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金观平:标准引领助产业强而优
经济日报· 2025-11-13 16:17
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地位与现状 - 将标准升级置于更突出位置以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1] - 国家标准总数已达4.7万余项并取得积极成效 [1] - 标准被视为破解产业同质化、创新碎片化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1] 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 -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等标准加快储能产品迭代升级 [1] - 今年储能全产业链产能项目已达120多个 [1] 标准升级的经济驱动因素 - 当前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低水平重复竞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 [1] - 发展基准需从"有没有""多不多"切换至"好不好""优不优" [1] 优化标准供给的重点方向 -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痛点通过靶向式标准供给推动高端化转型 [2] - 围绕民生关切需求增强保障实现标准供给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2] - 紧跟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发展趋势坚持标准先行 [2] 强化标准实施的措施 - 压实监管责任建立分级分类监督机制及时纠正偏离标准的行为 [2] -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符合性检测及技术改造方案支持 [2] - 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标准解读培训完善政策激励引导企业主动实施高标准 [2]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的策略 -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交流合作 [2] - 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深度对接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2] 标准体系的战略意义 - 标准体系已成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产业向强向优 [3] - 为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3]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7 05:58
中国标准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 标准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而非单向输出 [1][3] -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有助于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 [1] - 中国标准落地海外,如赞比亚农场、巴基斯坦机场和印尼雅万高铁,为当地输送技术红利并激活发展动能 [3] 标准对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的作用 - 标准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技术规则,中国产品出海必须跨越目标市场的技术、环保、质量认证和安全规范等标准门槛 [2] - 例如火锅、奶茶等中餐出海因标准差异面临材料合规和供应链重整问题 [2]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促进交易落地并为相关行业及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1] 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标准引领 - 随着中国在创新前沿从跟跑走向并跑和领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体系成为紧迫任务 [2]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并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2] - 在新能源、特高压、5G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优势,有能力为全球贡献更多中国标准与智慧 [2] 标准认证带来的具体行业机遇 - 文莱民航局正式认可中国民航局的适航标准,突破适航认证壁垒,使中国生产的飞机有更大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并增强品牌竞争力 [1] - 从初级产品出口到技术、品牌和标准出海,中国对外贸易“走出去”的边界不断拓展,质量持续提升 [1] - 发挥标准的先导作用,从积极对接到主动共建,从被动合规到提前布局,可使“走出去”的步伐更稳更顺 [2]
2275万元,北京71个标准化创新项目获补助
新京报· 2025-10-15 12:50
资金补助概况 - 2025年度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总额为2275万元,覆盖全市60家单位的71个标杆项目 [1] 补助资金分配 - 国际标准领域:4个参与国际标准组织项目获210万元补助,4个创制标准海外示范应用项目获200万元补助 [1] - 试点建设领域:12个标准化试点项目获220万元补助 [1] - 成果转化领域:1个标准转化项目获10万元补助 [1] - 标准创制领域:50项标准项目获1635万元补助 [1] 国际引领层面 - 国际标准组织项目将强化船舶航运智能化领域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国际化,巩固建筑弹性研究领域先导地位 [2] - 海外示范应用项目聚焦氢能、地面数字电视等领域,助力中国标准在欧美国家及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 [2] 成果转化层面 - 北京地方标准《社区韧性评价导则》成功转化为国家标准立项,将首都经验推向全国 [2] 试点建设层面 - 12个试点项目覆盖服务业、文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通过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标杆经验 [2] 产业赋能层面 - 50项获补标准项目集中投向高精尖产业、资源节约领域及服务产业,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标准支撑 [2]
我国“标准”领跑国际,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如何?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4:29
先进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1][3]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3]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3] 国际标准合作与转化成果 - 提出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3]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90%[4] - 通过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等平台加强电动汽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标准交流[4] 智能制造实施成效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7]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7] -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7] 未来产业标准布局 - 江苏省前瞻布局"10+X"未来产业 成立合成生物、无人机等未来产业标委会[9] - 加强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标委会建设 促进技术组织、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交流合作[9] 标准更新升级计划 - 2023年发布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标准600余项[11] - 下一步将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循环利用、能耗能效、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4000余项[12]
“十四五”以来中国围绕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3:43
标准供给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期间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团体标准与技术创新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1] 国际标准合作与竞争力 -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2]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包括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先进制造领域 [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2] 国际市场准入与优势 - 标准国际化成果逐步消除技术壁垒 为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路径和质量背书 [2] - 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比性与竞争力 [2]
“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4000余项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6:37
标准发布总体情况 - "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1] - 2023年以来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600余项[3] - 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2] 重点领域标准建设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2]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2]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2] - 国际标准提案880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2] 标准实施成效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3]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3] -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3] -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3] -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3] - 吨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千克[3] 未来产业标准化布局 - 江苏省计划至2027年新制定未来产业各类标准100项以上[4] - 江苏省已牵头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8项[5] - 发布实施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13项[5] - 新成立合成生物、无人机等未来产业标委会[4]
山东高密发布ISO手套国际标准 领航全球“手护”行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8:34
行业突破 - 中国在劳保手套领域首次掌握国际标准制定权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和标准出海的历史性飞跃 [1] - ISO织物浸渍胶乳手套规范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纺织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3] - 高密市安防用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6亿元人民币 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能占中国三分之一 [4] 标准制定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机构 负责制定全球通用国际标准 [1] - 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星宇安防科技集团历经6年攻坚 成功打破国外标准长期主导的行业格局 [3] - 标准赋能价值在于统一技术规格提升产品品质 重构产业价值生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4] 企业贡献 - 星宇安防科技集团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技术300余项 主导或参与10余项国家标准起草制定 [3] - 防护手套是星宇安防科技集团重要产业板块之一 持续为行业规范化国际化注入动力 [3] - 高密市现有安防用品经营主体2300多家 年产防护手套40亿双 安全鞋2亿双 [4]
新华财经|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期间 国家标准总数已达到4.7万余项
新华网· 2025-08-22 20:56
标准供给优化 - 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到16个月 [1] - 发布新能源汽车 家电家具等重要标准以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 标准质量提升 - 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的比率超过57% [1] - 发布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2400余项 [1] - 新修订粗钢能耗限额标准可实现年节能1000多万吨标准煤 [1] - 发布居家养老 社保医保等国家标准助力高品质生活 [1] 标准效力强化 - 出台安全生产 消费品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500余项 [2] - 2024年上半年新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48项(同比增长131%) 新发布106项(同比增长58%) [2] - 燃气用具 电动自行车等重要标准出台实施 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提升至E0级(全球最严要求) [2] 国际标准合作 - "十四五"期间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 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 [2] - 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 [2] - 8个铁路合作项目(含中吉乌 中老 印尼雅万高铁)使用中国标准 [2] - 启动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2]
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期间 国家标准总数已达到4.7万余项
新华财经· 2025-08-22 14:24
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 国家标准总数达4.7万余项 [1] - 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至16个月 [1] - 2023年以来制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发布新能源汽车及家电家具等重要标准 [1] 标准质量提升举措 - 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比率超57% [2] - 发布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2400余项 [2] - 新修订粗钢能耗限额标准可实现年节能1000万吨标准煤 [2] - 发布居家养老及社保医保等领域国家标准 [2] 强制性标准强化进程 - 出台安全生产及消费品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500余项 [2] - 2024年上半年新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48项(同比增长131%)新发布106项(同比增长58%) [2] - 燃气用具及电动自行车等重要标准相继实施 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提升至全球最严E0级 [2] 国际标准化合作成果 - "十四五"期间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 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 [3] - 实现500余项标准中外互认 [3] - 中吉乌铁路等8个海外铁路项目采用中国标准 [3] - 在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启动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3]
从跟跑到主导 把更多中国技术写入国际标准
消费日报网· 2025-07-22 10:53
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 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和经贸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贸易效率、降低合作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欧美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比中国早起步几十年,中国标准化工作面临从学习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挑战 [1] 中国电研的标准化成就 - 公司累计主持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000多项,其中牵头制修订国际标准20多项,参与国际标准100多项 [1] - 公司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包括1位IEC技术机构主席、2个IEC技术机构秘书处、20多位IEC工作组召集人 [1] - 公司牵头制定的全球首项家用电器循环经济领域安全国际标准发布,填补了国际标准在家用电器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中的空白 [1] - 公司归口的全国家用电器标委会美容及其他器具分委会获"2023—2024年度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 家用皮肤美容护理器具国际标准的制定 - 家用皮肤美容护理器具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统一国际标准,存在触电漏电、高温烫伤、输出能量超标等安全隐患 [2] - 公司组织研制了《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皮肤美容护理器具的特殊要求》国际标准提案,2017年向IEC提出新项目建议 [2] - 标准研制历时四年,经过与各国专家沟通协调,于2021年3月正式获批发布 [2] - 该标准已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实施,保障了产品安全并促进了全球贸易 [2] 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角色转变 - 中国从IEC标准化工作的旁听者、参与者,发展为规则主动融入者和标准主导者 [3] - 公司坚持将更多中国先进技术写入国际标准,先后研制了电理发剪、智能家电数据资产、家电循环经济等多项国际标准 [3]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更多中国方案,推动中国产品和技术更好更快"走出去"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提升标委会建设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转化 [3] - 公司将加强标准研制和宣贯推广,以高质量标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护航轻工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