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磁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卓越工程师蔡蔚:保证稀土价格稳定利国利产业
观察者网· 2025-07-17 17:57
蔡蔚表示,电驱动技术路线的长期趋势是集成化,从电机、减/变速器、控制器三个分离部件演变为二 合一加控制器、三合一,截至目前已发展到十二合一、甚至十四合一的概念也已被提出。但与此同时, 高度集成化的电驱也面临着更困难的售后维保问题,因此需采用模块化解决这个问题。 蔡蔚认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电动车采用集中电驱动系统,即使用电驱动化部件取代传统发动机,而分 布式电驱动系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但除比亚迪K9大巴的轮边电机等个别情况外,迄今为止还没有进 行大批量生产。他表示,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对机械、电气和热的控制不足,或将影响操控性和舒适 性。而根源则在于车轮重量,因而未来降低车轮重量将是一大发展方向。 在蔡蔚看来,当电动车采用分布驱动后,线控系统将成为下一个趋势,包括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 制动,不过和分布电驱类似,目前为止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制动的应用占比仍较小。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7月15日,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在吉林长春东北亚国际 会议中心举行。哈尔滨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国家卓越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在论坛期 间分享了汽车电驱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他强调,关键零 ...
2025第四届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赣县区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13:02
中新网赣州7月13日电 (熊锦阳)7月12日,2025第四届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赣 州市赣县区举办。 近年来,赣县区(赣州高新区)聚焦钨、钴镍锂、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链,倾力打造了钨新材料及应用、 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应用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落地了10个国家级、16个省级科创平台,形成了以中国 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龙头的"两院五中心"科创平台集群,构建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 和检测检验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永磁电机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次大会的召开,搭建了跨界交流、合作创新的优质平台,对共同推动我国永磁电机产业发展意义重 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理工大学校长葛世荣认为,发展永磁电机产业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 领,注重人才培养;要加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加速关键矿产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拓宽江西省 关键矿产应用渠道、提升关键矿产下游产业链水平,服务江西关键矿产万亿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是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连续举办的第四年,在各方积极支持下,会议已成为促 进我国永磁产业创新发展的品牌会议,为助力区域发展发挥了重 ...
中国稀土传喜讯,高超音速有新进展,美专家:留给美国时间不多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05
中美稀土博弈 - 中美两国围绕稀土供应展开较量,最终美国在关税贸易问题上让步,换取中国部分放宽对美稀土供应管制 [1] - 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达80%,被迫在谈判中妥协 [9] - 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强化出口管制,将镝、铽等重稀土元素纳入"限制出口清单" [11] 中国稀土技术突破 - 内蒙古研发出"超高音速飞行器舵机负载模拟器低惯量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系统",采用稀土钕铁硼材料,重量比传统电机减轻40% [5][7] - 该永磁电机在0.1秒内完成从静止到全速运转切换,动态响应速度提升3倍,能耗效率高出60% [7] -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因该技术射程从1800公里提升至2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10马赫 [7] - 中国2024年有53项稀土相关技术成果落地,涵盖永磁电机到红外隐身材料全领域 [11] 稀土产业链格局 - 全球90%稀土永磁材料产能集中在中国,内蒙古形成从矿山开采到高端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8] - 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链重建需10年时间,投入150亿美元后到2030年仅能满足自身需求30% [13] - 美国MP材料公司稀土精炼厂投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 [17] 高超音速领域竞争 - 中国已部署东风-17、鹰击-21等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美国AGM-183A导弹2025年试射失败率仍达60% [15] - 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领域技术领先美国至少5年,差距以每年20%速度拉大 [15] - 美国若无法在2027年前突破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静音性能将落后中国096型一代 [15] 美国军工依赖现状 - F-35隐身战机雷达系统需要稀土钐钴永磁体,"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稀土石榴石激光材料 [9] - 美军1300枚"民兵-3"洲际导弹惯性导航装置中80%磁性元件来自中国 [9] - 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因中国断供稀土永磁电机导致火箭弹精度下降30% [9] - F-18战机发射的AIM-9导弹导引头铟锑化合物传感器几乎全由中国供应 [13]
一行白鹭,一飞冲天 解码厦门钨业三大核心产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29
公司发展历程 - 1958年厦门氧化铝厂成立,1982年转产钨制品,1997年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2002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03年进入电池材料领域,2006年进入稀土领域,2021年子公司厦钨新能在科创板上市,2025年子公司金龙稀土在新三板挂牌 [1] - 公司以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立足,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1] 钨钼业务 - 公司已构建从钨矿山采选、钨钼冶炼、钨钼粉末生产到硬质合金、钨钼丝材制品、切削工具等深加工应用及回收的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3] - 公司控制的在产钨矿山年产量合计约8000金属吨,占全国15%左右;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全国30%以上,高强度钨丝在光伏切割金刚线中渗透率已超50% [3] - 2024年公司细钨丝全年销量1354亿米,同比增加56%,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约1070亿米 [4] - 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4] - 公司研发出金刚线钨丝母线,为钨的应用开辟了新赛道 [4] - 目前公司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争取提高至70% [6] - 与国际第一梯队企业相比,公司在刀具品种齐全度、涂层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5] 稀土业务 - 2024年公司稀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3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10% [7] - 公司已形成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协同体系,旗下金龙稀土被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7] - 稀土永磁电机比传统异步电机节能20%至30%,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8] - 公司已在厦门参股投资建设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集群 [9] - 公司于2018年进入稀土光电晶体材料赛道,2024年成立领晶(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 公司在氢气储运领域已有20多年研发积累,2024年首次实现储氢合金工业化量产 [10] 能源新材料业务 - 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连续攻克了3C锂电池、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氢能材料领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1] - 2024年公司钴酸锂产品全年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地位;三元材料产品实现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 [12] - 2023年厦钨新能与法国欧安诺集团宣布计划在法国设立前驱体及三元材料合资企业 [12] - 公司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 [12] - 公司研发的NL层状结构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关键指标上优于传统正极材料,2024年产能达千吨级别 [13][14] 未来发展战略 - 过去5年公司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新材料;未来5年将主要依靠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 [7] - 公司将加快规模化生产优势产品,加强研发投入存在差距的产品,通过收并购、合作补齐空白品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