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胁

搜索文档
核爆80年后,美国的核武舆论风向变了
日经中文网· 2025-08-08 10:51
日本被团协的核裁军倡议 - 日本被团协正以诺贝尔和平奖为契机加大对外发声力度 旨在通过核爆受害者经历强化"核禁忌"意识 [2] - 该组织代表委员田中熙巳公开呼吁全球共同讨论核武器消除问题 2024年12月获诺奖时获委员会主席现场支持 [4] - 事务局长滨住治郎在联合国《禁止核武器条约》会议上强调原子弹是"恶魔的武器" 需防止悲剧重演 [5] 美国舆论演变 - 1945年11月调查显示53%美国人支持在多个城市投两枚原子弹 杜鲁门总统曾以"结束战争"为由辩护 [7] - 2024年同类调查显示支持多城市投弹比例降至19% 反对使用任何原子弹的比例从4%飙升至36% [8] - 德保罗大学教授指出年轻人反对核武使用趋势增强 但特朗普为核武辩护的言论未引发显著反对 [8] 国际核危机认知 - 2024年跨国调查显示69%俄罗斯人认为未来10年将使用核武 其他五国该比例均超40% [9] - 六国民众支持废除核武器比例达40-50% 超过"拥核是不得已"观点 反映核裁军理想与现实威胁并存 [9] - 广岛市立大学研究显示全球原子弹报道量未随年限减少 2020年55国194份报纸总篇幅达220页 [9] 核记忆传承挑战 - 现存核爆证言者不足10万人 学者强调需创新方式传承广岛长崎记忆以维持核裁军动力 [10] - 一桥大学教授警告若失去对核爆真实性的切身感受 核裁军进程可能大幅倒退 [10] - 研究指出需通过国际联结扩大共鸣 西班牙1966年氢弹事故报道力度曾达15页专刊规模 [9][10]
特朗普调动核潜艇以回应俄前官员:动真格还是作秀?
金十数据· 2025-08-04 10:23
一位美国总统被俄罗斯次要官员在社交媒体上激得发出核威胁,这多少有些有失体面。但特朗普恰恰这 么做了。 上周,他下令让两艘美国核潜艇重新部署,俨然被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空洞的武 力炫耀搅得方寸大乱。这位直言不讳但早已失势的俄罗斯前总统,近年把自己打造成了激烈的反西方批 评者。 梅德韦杰夫在一系列夸张的社交媒体帖子中,抨击特朗普即将到期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平协议最后通牒, 称每一次最后通牒都是"迈向战争的一步"——不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而是与美国。 美国总统应该记住"传说中的'死亡之手'有多危险",梅德韦杰夫写道,挑衅性地提及苏联时期的自动核 报复系统——该系统若探测到核打击,可自动启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 特朗普的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淡化了他的近期言论,指出梅德韦杰夫已不再是莫斯科的 决策者。许多俄罗斯人也持相同看法:在他们眼中,梅德韦杰夫在政治上无关紧要,几乎没有权力,更 别提发动核打击了。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特朗普为何要理会他自己口中的"愚蠢"言论,还给出如此强硬的公开回应,加剧华 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言辞对抗? 特朗普称,他下令让两艘核潜艇"部署到合适 ...
17年来美国首次在英部署核弹
快讯· 2025-07-24 08:21
军事部署动态 - 美国17年来首次在英国重新部署核武器 具体型号为B61-12战术核弹 地点位于萨福克郡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 [1] - 此次部署标志着自2008年美国撤出核武器后 首次恢复在英国的核武器存在 [1] 战略意图分析 - 军事专家认为该部署具有多重目标 包括应对俄乌冲突持续和俄罗斯核威胁升级的局势 [1] - 部署行动旨在强化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同时为东欧潜在冲突设定更明确的核威慑门槛 [1]
伊朗浓缩铀下落成谜!特朗普副手称核威胁仍存
金十数据· 2025-06-24 14:35
伊朗核设施现状 - 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伊朗的浓缩铀储备仍完好无损且在其控制下,这些储备足以制造约10枚核武器 [1] - 万斯称未来几周将采取措施处理这些燃料,并与伊朗进行相关对话 [1] -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重申特朗普的说法,称伊朗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袭击目标正是浓缩铀储存地 [1]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行动 - 参议员马林透露美国情报显示伊朗未在美军袭击前转移福尔道核设施的核材料 [1][2] - 马林称伊朗在福尔道存储了更多核材料,认为该设施坚不可摧 [2] - 美军空袭了位于德黑兰西南山区地下300英尺的福尔道设施,特朗普称已彻底摧毁伊朗主要铀浓缩设施 [2] 各方对袭击结果的争议 - 《纽约时报》报道称伊朗可能在袭击前转移了福尔道的铀和设备,但马林驳斥了这一说法 [2] - 马林表示美国即便未完全摧毁伊朗核设施,也已严重破坏其拥有核武器的能力 [2] - 马林警告若发现未完全摧毁,美国将与盟友合作或独自完成任务 [2] 美国后续可能的行动 - 马林暗示美国可能采取比公开讨论的更持续的介入,包括与以色列合作清除伊朗核库存 [2] - 特朗普发动袭击前未寻求国会授权,但若进行第二次重大军事行动,白宫面临与国会沟通的压力可能增加 [2]
特朗普:彻底摧毁!以色列升级全国戒备状态
证券时报· 2025-06-22 11:32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军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关键核设施实施大规模精确打击,目标是摧毁伊朗核能力并制止其核威胁 [2] - 特朗普警告伊朗若不能实现和平,美国可能攻击更多目标,并强调美以合作取得进展 [2] -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防部长将于美东时间22日上午8点举行新闻发布会 [2] 以色列反应与戒备升级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感谢特朗普袭击伊朗核设施 [3][6] - 以色列国防军升级全国戒备状态,禁止教育活动、聚集性活动及非必要行业运营 [4][5] 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与伊朗回应 - 伊朗国家电视台称已提前疏散核设施并转移材料,美方袭击未造成重大损失 [7] - 美军在福尔道核设施投下6枚钻地弹 [7] - 伊朗官员警告若美国加入以伊战争,将袭击美军在中东的基地和装备 [7] 伊朗核设施概况 - 伊朗拥有25-30座核设施,其中6座为一级目标:纳坦兹铀浓缩设施、伊斯法罕转化装置、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帕尔钦武器生产设施、福尔多铀浓缩设施、布什尔轻水反应堆 [11] - 福尔多核设施位于地下数十米深岩石层中,设计用于抵御空袭,其浓缩铀丰度高于纳坦兹 [11] - 自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恢复福尔多核设施的高丰度铀浓缩活动 [11]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全国讲话,称伊朗关键的核浓缩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第一财经· 2025-06-22 10:46
特朗普关于伊朗核设施的讲话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朗关键的核浓缩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目标为遏制伊朗的核威胁 [1] - 特朗普警告若伊朗"不能实现和平" 美国将继续发动攻击 [2] - 美国与以色列在此次行动中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 [2] 后续行动安排 -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2日8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3]
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正式介入伊以冲突
金十数据· 2025-06-22 10:16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军成功打击伊朗三处主要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声称已"彻底摧毁伊朗核浓缩能力"并强调现在是"追求和平的时候" [1][2] - 美方在福尔多核设施投下6枚钻地弹,对其他核设施使用30枚战斧导弹,所有战机已安全撤离伊朗领空 [2] - 特朗普表示此次打击针对"最棘手目标",若伊朗不实现和平将精准打击其他目标 [2] 伊朗方面的反应与核设施状况 - 伊朗声称已提前疏散三处核设施的人员和材料,美方袭击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可逆破坏 [1][4] - 伊朗原子能组织谴责袭击违反国际法,国家电视台评论员称所有美国公民和军事人员已成为合法打击目标 [1] - 福尔多设施深埋地下80-90米,配备约2700台离心机;纳坦兹设施可容纳5万台离心机;伊斯法罕为伊朗最大核研究基地拥有3000名科研人员 [8][10][11] 地区冲突升级风险 - 伊朗可能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舰船及石油供应等利益目标发动报复 [1][5] - 也门胡塞武装威胁将打击美国船只,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卷入冲突 [5] - 伊朗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影响全球20%石油运输,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5] 国际社会与政治反应 - 以色列总理公开支持特朗普决定,称此举"将改变历史" [1] - 美国国会内部反应分裂:共和党议员普遍支持而民主党议员谴责行动违宪 [12][13][14] - 特朗普在未寻求国会批准情况下发动袭击,可能成为其总统任期的转折点 [1] 核设施技术细节 - 纳坦兹是伊朗最大铀浓缩中心,曾将铀浓缩至60%纯度(武器级需90%)[8] - 福尔多铀浓缩活动也达60%纯度,其地下结构深度需特殊钻地弹才能打击 [10] - 伊斯法罕核基地拥有中国提供的三座小型研究堆及配套燃料生产设施 [11]
俄罗斯外交部:里海面临核威胁,俄罗斯正在尽一切努力使伊朗问题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
快讯· 2025-06-20 17:31
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 - 俄罗斯外交部指出里海地区面临核威胁 [1] - 俄罗斯正推动伊朗问题重返谈判轨道 [1] 国际关系动态 - 俄罗斯外交行动聚焦伊朗核问题解决方案 [1]
伊朗首都传出巨大爆炸声!内塔尼亚胡最新表态;白宫:特朗普将作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08:40
以伊冲突升级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有能力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包括福尔道地下核设施 [1] - 以军已摧毁伊朗一半以上导弹发射器 [3] - 以色列不排除实现伊朗政权更迭的可能性 [3] 伊朗回应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持续实施对以报复行动 [5] - 伊朗警告第三方势力不要介入冲突 [5] - 伊朗击落两架以色列"苍鹭"无人机 [14] 美国立场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击伊朗 [6] - 特朗普称与伊朗谈判"有很大"机会 [6] - 14架载有军事装备的飞机从美国抵达以色列 [10] 军事行动 -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至少10枚导弹 [13] - 以色列空袭伊朗首都德黑兰多个地点 [16] - 以军称已拦截超过480架伊朗无人机 [17] 冲突外溢影响 - 美国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暂停飞往中东航班 [19] - 捷克和澳大利亚驻伊朗大使馆关闭 [20][21] - 国际油价上涨,布油创去年7月中旬以来新高 [25] 市场反应 -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8月合约收涨2.15美元,涨幅超过2.80% [25] - 伦敦金现报3367.43美元/盎司 [26] - 伦敦银现月度涨幅刷新2012年3月以来新高 [27] 国际社会反应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以伊双方立即停火 [23] - 国际社会主流观点认为应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