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搜索文档
亿华通涨2.06%,成交额3546.8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30.68元/股,总市值71.07亿元,成交额3546.85万元,换手率0.60%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0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100.67万元占比2.84%,大单买入756.52万元占比21.3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7.30%,近60日涨幅达32.53%,近5日和近20日分别上涨3.02%和2.1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主要应用于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 [2] - 产品覆盖30kW至120kW等多种功率输出的燃料电池系统型号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14.73%,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零部件3.02%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概念板块包括燃料电池、氢能源、新能源车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7.31%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66% [3]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57万,较上期增加9.27%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24.38万股 [3]
亿华通的前世今生:张国强掌舵十年深耕燃料电池,系统营收5064万占比70%,并购旭阳氢能谋协同新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18
亿华通是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与制造,其在技术研发和全 产业链布局上具有显著优势,极具投资价值。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北京市,此外办公地址还有香港。 亿华通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 - 电池 - 燃料电池,涉及燃料电池、氢能源、新能源车核聚变、超导概 念、核电等概念板块。公司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系统制造,为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设计、开发和制造燃料电 池系统及电堆,业务涵盖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部件销售和技术开发服务,提供多种功率输出的燃料电池系 统型号。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一,净利润第一 2025年三季度,亿华通营业收入为1.04亿元,位居行业第一,与行业平均和中位数持平。主营业务中,燃 料电池系统营收5064.23万元,占比70.41%;其他业务营收1059.39万元,占比14.73%;技术开发及服务营 收851.92万元,占比11.84%;零部件营收217.39万元,占比3.02%。当期净利润为 -3.62亿元,同样位居行 业第一,与行业平均和中位数持平。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亿华通A股股东户 ...
亿华通涨2.14%,成交额6541.9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9.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27.74元/股,成交额6541.93万元,换手率1.22%,总市值64.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9.34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54.59万元(占比5.42%),大单买入1865.17万元(占比28.5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10%,近60日上涨19.6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5.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0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主要客户为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 [2] - 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是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0.41% [2] - 公司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120kW等多个型号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3.25%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5.51% [3]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万户,较上期微增0.72%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燃料电池、氢能源、新能源、新能源车及H股等 [2]
亿华通跌2.08%,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36.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1: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下跌2.08%至28.78元/股,成交额1.20亿元,换手率2.08%,总市值66.6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36.0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16.31万元(占比9.34%),卖出1210.52万元(占比10.13%),大单买入2914.94万元(占比24.39%),卖出3756.79万元(占比31.4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9.42%,近5个交易日下跌5.58%,近20日上涨17.23%,近60日上涨28.1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主要应用于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14.73%,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零部件3.02% [2] - 公司提供多种功率输出的燃料电池系统型号,包括30kW至120kW等 [2]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燃料电池、氢能源、新能源、新能源车、H股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万户,较上期增加0.72% [3]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减少53.25%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减少15.51% [3]
市场低迷“手头紧” 亿华通向丰田转让合资公司股权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2:51
公司战略调整 - 向合资方丰田汽车转让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部分认缴股权 对应出资额9.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0.68万元 持股比例从50%降至35% 丰田获得控股权 [2] - 终止收购上游氢源公司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 原因为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4] - 股权转让协议包含回购权条款 公司在2025年12月31日前有权以同等条件从丰田处回购所转让股权 [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亏损1.63亿元 亏损额同比增加2194万元 毛利率为-25% 去年同期为17% [3]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 应收账款14.78亿元和存货1.613亿元占流动资金总额近60% [3][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3785天 为去年同期1898天的两倍 [4] - 公司自2020年起持续亏损 2023年亏损2.432亿元同比增长46% 2024年亏损快速扩大至4.564亿元同比增长87% [4] - 毛利率从2019年的45%降至2023年的31% 2024年快速降至12% [4] 行业市场环境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 行业规模同比缩减 [3] - 2025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373辆 同比下降46.8% [6] - 行业尚处研发及产业化初期 面临需求不足 成本高 商业化场景及基础设施不成熟 客户订单波动等挑战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的风险 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市场生态尚未建立 [6] 合资公司运营 - 华丰燃料由亿华通与丰田于2021年6月合资组建 主业为生产销售燃料电池系统 [5] - 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为技术研发主体 丰田持股65% 亿华通持股15% 四家中国整车企业各持股5% [5] - 华丰燃料新工厂一期最大年产能可达10000台 已于2025年8月投产 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开工 [6]
亿华通:尚未涉足固态储氢技术领域
格隆汇· 2025-09-30 15:35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目前尚未涉足固态储氢技术领域 [1] - 公司主流产品主要与气态氢气匹配 [1] - 公司尚未开发与固态储氢技术相关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1]
亿华通持续上涨逾12% 参与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EPC招标
新浪财经· 2025-09-29 11:53
公司股价表现 - 亿华通早盘股价上涨11.91%至30.82港元 成交额达2.60亿港元 [1] 公司项目动态 - 亿华通间接持股公司河北国创氢能牵头实施河北省首个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 [1] - 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 建设规模包括1.6万Nm³/h制氢系统和0.8万Nm³氢储能系统 [1] - 配套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通过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降低绿氢成本 [1] 行业成本趋势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近年来显著下降 整车购置成本逐步接近市场化推广门槛 [1] - 绿氢价格偏高仍是制约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 [1] - 示范项目达产后绿电制氢成本有望降至18元/kg以内 [1] 行业发展意义 - 项目旨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 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经济发展模式 [1] - 风氢一体化示范工程针对氢气供应痛点展开探索 [1] - 氢能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获国家和地方政策奖励支持 [1]
港股异动 | 亿华通(02402)涨超7% 参与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EPC招标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0:58
公司股价表现 - 亿华通股价上涨7.63%至29.64港元 成交额达7155.79万港元 [1] 项目合作与实施 - 河北国创氢能科技(亿华通间接持股公司)牵头实施张家口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 该项目为河北省首个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 [1] - 项目建设规模包括1.6万Nm³/h制氢系统、0.8万Nm³氢储能系统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1] - 项目通过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降低绿氢生产成本 目标将制氢成本控制在18元/kg以内 [1] 行业发展现状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近年显著下降 燃料电池整车购置成本逐步接近市场化推广门槛 [1] - 绿氢价格偏高仍是制约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 [1] - 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政策奖励支持行业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 [1] 项目战略意义 - 示范项目为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提供低成本氢气供应支持 [1] - 项目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氢能经济发展模式 [1]
亿华通20250926
2025-09-28 22:57
公司概况 * 易华通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研发制造 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 致力于降成本 提高可靠性 耐久性和可维护性[2] * 公司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正式成立 在科技部 北京市政府及清华大学支持下从事新能源交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3] * 管理层拥有丰富汽车产业经验 总经理曾就职于北汽福田 核心技术人员曾任职于新源动力等知名企业[2][4][5] * 股权结构中张国强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5.7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43% 东旭光电为战略投资者持股3.04%[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收入0.7亿元同比下降53.2% 2024年全年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54.2%[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接近翻倍 2025年上半年亏损1.6亿元但亏损幅度收窄[7]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年净流出3.3亿元 2023年净流出5.6亿元 2024年基本持平净流出0.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0.3亿元[10] * 毛利率从最高45%~50%下降至2024年12% 2025年上半年转负至-37%[10] 产品与技术 * 单千瓦燃料电池系统售价从2019年约2万元降至3000-4000元 降本主要得益于空压机 氢压缩机 膜电机等零部件国产化替代[2][8] * 实施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 从动力总成 电堆到双极板 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均自主研发[13] * 提前达到国家技术指标 2021-2022年发布240千瓦额定功率燃料电池系统 早于2025年120千瓦要求 系统峰值效率和低温启动能力亦提前达标[16] * 专利指标超过同业头部公司 参与制定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口 无人机用氢等国家标准[16] 市场与竞争 * 2024年燃料电池车销量市场份额19.4%排名行业第一 但2025年上半年销量降至262辆市场份额下降至10.4% 主因规避回款不好订单以现金流为主导[4][19] * 拥有全面应用场景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体系 覆盖30~120千瓦城市客运 城际货运 市政环卫等多场景[13] * 在京津冀 河南等示范区域占据优势 与宇通客车合作紧密 通过其渠道在河南省推广[17][18] 合资与合作 * 与丰田合资成立企业采用金属板电堆工艺 提供体积小功率大系统以满足乘用车需求[13][14] * 与上海神力合作获得专业燃料电池电堆供应能力 与东岳集团及水木清华联合成立亿新科技专注膜电极研发[14] 行业动态 * 氢能车市场2021-2023年快速放量 全国商用车上险量从2021年1874辆增长至2023年7177辆 但2024年基本持平为7067辆[9] * 2025年1-8月商用车销量2528辆同比下降45.6% 主因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补贴未能及时落实[10] * 商用车市场结构显著变化 货车占比从2021年44.2%上升至2025年1-8月94.1% 其中重型货车占据主要份额 乘用车数量极少[2][11][12] * 2024年出台补贴新政 单个示范城市群四年国补上限18.7亿元 加上地方补贴总金额约30亿元 但财政困难需市场化降本推动[20] * 国家规划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5万辆 但今年预计仅3-4万辆 各地方政府规划目标超10万辆[21][22] 未来战略 * 开发下一代集成化研发平台 投入质子交换膜 催化剂 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发 推出更多燃料电池系统型号[23] * 延伸至制氢领域包括绿氢 绿氨等应用场景车辆 2025年有望减亏[23] * 预计政策调整及资金压力缓解后现金流改善 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合作技术支持有望保持竞争力[15]
22万公里衰减率仅3.8%!云韬氢能以耐久性破局,登顶燃电配套第一
势银能链· 2025-09-24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燃料电池系统在耐久性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和显著的市场表现,已从行业挑战者成长为定义赛道新标准的引领者 [2] 其技术产品在22万公里实际运营后衰减率仅为3.8%,创造了国内外重卡燃料电池最佳耐久性记录 [2][4] 2025年1-8月,公司燃料电池系统配套量强势登顶全国第一,市场份额达18.8% [2][11]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尤其是在重型车辆恶劣工况下的表现,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关键挑战之一 [4] 公司通过强化质量管理、开发高耐久材料部件以及创新系统控制管理技术,成功解决了行业顽疾 [6] - 搭载公司系统的31吨自卸重卡在运行22万公里(4500小时)后,系统衰减率仅为3.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月故障率已低于千分之一,达到行业最优水平 [7][8] - 相较于传统柴油重卡,公司在保持相当续航和动力性的前提下,实现了零碳排放和更低噪音 [7] 其配套的200多台31吨重卡平均氢耗保持在8公斤/百公里,使用成本比柴油车降低5-10% [7] 市场表现与客户验证 - 2025年1-8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总计2531辆,公司配套476辆,市场份额为18.8%,排名全国第一 [11] 公司在7月配套104辆首次跃居第一,8月以137辆成功卫冕 [11] - 客户车辆已累计行驶近300万公里,高出勤率和低能耗为客户实现了降本增效 [10] 卓越的可靠性确保了车辆近乎24小时不间断运营,提升了客户运营效率和收益稳定性 [8] 基础设施与成本优势构建 - 公司前瞻性布局加氢站基础设施,一次性招标9座加氢站设备,并投建了华南首座单日加注能力达4000公斤的良田加氢站,可支持200多辆车辆运营 [11] 番禺化龙加氢站已竣工试运行,另有多个站点同步建设中 [12] - 通过控股宝氢科技并与广州石化合作,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稳定的氢源保障体系,可获得约年产10000吨的氢气供应 [14] 良田加氢站出枪价低至27.5元/公斤且承诺逐年下降,为客户每年节省数十万元燃料成本 [8][14] 业务拓展与战略合作 - 公司迎来了1000-2000台套氢燃料电池系统下线,标志着产能达到新规模 [8] 通过与厦门金龙合作发布氢能公交,以及与庆铃汽车签署300台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协议,公司将应用场景从基建拓展至城市出行和冷链物流等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