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制氢

搜索文档
绿电制氢开启“大跃进”
投中网· 2025-07-29 14:48
全球绿氢项目动态 - 海外绿氢项目经历大规模"退潮",澳大利亚CQ-H2绿色氢能项目因成本飞涨和市场前景堪忧终止,原计划投资125亿澳元(约合81.3亿美元)[3] - 全球多国氢能项目接连夭折,数十个总值达数百亿美元的大型项目被取消或搁置[3] 中国绿电制氢发展现状 - 中国绿电制氢市场火爆,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国石化等央企积极布局[4] - 中石化新疆库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设计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是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项目[6] - 大唐集团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投资13亿元,年产氢气7059万标方[6] - 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方正县绿氢碳中和产业基地总投资60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150亿元,年产值40亿元[7] - 中国能建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氢能项目总投资1700多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50亿元[7] - 国家能源集团绿色氢氨醇项目及绿色航煤项目已超过30个,规划绿氢产能超700吨/天[8] - 中煤集团鄂尔多斯50万吨/年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项目投资245亿元,规划制氢产能9万吨/年[9] - 截至2024年底,国内绿氢项目已建成102个,绿氢产能约10.88万吨/年[9] - 2025年上半年,国内26个省市210个绿色氢氨醇项目总投资规模超7300亿元[10] 绿氢产业驱动因素 - 绿氢制取过程中无碳排放,国家发改委规划到2025年绿氢产量达10-20万吨/年,2050年氢气年需求量近6000万吨[11] - 离网制氢可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特别适合风光资源富集但电网薄弱地区[11] 绿氢产业面临的挑战 - 绿氢生产成本为33.9-42.9元/公斤,是煤制氢的3倍,远高于天然气制氢或工业副产氢[12] - 绿氢制氢设备工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仅约为10%,中国大陆利用率最低[13] - 国内立项绿氢产能超650万吨,实际落地产能仅约11万吨,开工率不到25%[13] - 风光新能源波动性与氢化工连续性负荷耦合不顺利,导致电解水制氢效率低下[13][14] - 绿电波动性导致离网制氢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是当前核心难点[14]
河北企业组团亮相清洁能源链展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0 10:32
清洁能源链展区河北企业参展情况 - 河北3家企业组团参展清洁能源链展区 展位主题分别为"阳光制绿氢"、"绿电造绿钻"、"点石成金" 吸引大量观众和媒体关注 [3] - 参展企业均为2022年后成立的初创公司 但均展示出全国首发或国内首创的技术成果 [4] - 大族激光、陕汽集团、中国中车等重量级企业已与这3家河北企业展开深度对接 寻求产业链合作 [7] 承丰氢能智能装备公司技术亮点 - 自主研发全国首发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 光伏板与制氢标准箱相连 利用阳光直接制氢 实现低耗能零排放 [4] - 突破光伏发电波动性难题 制氢速率与太阳光同频 及时实现绿电转化 为绿电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4] - 现场演示显示 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制氢标准箱可立即产生氢气气泡 [4] 中纤新材料科技公司创新成果 - 国内首创全电系列大小池窑体系 利用承德绿电资源将玄武岩原石拉制成纤维 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 [5] - 玄武岩纤维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原石每吨仅几十元 制成纤维后每吨价值达十几万元 制成鳞片后高达40万元/吨 [5] -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重量仅为钢筋1/4 但强度更高且具备防腐、耐高温等优异性能 可应用于风电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6] - 已吸引天津滨海高新区和北京投资人关注 潜在合作方向包括海上风电装备防腐和项目投资 [6] 投实晶铠科技有限公司核心突破 - 采用绿电培育人造钻石 金刚石毛坯生产周期仅600小时(对比天然钻石需上亿年) 纯度达99.999% [6] - 成功下线河北省首台套金刚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高端装备 采用绿电耦合技术使生产成本降低35%-40% [7] - 产品应用多元 既可用于珠宝首饰 也可生产高端光学窗口材料和半导体晶圆 [6] - 参展期间已与中国科学院达成装备智能化提升合作意向 并获下游经销商钻石代销意向 [7]
全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顺利产出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快讯· 2025-07-15 16:53
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 - 吉林省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首批绿色甲醇产品顺利产出 [1] - 首期项目可实现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 填补国内规模化连续生产技术空白 [1] - 项目是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 属于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工程 [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是"氢动吉林""吉氢入海"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依托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与生物质资源 集成装备企业自研自产核心装备 [1] 产品特性与市场 - 绿色甲醇将作为船用燃料销往国际市场 [1] - 采用全程零化石能源参与技术 全生命周期碳排量较传统煤制甲醇减少近70% [1] - 首期项目年减排约6.5万吨二氧化碳 [1]
南瑞发布“一氢二储”新产品 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6-28 17:38
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发布会 - 公司发布4项创新成果: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2] - 董事长郑宗强强调"一氢二储"三项成果突破传统储能瓶颈,为电网提供能量均衡解决方案[4] - 展示中心设三大展区:南瑞展示中心、氢储产品测试中心、智慧园区运行监控中心[6] 4S储能系统技术突破 - 基于System/Smart/Safety/Savvy理念重构储能架构,实现精准配置规划、全时间尺度电网支撑、全链条安全防护及场景优化收益[6] - 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电站、薄弱微网等,已在实际项目中示范应用[7] - 正在研发多类型储能协同控制技术,构建毫秒至天级全时间尺度电力平衡方案[11] 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优势 -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响应快、工况转换灵活,可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频率波动、电压闪变问题[7] - 公司持续深化宽水头运行技术,适配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提升电网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13] 绿电制氢技术布局 - 构建"电-氢"协同机制,攻克电解制氢、集群功率控制等技术瓶颈,目标降低绿氢制备成本[10] - 《白皮书》显示方案覆盖规划仿真、核心装备等全环节,包含并/离网、交/直流型解决方案[10] - 正在开发百兆瓦级中压直流离网制氢系统,研究IGCT中压直流变压器以提升转化率与收益率[13]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深耕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等领域,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等核心技术[13] - 持续升级传统技术并探索新兴方向,推动中国电力科技国际领先地位[13]
国电南瑞推出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6-27 19:26
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绿氢从"替补能源"成为"主力储能" [2] - 绿电制氢指用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电解水制氢,"绿电+绿氢"协同发展成为全球新趋势 [2] - 方案包含四大产品:暂稳态联合仿真平台、一体化调控平台、制氢电源、电解水制氢系统 [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行业面临风光储氢系统配置优化不足、制氢设备动态调节能力有限等系统性挑战 [2] - 亟需建设系统友好型绿电制氢标杆项目,推动新能源承担系统安全与调节责任 [2] - 绿氢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技术优势与特点 - 公司依托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构网控制技术等优势 [2] - 通过暂稳态联合仿真、电氢优化调度等技术实现电网友好互动和系统运营最优 [2] - 方案显著提升电解槽功率调节范围与电氢转化效率,契合可再生能源特点 [3] 成本与环保效益 - 煤制氢成本为10-15元/公斤,每制1吨氢排放11吨CO [3] - 方案可将电制氢成本降至与灰氢持平甚至更低 [3] - 实现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与高效转化,支撑"双碳"目标 [3] 未来发展 - 方案打造风光储氢生态圈 [2] - 完美契合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特点,保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3] - 为新型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服务 [2]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日常经营合同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12 11:52
合同基本信息 - 合同类型为日常经营性合同,金额为人民币45,000万元(大写:肆亿伍仟万元整)[1][5][8] - 合同供货标的为绿电制氢系统,用于福海县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5] - 项目绿氢产能为72,000Nm³/h,配置5,000Nm³/h、3,000Nm³/h、2,000Nm³/h碱性电解槽,制氢总量及单机产量均为行业领先水平[5] 合同主体及条款 - 买方为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卖方为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5][8] - 付款方式采用预付款-发货款-到货款-调试验收款的银行电汇或电子承兑汇票结算[8] - 交货地点为福海县项目现场车板交货,质量保证期为验收合格后一年或最后一批货物出厂18个月(以先到为准)[8] - 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争议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协商不成可向签署地法院起诉[8] 合同对上市公司影响 - 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45%,预计对当期及未来资产总额、净额和净利润有积极影响[9] - 合同有利于绿电制氢业务市场开拓,体现电解制氢技术获下游优质客户认可,并积累技术经验及项目案例[9] - 合同履行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不形成对买方的业务依赖[9] 项目技术及行业地位 - 福海县项目绿氢产能及电解槽单机产量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凸显公司在电解制氢领域的技术优势[5]
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签订4.5亿元日常经营合同
快讯· 2025-06-11 18:00
合同签署 - 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与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签订福海县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买卖合同,合同金额为人民币4.5亿元 [1] - 合同供货标的为绿电制氢系统,绿氢产能为72000Nm³/h [1] - 合同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比重为3.45% [1] 财务影响 - 预计对公司当期及未来年度资产总额、资产净额和净利润有积极影响 [1] 业务发展 - 合同双方均具有良好的履约能力 [1] - 若顺利实施,有助于公司绿电制氢业务市场开拓及技术经验积累 [1]
甘肃谋划新增特高压送出通道,输送能力将达4800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6-03 10:57
新能源装机及发电情况 - 截至4月底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达672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64.7%排名全国第2 [1] - 2024年全省新能源发电80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5.4%排名全国第2 [1] - 甘肃省风能可开发量5.6亿千瓦居全国第四太阳能可开发量95亿千瓦居全国第五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省46.3% [1] 新能源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值超千亿元 [1] - 到2030年底装机达到1.6亿千瓦产值超过2000亿元 [1] - 到2030年调峰煤电装机达5000万千瓦抽蓄1000万千瓦新型储能1000万千瓦 [2] 新能源消纳与调峰措施 - 培育零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就地消纳项目 [2] - 推进电解铝冶金等高耗能行业高比例绿电消纳和绿证应用 [2] - 谋划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运行等多种模式的绿电制氢项目打造河西"绿氢走廊" [2] 外送通道建设规划 - 甘肃省已有及在建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4条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二 [3] - 围绕沙漠新能源基地再谋划争取2~3条外送通道纳入国家规划 [3] - 力争到"十五五"中期4条特高压年输送电力达3200万千瓦输送电量超1400亿千瓦时 [3] - 到2030年在运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达6条直流输送能力达4800万千瓦 [3] 国际市场拓展 - 鼓励能源企业开展境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运营 [2] - 加快技术和装备向中亚等地区输出推动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向西拓展 [2]
填补辽宁风电发电机产业空白 新民市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8:30
风电产业布局 - 金风科技在东北布局首个核心部件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将填补辽宁省风电发电机产业空白 [1] - 中国电建新型塔筒绿色制造基地及风机齿轮箱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亿元 新建塔筒生产线4条 齿轮箱生产线2条 投产后年产塔筒500套 齿轮箱750套 [3] 风光发电项目 - 新民市集中式风电项目储备3个 总投资60亿元 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 [4] - 中电建150兆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已竣工 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4.1亿千瓦时 [4] - 分散式风电项目在建2个 各6.25兆瓦 已竣工2个 各6.7兆瓦 已于2024年2月并网发电 [4][6] 光伏发电发展 - 截至2024年底 分布式光伏用户达1757户 已并网容量122.7兆伏安 [6] - 2025年华能 国电投及标力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全面开工 [6] 储能与循环经济 - 国电投新民市100兆瓦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0.1亿元 获批省级示范项目 [8] - 沈阳(新民)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一体化项目投资50亿元 年消耗农作物秸秆23.36万吨 生产天然气1900万立方米 有机肥7.5万吨 食品级二氧化碳2.2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8] 氢能发展规划 - 新民市计划整合富余风电 光伏发电 开展绿电制氢(氨 醇)示范项目 参与"沈大氢能高速走廊"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