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心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从宋公碑看军民鱼水情(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历史背景 - 盐城东临黄海,历史上饱受海啸、海潮侵袭,1939年8月特大海啸导致1.3万多人死亡 [2] - 1940年秋,宋乃德随八路军第五纵队东进,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将修筑捍海大堤列为头等民生工程 [2] 工程实施 - 1941年5月15日修堤工程开工,新四军三师官兵与党员干部带领上万民众修筑海堤 [2] - 修堤过程异常艰辛,堵塞五丈河堤口时突逢大雨,监工员和乡保长跳入急流工作11小时完成合龙 [3] - 敌人加紧破坏行动,暗杀多名党员,但工程最终于7月31日全线竣工 [3] 工程成果 - 捍海大堤绵延近45公里,堤高3米,底宽19米,竣工次日抵御特大海啸冲击 [4] - 沿海居民将大堤命名为"宋公堤",并刻立"宋公纪功碑"表达爱戴之情 [4] - 2021年入选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2023年被水利部列入"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4] 现代影响 - 2019年新四军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宋公碑"被列为重要内容,采用钢化玻璃保护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制作仿制件 [5] - 2024年宋公碑3D打印仿制件在巡回展中展出,历时3个月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 [5]
安居乐业路 越走越亮堂(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9
民生工程建设 - 江西鹰潭贵溪市文坊镇花桥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区通过360万元民生资金改善了基础设施,包括修复断头路、安装路灯、建设垃圾分类亭等[1] - 安置区后续完善了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快递驿站、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2] 产业帮扶与就业 - 基层干部通过招商引进工厂入驻"移民就业车间",并配套建设竹制品产业园,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3] - 开展技能培训并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例如李大姐获得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3] 民心工程实施 - 通过走访摸排记录村民需求,针对性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如道路照明、出行便利性、房屋安全等[1] - 从设施完善到产业发展再到乡风培育,逐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3]
中国对拉美五国免签!专家称:民众获得感是多边合作最重要的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56
中拉免签政策 - 中方决定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30天免签政策 涵盖商务、旅游、探亲、交流访问等活动 [1] - 免签政策是中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 旨在提升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首批覆盖拉美5国 未来将适时扩大地区覆盖范围 [1][2] 中拉"五大工程"合作框架 - 民心工程包含教育领域合作:未来3年将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 [2] - 民生项目支持:包括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1000个"汉语桥"团组名额、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 推动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合作 [2] - 文化交流措施:每年完成10部优秀影视作品互译 举办"中拉情缘"展播和旅游对话活动 [2] 政策影响分析 - 免签政策被专家评价为"注重实际、广受欢迎的举措" 将直接促进中拉贸易、投资合作与人文交流 [3] - "五大工程"系列举措体现中方通过教育、技术、民生等领域的实质性投入 助力拉美经济发展 增强民众获得感 [3] - 专家认为该合作框架为未来中拉政治、经贸、人文交流提供了清晰路线图 预计将对拉美发展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