中毒风险 - 我国毒蘑菇种类众多,网传识别方法不可靠 [8] - 部分毒蘑菇毒素无法通过加热去除,最有效防范手段是勿采勿食 [8]
夏天,千万要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央视新闻· 2025-05-25 17:00
李斯特菌的危害与特性 - 李斯特菌能在冰箱冷藏温度(0℃到4℃)甚至-1.5℃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随时间推移可达到危险污染水平 [1] - 感染潜伏期较长,通常三周,最长可达两个多月,增加溯源难度 [1] - 对健康成年人可能仅引起腹泻、发热等轻微症状,但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败血症 [4][5] 高风险人群与症状 - 孕妇感染后细菌可穿透胎盘导致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死亡,孕妇本人症状可能轻微 [4][5] - 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颈部僵硬、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较高 [4] 易污染食品来源 - 常见污染食品包括未经消毒的奶制品、熟食肉类、预切水果(如哈密瓜)、沙拉及真空包装肉制品 [6][8] - 哈密瓜因表皮纹理难清洗、低酸度及长期冷藏特性成为高风险载体,预切哈密瓜风险更高 [8] 冰箱使用与预防措施 - 冷藏室温度需≤4℃,但实际许多家庭未达标,建议使用多点温度监测并优先利用冰箱后部低温区 [10][12] - 存储时需将生肉与即食食品分层存放,生肉置于底层,保持冰箱容量≤75%以确保冷空气循环 [12] - 减少开门频次与时长,定期清洁密封条,避免温度波动促进细菌繁殖 [12]
吃了一块冰箱里的瑞士卷,老人一直发烧,不幸去世,夏天要更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36氪· 2025-05-20 08:11
李斯特菌感染案例 - 67岁老人因食用冰箱内未过期瑞士卷感染李斯特菌 出现发烧 胃疼 干呕等症状 最终因重症不治去世[1] - 国内媒体曾报道多起老年人因食用冰箱剩菜感染李斯特菌案例 部分患者救治无效死亡[3] 李斯特菌特性 - 被称为"冰箱杀手" 常见于冷藏即食食品如奶制品 熟食肉类 沙拉 三明治 水果等[6] - 健康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轻微或无 但孕妇 新生儿 65岁以上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引发脑膜炎 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6] - 可在-1.5°C至4°C环境中存活繁殖 潜伏期长达3周至2个月 增加溯源难度[8][10] 高风险食品与历史疫情 - 易污染食品包括生鲜奶 预切水果 熟食肉类 哈密瓜等 真空包装食品因无氧环境更易滋生[13] - 2008年加拿大熟食肉片污染致23人死亡 2017-2018年南非香肠污染致超200人死亡 2018年澳大利亚哈密瓜污染致7死1流产[15] - 哈密瓜因表皮纹理难清洗 低酸度及长期冷藏特性成为高风险载体[17] 冰箱使用研究数据 - 荷兰研究显示534台家用冰箱平均温度5.7°C 超建议值4°C 老年人冰箱温度比年轻人高0.6°C 最高达17°C[20] - 仅2%用户定期检查冰箱温度 37%偶尔检查 冰箱底层温度通常低于上层 建议即食食品存放中下层[20][22] 冰箱管理建议 - 冷藏温度需≤4°C 避免频繁开门 确保密封条完好 内部保持75%容量以利冷循环[19][22][23] - 生肉应存放底层防止汁液污染 即食食品需密封并存放中层 开封后2-3天内食用[22] - 冰箱门温度最高 不宜存放牛奶 生肉等易腐食品 建议使用独立温度计监测多区域温度[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