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料电池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GE Vernova (GEV) Beats Q2 Earnings and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7-23 20:36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tock's immediate price movement based on the recently-released numbers and future earnings expectations will mostly depend on management's commentary on the earnings call. GE Vernova shares have added about 66.9%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versus the S&P 500's gain of 7.3%. GE Vernova (GEV) came out with quarterly earnings of $1.86 per share, beating the Zacks Consensus Estimate of $1.6 per share. This compares to earnings of $0.71 per share a year ago. These figures are adju ...
大冶市2.75亿氢车大单背后
势银能链· 2025-07-22 11:39
大冶市氢能产业布局 - 大冶市计划采购294辆氢能车辆及机械 包括20辆9T自卸车 228辆31T自卸车 18辆氢能装载机 28辆氢能挖掘机 项目最高限价2.75亿元 [2] - 大冶市加快推进以氢能为主攻方向的未来产业发展 构建制氢 储氢 加氢 用氢的完整氢能源产业链 推动城市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转型 [2]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大冶岩洞储氢巷道项目进入全面进洞施工阶段 将成为中国首个岩洞地质体储氢项目 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巷道总长度92米 储氢库段采用圆柱形球罐状结构 全长30米 [3] - 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是黄石市第一座集加氢 加油 充电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站 可为氢能公交及社会车辆提供补能服务 [4] 氢能应用落地 - 12辆配套武汉众宇动力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 是湖北省首条县域氢能公交线路 氢气加注仅需10分钟 氢气来源于姜桥绿氢工厂 [3] - 氢能车辆采购招标将为氢能产业生态的进一步成熟注入新动力 [4] 核心技术产业布局 - 氢璞创能大冶项目正式落户 总投资3亿元 重点围绕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生产 打造产业集群 一期项目投产后三年内预计累计实现销售额不低于3亿元 [4] - 大冶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终端应用落地 再到核心技术产业布局 逐步构建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 [4]
主席四提氢能,产业景气支撑底部布局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氢能行业[1][2][3][4][5][6][7][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支持**:国家主席三年内四次点名氢能,与风电和光伏并列,显示其重要地位;2025 年 4 月 30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报告明确十五五期间发展定位,6 月 10 日强调通过 11 个试点推动商业模式成熟,全方位支持行业发展[1][2] - **基本面情况**:十四五目标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 10 - 20 万吨、汽车 5 万辆,2025 年产能达 11 万吨,汽车缺口约 2 万辆,下半年预计加速发展;6 月绿氢项目备案产能 760 万吨,开工率约 31%即 200 万吨开工,预计三年内陆续招标落地;电解槽价格降至 500 万元左右,利于绿氢项目平价[1][4] - **发展关键与应用场景**:关键在于拓展下游应用场景,绿醇绿氨和车端最具潜力;海外因政策需求和碳税价格可能率先突破,出口绿醇绿氨是重要方向;2025 年 10 月项目将增加船舶量级,带动绿醇需求,现有订单带动甲醇消耗 680 万吨、绿氢需求 130 万吨,2030 年绿醇需求超 4000 万吨;汽车端政策加码,城市群扩容,补贴资金回笼,地方减免过路费,降低长途运输成本,汽车放量确定性高[1][5][6][7] - **投资机会**:集中在制氢设备、运营商和下游应用;制氢设备先受益且弹性大,前六个月招标 780G 瓦,同比增长 35%,推荐华电科工等;运营商中率先落地绿色甲醇项目的厂商有盈利窗口期,如金风科技等;下游燃料电池系统推荐亿华通等,车载储氢瓶推荐国富氢能等[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际船舶组织 2027 年起对 5000 吨以上大型远洋船舶征收碳税,推动海外绿醇绿氨需求增加[5] - 绿醇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上优势明显,30 年后只有绿醇能满足不罚款要求[6] - 汽车每公里过路费约 2.2 元,减免后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20%,使长途运输成本低于 LNG 天然气重卡[7]
欢迎订阅 | 势银《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
势银能链· 2025-07-04 12:04
势银研究服务 -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 势银研究服务包括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和咨询顾问服务 [1][2] - 绿色能源事业部专注于氢能产业链动态跟踪,覆盖制储运加用等环节,形成月度报告及分析师观点 [4] 氢能产业月报 - 月报交付时间为次月10日-15日,形式为PDF [5] - 月报内容涵盖电解水制氢(ALK/PEM/AEM)、绿氢项目及下游消纳、氢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四大板块 [6][8] 绿氢项目动态 - 2025Q1国内绿氢项目总数达788个,新增78个,更新动态125条,修正删除2个 [9] - 电解槽公开中标规模同比激增,2025Q1达482.83MW,较2023Q1(122MW)增长超58倍 [10][11] - 陕西氢能采购、中煤10万吨等大型项目推动实质性进展占比显著提升 [11] 电解槽中标详情 - 2025Q1公开中标项目包括玉门油田(10MW ALK)、中煤液态阳光项目(120MW ALK)、沙湾市绿氨项目(150MW ALK)等16个项目 [12] - 技术路线以ALK为主(如72MW中车株洲所项目),PEM/AEM为辅(如0.05MW京微集团AEM项目) [12] 燃料电池行业 - 2025Q1燃料电池装机量47.6MW,东方氢能以30.5%份额居首,荣程氢扬(17.3MW)、国氢科技(16.7MW)分列二三位 [13][14][16][17]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达74%,东方氢能主导物流车、环卫车、重卡等多类车型示范应用 [17]
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实施“工业强市”四大行动,驱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2 09:13
自贡市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构建"4+3"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和三大潜在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健康)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产业链生态 [1][17] - 2024年工业增加值达336.15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3%,显示强劲动能 [6] - 建成15个中试平台,完成20项中试项目,催生17个新产品,实现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双突破" [1][17] 新能源产业发展 - 钠电领域:珈钠能源、兴储世纪布局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目标成为全省最大钠电池生产基地 [24][26] - 氢能领域:东方锅炉、亿华通推动燃料电池系统及高压储氢罐研发,拓展交通与能源应用场景 [24][27] - 光伏与储能:凯盛新能源聚焦光伏玻璃与薄膜太阳能电池,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24]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自贡航空产业园集聚腾凤科技、中电科特飞等企业,覆盖无人机研发、制造、测试全产业链 [22][24] - 建成全国首个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程序,空域使用效率提升40%,争创国家级通用航空基地 [6][28] - 规划"干线—支线—末端配送"三级物流网络,拓展冷链、环卫等商业化应用场景 [28]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装备制造:东方锅炉推进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化改造,佳源炉业提升高效节能锅炉技术 [24][29] - 化工材料:中昊晨光发展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等高性能材料,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推动高端化转型 [24][29] - "智改数转"行动:223户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7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6]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西部科学城自贡科创园、川南渝西中试基地加速建设,新增9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9][14] - 政策矩阵:出台低空经济、数据标注等专项方案,2027年目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500亿元 [11][13] - 创新主体培育:新增34户规上工业企业、31户"专精特新"企业,新登记经营主体2.2万户 [8]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 - "一主两副、一轴两区"空间框架:中心城区为主核,高新区、航空产业园、新材料园区为三大载体 [21] - 自贡高新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内自合作园区强化成渝地区产业协作 [21][27] - 沱江绿色经济带与釜溪河生态廊道推动产城融合,形成"3+2+2"特色园区体系 [21]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突破,迈向提质增速新阶段
中国电力报· 2025-06-26 16:10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碳中和战略推动氢能作为"未来能源"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巨大应用潜力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第一的国家,截至2024年底累计推广超2.8万辆 [4] - 行业实现三大技术跨越:平均首次故障里程突破10万公里、零下40℃低温启动技术、燃料电池客车百公里氢耗降至5公斤以下且系统寿命突破2万小时 [5] 核心技术突破 - 膜电极技术迭代:高活性膜电极在0.78V电压下实现1安培电流输出 [5] - 耐高温技术突破:105℃膜电极经500小时稳定性试验无性能衰减 [5] - 新一代电堆技术商业化加速,功率密度、寿命及冷启动性能达国际顶尖水平且成本持续下降 [5] 商业化应用方向 - 氢能重卡成为全球商业化破题关键,美国、日本均将重心转向商用车领域,其中重型车占比超70% [7] - 2025年中国纯电动重卡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25%,年销量预计达15万~20万台 [8] - 氢燃料电池重卡需与纯电动重卡形成差异化竞争,续航超1000公里成为行业共识 [8] 成本结构与商业模式创新 - 氢能重卡燃料成本达30万~40万元,超过燃料电池系统本身成本 [10] - 提出三种降本路径:氢瓶租赁模式可减少三分之二购置成本、换氢瓶模式提升3倍运输效率、氢电互补集成换装实现快速补能 [11] - 氢气价格占全生命周期成本70%~80%,风光制氢规模化与电价下降是长期竞争力核心 [11] 政策与产业协同需求 - 需加快完善氢能供给体系,拓展多场景应用,简化自用加氢站审批 [12] - 推动燃料电池降本需提升电堆功率及材料国产化,应用固态储氢等新技术 [12] - 建议建立国际接轨的氢能标准,突破储运技术卡点,构建跨区域氢能网络 [12]
欢迎订阅 | 势银《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
势银能链· 2025-06-26 11:20
电解水制氢行业动态 - 国家推动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氢能等前沿领域,预计带动近1万亿元资金 [7] -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7.5亿澳元(约合4.74亿美元)支持氢能直接还原炼铁技术,用于绿色金属开采及加工 [8] - 2025年Q1电解槽公开中标规模达482.83MW,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58倍 [10][11] 绿氢项目及下游消纳动态 - 国内绿氢项目总数达788个,2025Q1新增78个项目,更新动态125条 [10] - 大型项目放量,如中煤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72MW)、沙湾市年产10万吨绿氢项目(150MW) [10][11] - 技术路线分布:ALK电解槽主导,PEM和AEM技术也有应用案例 [10] 燃料电池行业动态 - 2025年Q1燃料电池装机量47.6MW,东方氢能以30.5%市场份额居首,荣程氢扬(20%)、国氢科技(17.3%)分列二三位 [13][14]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达74%,东方氢能覆盖物流车、环卫车、重卡等多类车型示范 [13] 政策与标准进展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明确氢能领域涵盖制备、储运、加注及燃料电池应用标准 [9] - 2025年为氢能中长期规划关键年,国内外政策支持信号增强 [9] 国际动态 - 澳大利亚"未来制造"创新基金累计拨款17亿澳元,其中7.5亿澳元专项支持氢基炼铁技术示范 [8] 企业动态 - 电解槽中标企业包括青殖调、阳光氢能、派瑞氢能等,单项目规模最高达150MW [10][11] - 燃料电池系统订单集中在头部企业,如东方氢能、国氢科技等 [13][14] 数据服务 - 势银提供氢能产业月度报告,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交付形式为PDF,次月10-15日发布 [3][4] - 研究团队跟踪项目动态、技术趋势及交付信息,形成数据库(如绿氢项目库) [3][6]
欢迎订阅 | 势银《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
势银能链· 2025-06-24 11:12
公司介绍 -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咨询顾问等服务,并举办绿氢、储能等行业会议 [1] - 势银绿色能源事业部专注氢能产业链研究,覆盖制储运加用等环节,定期发布月度报告 [3] 行业政策与投资动态 - 中国设立万亿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氢能等前沿领域 [5] - 澳大利亚政府拨款7.5亿澳元(约4.74亿美元)支持氢能直接还原炼铁技术,资金来自17亿澳元的"澳大利亚未来制造"创新基金 [6][9] - 中国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明确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等标准体系建设方向 [7] 绿氢项目进展 - 2025年Q1中国绿氢项目总数达788个,新增78个,电解槽公开中标规模482.83MW,同比增长超58倍 [8][9] - 主要中标项目包括玉门油田10MW ALK电解槽、中煤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72MW ALK电解槽等 [8] - 一季度项目开工、招投标等实质性进展占比显著提升,陕西氢能等大规模项目需求放量 [8][9] 燃料电池行业 - 2025年Q1燃料电池装机量47.6MW,东方氢能以30.5%份额居首,荣程氢扬(20%)、国氢科技(17.3%)分列二三位 [11][12]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达74%,东方氢能主导物流车、环卫车、重卡等多类车型示范应用 [11][12] 研究方法与产品 - 势银氢能月度报告覆盖电解水制氢(ALK/PEM/AEM)、绿氢项目、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细分领域 [4] - 报告交付时间为次月10-15日,形式为PDF,包含产业链动态、技术趋势及订单详情 [4]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研究: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承压,国家能源局开展氢能试点工作
国金证券· 2025-06-23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的结算时点,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将加速,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目前的两条主线,建议关注华电科工、吉电股份、华光环能、富瑞特装、科威尔 [64] 燃料电池系统 - 2025年1 - 5月装机量波动大,5月装机量333.30MW,同比降64.7%,受示范城市群推进迟滞影响,1 - 5月累计装机量255.58MW,同比降7%,行业呈周期性波动特征 [12] - 2025年5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以高功率、重卡为主,均为高功率系统(122辆),车型以重型货车为主(63.9%),1 - 5月累计装机中重型货车占比74%,是市场核心应用方向 [13] - 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承压,部分示范城市群项目进度低于预期,订单释放推迟,5月上险量122辆,同比减少84.26%;1 - 5月上险量1367辆,同比下滑33.2%,中汽协公布的5月产销分别为250/165辆,同比下降37.19%/62.92% [20] - 5月云韬氢能单月装机量第一,为22010kW,占比66%;东方电气第二,装机3750kW,占比11.3%;现代汽车第三,装机量2800kW,占比8.4%。1 - 5月东方电气装机量73.4MW,占比28.7%,保持第一;云韬氢能第二,装机22.1MW,占比8.6%;荣创新能第三,装机20.1MW,占比7.9% [23] - 5月前五配套数量的系统商均为一对一配套;1 - 5月按整车装机功率统计的前五上险量中,云韬氢能主要与新楚风汽车、三一汽车配套,荣程氢扬动力主要与安徽华菱、柳州汽车配套,其余一对一配套 [28] 燃料电池整车 - 5月三一汽车商用车上险量第一,为62辆,占比达50.8%;现代汽车第二,为20辆,占比达16.4%;成都客车第三,为15辆,占比达12.3%。1 - 5月中国重汽累计上险量第一,为510辆,占比37%;现代汽车第二,为204辆,占比15%;安徽华菱第三,为100辆,占比7% [32] - 5月广东城市群整车落地量最多,为83辆;其次为河北城市群2辆;北京和上海城市群均落地1辆;河南城市群无落地。1 - 5月广东示范城市群整车落地量最多,为332辆;其次为北京示范城市群,为258辆;上海城市群第三,共72辆 [35] - 5 - 6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围绕氢能产业连发多项支持政策,覆盖标准制定、交通应用推广及基础设施补贴三大方向,政策体系呈现“国家规范引领 + 地方场景深化”特征,氢能商业化进程迈入快车道 [36]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销 - 2025年5月,日本丰田FCV美国销量为6辆,同比下降66.7%;1 - 5月累计销量为39辆,同比下降82.67% [39] - 2025年5月,韩国现代FCV全球销量为23辆,同比下滑92.7%;1 - 5月全球累计销量为689辆,同比下降41.51% [3] - 2025年5月,美国国内FCV销量为18辆,同比减少25%;1 - 5月累计销量为107辆,同比减少63.73% [41] 绿氢项目及制氢设备招标 - 1 - 5月电解槽共招标约788.76MW,同比增长35%,项目招标量呈季节性波动,重点跟踪招标体量大的示范项目,国内立项绿氢产能累计达661万吨,开工率31.6%,政策出台、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将加速项目落地 [42] - 2025年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规划11个试点方向和具体指标,意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速行业商业化进程以及规范各项标准 [52] - 2023 - 2025年领先电解槽企业保持优势,阳光氢能、派瑞氢能、中车株洲所、隆基氢能、三一氢能出货量持续排名前列,2025年1 - 5月应用更趋多元化,电解槽招标出现单槽大标方产品,阳光氢能、派瑞氢能、中车株洲所中标份额分别为4.15/3.87/2.39亿元,占比19.3/18/11.1% [4] - 2023 - 2025年电解槽中标价格加速下行,绿氢平价临界点逼近,2025年碱槽中标单瓦价格低于0.8元,PEM槽单瓦价格低于7元,同比2024年全年均价下降45%、22% [58]
四川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6-22 14:07
氢能产业链发展 - 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链条,涵盖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井等装备制造 [1] - 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9.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 [1] -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42亿元,占地121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检测中心、科研中心等 [1] 园区建设进展 - 东方锅炉电解槽标准化厂房主体已完工,综合楼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8月底主体结构封顶 [1] - 整个园区标准化厂房计划2025年底全面建成交付 [1] - 先期引入东方锅炉电解槽装备制造、亿华通氢能装备制造、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示范项目 [1] 产业生态布局 - 构建"东锅片区+国际陆港片区"两园协同、"龙头+配套+场景"一体的产业生态布局 [2] - 东锅片区以东方锅炉为核心,布局节能环保装备、化工容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2] - 已建成东方锅炉45-90兆帕高压储氢设备生产线,投运川南首个氢能重卡物流园(12辆49吨级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2] 政策与研发支持 - 自贡市纳入四川"成德自攀"氢能产业集群(2025-2027年) [2] - 《自贡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落地实施,提供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成立四川西南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聚焦装备制造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 投资与产能 - 2024年完成工业投资总额10.4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3.14亿元 [2] - 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数字化生产线厂房及配套办公楼已完工,预计2024年8月投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