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心一级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九江银行再次启动增资“补血”
深圳商报· 2025-11-10 13:28
融资计划核心内容 - 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建议发行不超过8.6亿股内资股及不超过1.75亿股H股 [1]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若增发全部完成,总股本将由约28.47亿股扩大至38.82亿股,增加幅度超过36% [1] 资本充足状况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由9.02%降至7.93%,已逼近监管最低要求 [1] - 2022年底推出上市后首次增资扩股计划,并于2023年底顶格完成,募资近40亿元,总股本由约24.07亿股增至28.47亿股 [1] 历史融资行为 - 自上市后截至目前,公司共发生11次股东变更出资行为 [1] - 公司多次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补充资本 [1] 行业专家观点 - 通过定向发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实体信贷投放 [1] - 此举也为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创造了条件 [1]
九江银行前三季净利润近9亿 增速由负转正 拟增资补充资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22: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3亿元,同比下滑4.04%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3.94%,增速较上半年的-36.08%显著回升 [2][3] - 利息净收入为64.6亿元,同比减少5.66亿元,降幅8.05%,是营收下滑主因 [3] - 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1亿元,同比减少30.97% [3] - 金融投资收益所得净额13.43亿元,同比增加8.06亿元,增幅达150.33%,成为营收主要增量 [3] - 资产减值损失45.7亿元,同比减少3.28亿元,降幅6.7%,对净利润增速回正形成主要支撑 [3]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5213.34亿元,同比增加2.61%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3249.64亿元,同比增长4.82%,占总资产比重为62.33% [3] - 金融投资1485.36亿元,同比增加2.32%,占总资产比重为28.49% [3] - 负债总额4788.52亿元,同比增加2.92% [3] - 客户存款3967.29亿元,同比增长6.49%,存款增速高于贷款总额增速 [3] 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8.6亿股内资股和1.75亿股H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4] - 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并优化股权结构 [4] - 若增发完成,公司总股本将从28.47亿股增至38.82亿股,增幅达36.4% [2][5]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3%,较去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 [4]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11月3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57.5亿港元,年内股价下跌61.1% [6] - 市净率(MRQ)为0.15倍 [6] - 前三大内资股股东分别为九江市财政局(持股15.78%)、北汽集团(持股12.85%)、兴业银行(持股10.34%) [6]
九江银行前三季净利润近9亿,增速由负转正,拟增资补充资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22:12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下滑4.04% [2][3]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3.94%,增速较上半年的-36.08%显著回升 [2][3] - 利息净收入为64.6亿元,同比减少5.66亿元,降幅为8.05%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71亿元,同比减少30.97% [3] - 金融投资净收益为13.43亿元,同比增加8.06亿元,增幅达150.33% [3] - 资产减值损失为45.7亿元,同比减少3.28亿元,降幅6.7%,对净利润增长形成支撑 [3]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5213.34亿元,同比增长2.61%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249.64亿元,同比增长4.82%,占总资产的62.33% [3] - 金融投资总额为1485.36亿元,同比增长2.32%,占总资产的28.49% [3] - 总负债为4788.52亿元,同比增长2.92% [3] - 客户存款为3967.29亿元,同比增长6.49%,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 [3] 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8.6亿股内资股和1.75亿股H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4] - 若增发完成,公司总股本将从28.47亿股增至38.82亿股,增幅达36.4% [2][5]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3%,较去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 [4] - 内资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境内机构投资者,H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10名合资格投资者 [4] 市场表现与股权结构 - 截至11月3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57.5亿港元,年内股价下跌61.1%,市净率(MRQ)为0.15倍 [6] - 公司前三大内资股股东分别为九江市财政局(持股15.78%)、北汽集团(持股12.85%)、兴业银行(持股10.34%) [6]
九江银行(06190.HK)拟定增不超10.35亿股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格隆汇· 2025-10-31 22:45
发行计划概述 - 公司宣布计划发行内资股及H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内资股发行数量不超过8.6亿股,H股发行数量不超过1.75亿股 [1] - 发行对象为合资格认购方 [1] 资金用途与目的 - 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1] - 发行目的为有效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优化股权结构 [1] - 董事会已于2025年10月31日通过相关发行议案 [1]
中国移动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至18.18% 助力补充核心资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13:37
股权变动与股东增持 - 中国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0张浦发银行可转换债券转换为450,156,195股公司普通股 [2] - 此次转股后,中国移动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 [1][2]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中国移动仍为第二大股东 [2] 可转债条款与资本补充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00亿元 [3] - 可转债转股期为2020年5月4日至2025年10月27日,募集资金在转股后将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3] - 可转债转股有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2] 机构转股动向与资本状况 - 除中国移动外,信达投资于2025年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7,852,490张可转债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 [4]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也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公司股份,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为3.44% [4] -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低于同期商业银行10.93%的行业平均水平 [4] 战略合作与业务关联 - 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存在业务联系,2025年7月公司拟为中国移动核定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2] - 机构选择转股反映出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通过转股传递信心以稳定市场预期 [4]
1650亿核心一级资本到账 中行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8:1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36.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93% [2]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 同比增长3.76% [2] - 实现净利润1261.38亿元 同比下降0.31% [2]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 同比下降0.85% [2] 资本补充 - 财政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四大行补充资本 公司获定向增发A股规模1650亿元 [2] - 增资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2.57% 较一季度末上升75个基点 创历史最高水平 [3] -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较一季度末上升52个基点和69个基点 总资本充足率达18.67% [3] - 资本补充有效夯实资本基础 优化资本结构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3] 资本运用策略 - 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 每增加1元核心资本可撬动数倍资金投放规模 [4] - 优化业务布局和资本布局 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 强化资本回报和价值创造理念 提升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3] - 加强资本精细化管理 做大做强轻资本业务 拓展结算托管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 [3] 信贷与业务规划 - 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均衡增长 按照既定计划做好信贷投放工作 [5] - 紧扣价值创造配置信贷资源 提升资金运用效率与金融服务水平 [5] - 夯实客户基础和优质项目储备 通过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5] - 预计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保持平稳 [5]
青岛银行: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6
募集资金规模与用途 - 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8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支持业务发展 并在转股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资本充足水平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资本充足率13.52% 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5% 虽满足监管要求但需保持前瞻性补充 [2] 资产规模增长趋势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5,296.1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7,430.28亿元 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14% [3] 业务发展战略重点 - 公司金融聚焦"五篇大文章"和"八大赛道" 重点支持绿色金融、养老金融、优质制造、公用事业及海洋经济领域 [4] - 零售金融深化场景和数智建设 围绕代发、养老、社保场景打造生态闭环 实施差异化产品分层策略 [5] - 利用青银金租、青银理财子公司及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 强化综合化经营能力 重点服务海洋经济、高端船舶、新能源等特色产业 [5] 风险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主动性风险监测和闭环管理 优化审批机制和全流程时效管理 [5] - 推进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聚焦四大数智领域 深化客群线上运营和数据治理 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6] 募集资金必要性 - 应对国内外经济复杂性和监管要求提升 支持业务持续发展并服务实体经济 [2] - 为落实新三年战略规划提供资本基础 全面提升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等五项能力 [3][4]
多管齐下 中小银行竞相增资扩股“补血”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1
区域性中小银行增资扩股动态 - 苏农银行注册资本拟由18.03亿元变更为20.19亿元,主要因可转债转股累计增加3197.61万股及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股实际转增1.84亿股 [1][2] - 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可转债转股进程加速,杭银转债累计转股比例达94.23%,南银转债累计转股比例达75.82%,转股完成后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泸州银行拟通过定增募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多家区域性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增资扩股方案获监管部门批复 [2] 增资扩股方式及作用 - 区域性中小银行普遍通过增资扩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引入外部股东、可转债转股、定向增发等方式 [2][3] - 增资扩股能直接增加银行股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且成本相对较低,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可行有效方式 [3] 股权结构调整 -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后,温岭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7.47亿股,实控人为温州市财政局 [4] - 汉口银行完成8.7353亿股股份发行,总股本由48.28亿股增至57.01亿股,募资规模达45.86亿元,发行对象均为当地国企 [4] - 增资后汉口银行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合计占比进一步提升 [4] 资本补充难点与建议 - 区域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面临外部融资渠道受限、内源性资本积累承压、投资者信心不足等难点 [5] - 应支持中小银行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优化股东资质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准入条件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工具 [6]
中国人寿,拟减持杭州银行!
券商中国· 2025-07-15 23:14
中国人寿减持杭州银行 - 中国人寿拟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5078.94万股杭州银行股份,占比0.7% [2] - 这是中国人寿第四次减持杭州银行,此前三次减持共4.8%股份,合计兑现30.42亿元收益 [3] - 中国人寿2009年战略投资杭州银行,初始投资成本约16.35亿元,预计净投资收益率超180% [2][5] 杭州银行经营表现 - 2024年度与2016年度相比,净利润增长3.3倍,每股分红增长3.3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4倍 [8]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6.79亿元、143.83亿元、169.83亿元,同比增长26.11%、23.15%、18.63% [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居同业前列 [8] - 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超过530%,资产质量行业领先 [9] - 2016-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20% [9] 资本补充与股价表现 - "杭银转债"完成转股,149.94亿元可转债转换成股票,股本由59.30亿股增至72.49亿股 [10] - 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超过9.7% [11] - 截至公告日收盘价16.92元/股,今年涨幅15.81% [5]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05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数量11,589,403,973股,发行价格9.06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105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049.69亿元,其中计入股本115.89亿元,计入资本公积933.80亿元 [2] - 发行新增股份已于2025年6月24日完成登记托管,限售期5年,限售期满后上市流通 [1][5] 发行审批与合规性 - 发行方案经2025年3月30日董事会及4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证监许可〔2025〕1305号) [2] - 联席保荐人及律师认为发行过程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要求,财政部认购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4][5] 发行对象与股权结构 - 唯一发行对象为财政部,认购全部11.59亿股,限售期5年 [5] - 发行后控股股东仍为中央汇金(持股54.61%),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8] - 总股本从250.01亿股增至261.60亿股,财政部持股占比4.43% [8][9] 财务与经营影响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未来业务发展 [9] - 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净资产及ROE,但长期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9] - 业务结构及收入来源不会因本次发行发生重大变化 [9] 中介机构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联席主承销商包括中金、中信建投等6家机构 [2][9] - 法律意见由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出具,审计及验资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完成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