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制度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召回逾万辆MEGA 近五年汽车行业年均召回超过200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18:31
理想汽车召回事件 - 理想汽车主动召回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11411辆理想MEGA汽车,原因为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 [1] - 公司将为召回车辆免费更换全新动力电池及相关配套设备,并对同批次车辆进行安全检测和更换维修 [1] - 此次召回不涉及理想汽车其他车型 [1] 汽车召回制度与行业现状 - 近五年中国年均召回汽车次数达到216次,召回汽车总量超过759万辆,汽车召回已进入常态化阶段 [2] - 截至2025年9月,国内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 [4] - 受监管调查影响实施的召回有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53.18%,表明超半数召回行为源于监管驱动 [4] 全球汽车召回案例 - 今年多家国际车企实施召回,包括奔驰因转向耦合器螺栓问题在美召回3749辆EQE、GLC车型 [4] - 奥迪因部分车辆气缸盖罩螺钉可能松动,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召回车辆超10万辆 [4] - 特斯拉因电池缺陷在美召回车辆近1.3万辆 [4] 行业挑战与认知偏差 - 部分企业仍将召回视为“污点”而非展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5] - 消费者尚未普遍将主动召回与“企业责任感”挂钩,质疑与恐慌常占据舆论主流 [5] - 供需两侧的认知偏差构成召回制度发挥最大效能的核心障碍 [5] 产业特性与召回意义 - 智能电动汽车总成零部件高达上万个,产业链条复杂,生产工序极为复杂,召回是面对产品风险的常态化手段 [1] - 汽车召回是产品流通后质量管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保障产品质量与用户安全的重要机制 [1] - 召回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非企业或品牌失败的标志,对于技术密集型的汽车行业不可或缺 [5]
小鹏汽车转向机故障频发,车主更换诉求未获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7 12:55
公司售后问题 - 小鹏汽车被质疑对转向机故障采取差异化售后策略 部分车主可更换整机而部分车主仅获打胶维修 [1] - 公司同意为首批主动提出要求的车主更换转向机 但因配件短缺导致部分车主无法及时完成更换 [1] - 拼多多平台出现销售小鹏P7转向机的网店 反映配件供应体系存在异常 [1] - 转向机故障持续发生 公司未对车主召回更换诉求作出官方回应 被质疑逃避召回责任 [1] 行业监管态势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售后问题凸显 部分车企对召回制度持消极态度 [1] - 召回制度核心目的是推动车企提升产品质量 应被视为企业改进的契机而非负担 [1]
追问小鹏汽车:售后何时追得上推新
北京商报· 2025-08-27 09:44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P7+车型转向机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被指未主动召回且售后处理不一致 部分车主遭遇行驶中转向助力突然失效的危险情况 公司以配件短缺为由延迟更换 并在未告知车主的情况下进行打胶处理 引发逃避召回责任的质疑 [1][2][3][4]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召回体系存在执行难点 包括线下服务能力不足和成本控制压力 专家建议车企建立用户反馈直达质量评估的机制 并将召回视为品牌建设机会而非负面事件 [6][7] 转向机问题具体表现 - 转向机故障表现为行驶中突然失去助力 屏幕弹出方向机故障报警 有车主在高速行驶时遭遇此问题且车内有儿童 [3] - 配件供应严重短缺 湖北车主2024年6月申请更换至报道时仍未完成 拼多多平台出现销售改良版转向机的网店 店主称接口增加胶套保护且电机改良 近期有20多人咨询 [2] - 处理方案存在差异:2024年11月提车的首批车主可申请更换 但进度缓慢 2025年提车的车主被拒绝更换 理由是该批次已做打胶处理 武汉车主2025年2月提车但转向机生产标记为2024年10月 仍被拒换 [2] 公司应对方式争议 - 未经车主知情即对转向机进行打胶处理 北京门店售后人员承认此行为 法律专家认为涉嫌隐瞒缺陷和侵犯知情权 [3] - 公司未发布统一召回计划 客户经理称召回流程无明确时间限制 不能立即责令召回 但法律专家指出生产者获知缺陷应立即组织调查分析 该回应涉嫌违反立即响应原则 [4][5] - 车主采取集体行动 8月16日深圳广州四位车主到广州总部要求召回 质疑公司不公开转向机助力失灵原因 [4] 行业背景与专家建议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使售后问题凸显 部分车企对召回持消极态度 成为行业发展痛点 [1] - 召回存在两大难题:成本高和技术复杂 新能源车企线下服务网点不足制约执行能力 需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6] - 建议建立"用户运营+质量监控"双通道 使社群反馈直接触发缺陷评估 召回预算应列为常规拨备而非应急支出 避免财务部门为保毛利压低缺陷等级 [6] - 主动召回可增强品牌信任 被动召回则损害品牌 小米汽车2024年1月主动召回超3万辆SU7标准版 蔚来2023年初召回997辆ET5 体现自我完善态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