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搜索文档
燃料电池周报丨一氢能上市公司冲刺港交所!前7月燃料电池车产销量公布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10
内蒙古制氢氨一体化项目 - 国华乌拉特中旗风电制氢氨一体化项目(制氢氨部分)获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备案 总投资131.8亿元[1] - 项目包括442,000Nm³电解水制氢、377.80万Nm³储氢及3x45万吨/年合成氨产能 配套公辅设施按功能分区建设[2] 重庆市加氢站发展规划 - 重庆市规划到2035年新建加氢站60座 累计建成72座 氢气供应能力达2.5万吨/年[3] - 分阶段目标:2027年新建10座加氢站(日供氢15吨 满足800辆氢燃料电池车) 2030年新建20座(日供氢40吨 满足2000辆车) 2035年新建30座(日供氢70吨以上 满足4000辆车)[3] 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建设 - 北京发改委拟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完善光伏发电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3] - 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作为重要指标[4] 绿氢设备采购合作 - 国富氢能子公司与哈密通慧德签订1.5亿元采购合同 涉及22套1000Nm³/h电解槽及配套设备[4] - 双方将深化绿电制氢智慧管理系统开发及工厂运维服务合作[5] 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支持 - 郑州市公示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 拟支持30家企业(含宇通集团)涵盖车辆和氢气奖励[5] 船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 - 明天氢能船舶专用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 系统功率120kW 电堆功率150kW(功率密度6.5kW/L 寿命22,000小时)[5] - 可模块化组合拓展至兆瓦级 已开发240kW氢能公务船和120kW游船 2000吨货船进入设计阶段[6] 氢能企业成立与投资 - 湖北绿冶氢能产业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储氢设施销售和储能技术[6] - 由湖北光谷东控股集团100%持股[7] 电解槽采购项目 - 中煤陕西PEM电解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上海氢器时代报价298万元(第一名) 上海氢盛创合报价438.22万元 长春绿动报价478万元[7] - 项目为单堆400标方电解槽 用于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7]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 - 国家能源局表示中国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产能占全球超50% 三北地区示范项目贯通制取-储运-应用全流程[8] 低空经济氢能合作 - 追梦空天科技与氢航科技合作开发吨级倾转旋翼eVTOL氢混动力技术 目标2025年末完成500公里飞行测试[8] 企业资本运作 - 美锦能源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8] 氢能商用车合作 - 亿华通与鹏飞集团签约350辆氢能商用车(100辆重卡+250辆物流车) 共同推动吕梁氢能重卡制造基地建设[8]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229辆和284辆(同比降75%和63.5%)[8] - 1-7月累计产销1593辆和1657辆(同比降54.5%和50.7%)[8]
大连构建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科技日报· 2025-07-07 08:44
大连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大连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委员会累计发布各类标准15项,18项标准正在研制中,预计2025年底将有10项氢能重点领域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大连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为产业快速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1][2] - 大连标准认证研究院作为秘书处单位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大连新研氢启科技有限公司分享标准引领企业发展经验 [1] 产业参与及合作动态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新增委员单位获颁证书 [1]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大学的专家推介氢能科技成果 [1] - "连科荟"成果转化平台发布氢能行业技术需求及应用场景,与会代表现场对接交流 [1] 产业发展规划与科技成果转化 - 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介绍产业现状及应用场景,与会人员实地考察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氢能检测中心 [1] - 大连市将聚焦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加快标准研制与实施 [2] - 氢能产业被视为大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标准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2]
北京明确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4-11 13:27
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旨在构建完整统一、与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适配度高的标准体系,解决标准滞后、缺失等问题 [1] - 目标到202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基本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标准 [1] - 计划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5项以上,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以上,主导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 [1] - 标准体系将聚焦氢安全应用、氢能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氢能工业车辆应用、氢能产业用能管理等方面 [1] - 标准体系包括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5个一级子体系 [1] 氢制备标准 - 将对氢分离与提纯、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等不同制氢技术进行规范 [2] - 开展水电解制氢设备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2] - 在固体氧化物水电解制氢、规模化PEM制氢及其关键材料测试等领域制定市场急需的团体标准 [2] 氢储存和输运标准 - 将对高压气氢储存和输运、液氢储存和输运、固态储运氢、有机液体储运氢等进行规范 [2] - 主导和参与氢气压缩、液化、氢储运系统、液氢贮存和运输的相关设备及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2] - 重点参与储氢容器、气瓶、管道等特种设备国家标准的制定 [2] 氢加注标准 - 将对加氢站设备、系统、管理等进行规范 [2] - 重点参与加氢站储氢容器、加氢站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2] - 重点推进液态储氢加氢站、液氢泵、液氢加注机等核心设备团体标准的制定 [2] 氢能应用标准 - 重点参与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氢内燃机、燃料电池汽车安全及测试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2] - 优先在液氢整车、车载液氢系统、车辆性能测试等国家标准空白领域制定团体标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