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10月28日起摘牌,“浦发转债”转股比例超99%
华夏时报· 2025-10-27 19:18
浦发转债退市概况 - 浦发转债于10月27日迎来最后一个转股日,并于10月28日起在上交所摘牌 [2] - 浦发转债发行规模为500亿元,是年内退市可转债中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只 [2] - 截至10月27日收盘,浦发转债转股比例达到99.67%,未转股比例为0.33% [2][5] 浦发转债转股进程与资本驰援 - 浦发转债转股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截至今年3月末,未转股金额占比仍高达99.9971%,截至9月30日,未转股金额为245.72亿元,占比49.14% [3] - 自今年6月起,中国移动、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等投资者相继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 [4] - 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4] - 通过资本驰援,截至10月27日,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降至0.33% [5] 可转债转股对银行资本的影响 - 银行发行可转债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通过可转债转股可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2] - 随着浦发转债转股率的提升,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提高,为其业务扩张、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供更多支撑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监管并表口径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资本充足率为13.55% [5] - 可转债提前赎回能促使投资者转股,进而有效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支持其业务拓展和风险抵御,同时可以降低银行的财务成本 [7]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 - 随着浦发转债退市,市场上的银行可转债将仅剩6只,余额较年初至少缩水了900亿元 [2][6] - 银行可转债自2023年以来再无新发,年初尚存的13只银行转债,如今仅剩6只 [6] - 今年年内,已有6只银行转债退出市场,包括触发了提前赎回条款的成银转债、苏行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齐鲁转债共5只,以及到期退出的中信转债 [6] - 此前退市的银行转债转股率均接近100%,例如成银转债转股率99.94%,苏行转债接近100%,杭银转债99.39%,南银转债99.98%,中信转债99.9% [6]
今年首只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即将发行 135亿元“补血”辽宁5家城商行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发行概况 - 辽宁省将于2022年4月14日发行135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 [1] - 这是辽宁省自去年以来发行的第三轮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 [1] - 本次发行是2022年度首笔地方政府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 [1] 资金用途与分配 - 本期135亿元专项债将用于补充辽宁省内5家银行的资本金 [1] - 资金通过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注入丹东银行(20亿元)、营口银行(30亿元)、阜新银行(30亿元)、朝阳银行(25亿元)、葫芦岛银行(30亿元) [3] - 所募资金可直接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2] 发行模式与历史 - 辽宁省发行的三轮专项债均采用通过辽宁金控间接入股的注资模式 [3] - 第一轮(2021年5月)发行100亿元,用于注资新成立的省级城商行(辽沈银行) [3] - 第二轮(2021年9月)发行96亿元,用于支持省内30家信用合作联社及7家农商行 [3] - 第三轮(本次)资金用于支持省内多家城商行,覆盖了省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商行 [4] 行业背景与意义 - 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能为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供助力,其效果优于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其他资本补充工具 [2][6] - 全国累计批复21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涉及20个省及直辖市,支持超过300家中小银行金融机构 [5][6] - 对于未上市的地方性中小银行而言,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难度较大,专项债是重要的补充渠道 [6] - 此次注资旨在夯实中小银行资本金,提升其损失吸收能力和支持当地经济的质效 [4]
这只转债最后交易日!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约19%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01
齐鲁转债提前赎回事件 - 齐鲁转债将于8月8日结束交易 8月14日摘牌 未及时操作可能导致约19%亏损 因赎回价格100.71元/张与市价123.69元/张存在显著差异 [1][2] - 触发强制赎回因正股股价上涨 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130% [2] - 未转股余额4.53亿元 未转股比例5.67%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今年已有5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其中4只已摘牌:南银转债(7月18日) 杭银转债(7月7日) 苏行转债(3月17日) 成银转债(2月6日) [3] - 2只银行转债到期退出:中信转债3月4日到期摘牌 浦发转债(发行规模500亿元)将于10月到期 当前未转股余额360.54亿元 未转股比例72.11% [3] - 银行行业指数表现强劲 申万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超14% 多家银行股价涨幅显著:浦发银行涨近40% 青岛银行涨超36% 农业银行涨超30% 厦门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均涨超20% [3] 银行资本补充机制 - 银行转债是重要资本补充工具 具有发行便捷 资金用途灵活 融资成本低等优势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 - 齐鲁转债转股后预计提升齐鲁银行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至11.62% 较2024年提升0.87个百分点 [4] - 转债转股机制有效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3]
明天,这只转债最后交易日!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约19%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23:25
齐鲁转债提前赎回事件 - 齐鲁转债将于8月8日结束交易 8月14日摘牌 未及时操作可能导致约19%亏损(赎回价100.71元/张 vs 市价123.69元/张)[1][2] - 触发强赎因正股股价上涨: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2] - 未转股余额4.53亿元 未转股比例5.67%[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今年已有5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其中4只已摘牌(南银转债7月18日、杭银转债7月7日、苏行转债3月17日、成银转债2月6日)[3] - 浦发转债将于10月到期 发行规模500亿元 当前未转股余额360.54亿元(未转股比例72.11%)[3] - 银行行业指数年内涨幅超14% 多家银行股价涨幅显著(浦发银行近40% 青岛银行超36% 农业银行超30%)[3] 银行资本补充机制 - 转债转股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增强银行资本实力[3] - 齐鲁转债转股后预计使齐鲁银行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87个百分点至11.62%[4] - 银行转债具有融资成本低、资金用途限制少等优势 是重要资本补充工具[3]
明天 这只转债最后交易日!不及时操作 或将亏损约19%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23:24
齐鲁转债提前赎回事件 - 齐鲁转债将于8月8日结束交易 8月14日摘牌 未及时操作可能导致约19%亏损[2][3] - 强制赎回价格为100.71元/张 较二级市场价格123.69元存在显著价差[2][3] - 触发原因为正股股价在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连续15日达到转股价130%以上[3]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今年已有5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其中4只已完成摘牌(南银 杭银 苏行 成银)[4] - 银行行业指数年内涨幅超14% 多家银行个股涨幅超20%(浦发40% 青岛36% 农行30%)[4] - 浦发转债500亿发行额中未转股余额360.54亿元 未转股比例72.11% 将于10月到期[5] 资本补充效应 - 转债转股可直接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增强资本实力[5] - 齐鲁转债转股后预计使齐鲁银行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87个百分点至11.62%[5] - 银行转债具有融资成本低 资金用途限制少等优势 是重要资本补充工具[5]
国有大行定增再迎新进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已完成缴款验资
证券日报· 2025-06-15 23:54
国有大行增资进展 - 中国银行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 募集资金规模1650亿元 由财政部全额现金认购 资金用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1] - 交通银行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 发行141亿股 每股8.51元 募集资金1200亿元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建设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尚需证监会注册 [2] - 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2] 增资背景与政策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1] - 财政部将现金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 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九成新发行股份 合计出资5000亿元 [1] 增资意义与行业影响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 资本是其持续经营基础 [2]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满足资本监管要求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 [2] - 资本补充有利于提升信贷投放能力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资本补充为提升子公司股权投资空间储备弹药 [2] 增资定价机制 - 增资定价符合证监会规定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80% [3] - 实现溢价发行 统筹考虑新老股东利益和资本补充规模 [3] - 溢价发行对市场形成正向引导 增强市场信心 提振银行股估值 提高股票交易流动性 [3]
三大国有行,集体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5-24 17:50
银行资本补充计划获批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1][2] - 三家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 交通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认购金额分别为1124.2006亿元、45.7994亿元和30亿元 [4] - 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认购金额分别为1175.7994亿元、78.540607亿元、45.659993亿元 [4] - 中国银行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 [4] 股权结构变化 - 交通银行本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将超过30%,成为该行控股股东 [5] - 发行完成前,交通银行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5] 资本补充背景与意义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6]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6] - 核心一级资本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构成,国有大行以往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增加资本 [6] - 补充资本有利于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7][8]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注资将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8] 资本充足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半年末均有提高 [7] - 建设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47个百分点至14.48%,增幅最高 [7]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后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高1.28和1.51个百分点至11.52%和11.07% [7] 行业影响 - 国有大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注资将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 [8] - 财通证券表示注资有望提升国有大行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支撑业绩稳健增长 [8] - 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注资将支撑国有大行持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8]
证监会批复同意!三大行,集体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5-24 17:20
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1][3][5] - 中国银行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24.2006亿元)、中国烟草(45.7994亿元)和双维投资(30亿元),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78.540607亿元)及中国船舶集团(45.659993亿元) [5] - 交通银行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超30%成为控股股东,发行前无控股股东 [6] 募资用途与政策背景 - 三家银行募资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通过特别国债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7] - 国有大行过往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增加资本,此次注资路径明确为特别国债 [7] 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上半年末均提升:建设银行增幅最高(+0.47个百分点至14.48%),工商银行(+0.26至14.10%)、农业银行(+0.29至11.42%)、中国银行(+0.17至12.20%)、邮储银行(+0.28至9.56%),交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0.24% [8][9]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后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1.28和1.51个百分点至11.52%和11.07% [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国有大行承担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任务,资本补充有助于提升稳健经营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及宏观经济支撑作用 [10]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指出国有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健康区间",注资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并提振市场信心 [10] - 财通证券认为注资将提升国有大行市场竞争力和业绩稳健性,强化其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角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