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SU7标准版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 | 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腾讯再度进击电商;中国乒协辟谣刘国梁被抓;娃哈哈客服回应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
虎嗅APP· 2025-05-15 07:42
热点追踪 - 美国撤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保留10%关税,并将国际邮件从价税率由120%下调至54% [2] - 中方相应调整对美反制措施 [2] 公司动态 - 雷军微博设置仅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粉丝评论,此前因小米SU7事故停更社交媒体 [4] - 美团推出全民监督机制,消费者可一键投诉商户违规促评行为,首位有效投诉者获20元代金券 [5] - 娃哈哈客服回应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称正规渠道产品符合质量规范 [8] - 腾讯微信事业群成立电商产品部,探索微信内交易模式,负责人向张小龙汇报 [15] - 苹果在华出货量下滑9%,电商平台iPhone降价幅度达三分之一 [17][19] - 万科获深铁集团15.52亿元借款,今年累计获股东借款近120亿元 [22][23] 行业趋势 - 英伟达和AMD股价上涨,美国银行预计沙特AI项目每年带来30亿至50亿美元商机 [20] - 微信加速发展电商生态,升级视频号橱窗带货功能并推出"微信小店带货者" [15][16] 国际事件 - 普京确定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名单,提议15日在土耳其重启谈判 [24][25] - 泽连斯基启程前往土耳其,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任何形式谈判 [26] - 马克龙称法国对乌军事支持已达极限 [27] - 特朗普访问卡塔尔,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包括卡塔尔航空采购波音飞机和GE发动机,总额超2435亿美元 [28]
L3商业化元年,智能驾驶"急刹车"
36氪· 2025-04-28 18:33
车企宣传策略调整 - 车企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显著降低对"高级智能驾驶"的宣传力度,转而强调"辅助驾驶"功能 [1] - 深蓝汽车在推广深蓝S09车型时,明确标注华为乾崑智驾为"辅助ADS 3.3"而非高阶智驾 [1] - 比亚迪将仰望U8L的"高阶智驾三激光版"宣传语改为"驾驶辅助三激光版"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购车者关注点从"功能炫酷"转向"验证实际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成为核心考量 [2] - 消费者反馈显示对智驾功能的信任度下降,更注重厂商宣传与实际性能的一致性 [2] 行业事故案例 - 问界新M5智驾系统在高速公路弯道未能识别障碍物导致11只羊死亡及车辆损毁 [3] - 问界M7在NCA功能开启状态下高速追尾水泥泵车 [3] - 极氪009和小米SU7分别因智驾系统误判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 [3] 政策监管动态 - 工信部要求车企明确智驾系统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并强化安全验证 [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书,要求按《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规范功能命名 [4] - 北京和武汉出台L3级自动驾驶法规,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流程 [18][19] 技术发展瓶颈 - 端到端自动驾驶存在模型不可解释性问题,可能引发致命误判 [14] - FSD V13关键干预距离为400-450英里,Waymo每8.5万英里需干预一次,性能仅为人类司机的十分之一 [16] - L4级自动驾驶实现难度远超预期,多家企业(如Cruise、纵目科技)面临经营困境 [10][12] 市场商业化进展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底实现L3级智驾商用,华为发布支持L3高速场景的ADS 4系统 [20] - 广汽、极氪、奇瑞宣布2025-2026年量产L3车型,分别推出千里浩瀚H9等专属解决方案 [20] - 地平线因监管要求将"高阶智驾"发布会紧急更名为"辅助驾驶"产品发布会 [22] 行业共识形成 - 11家车企联合签署《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安全底线与规范宣传 [22] - 岚图汽车发布L3架构时多次强调"安全是智驾底线",呼应行业监管趋势 [22]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强监管被视为成熟必经阶段 [23]
美国人凌晨排队抢购中国相机后,影石国内门店被挤爆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4-27 20:19
核心观点 - 影石全景相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革命,以"一键出片"理念满足用户对创意拍摄的需求,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的领导者[20][22][24] - 公司通过技术下放和供应链优势,将高端影像技术普惠至消费级市场,实现产品的大众化普及[32][33] - 影石的产品设计聚焦降低创作门槛,激发用户自发解锁多样化玩法,形成跨文化的传播效应[34][39][40] 市场表现 - 影石X5新品在纽约发售引发抢购热潮,凌晨三点即有用户排队,深圳专卖店客流量翻倍[6][8][11]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196万台,运动相机出货量4461万台,影石以67%市占率主导全景相机赛道[17][20] - 全球每3台全景相机中有2台来自影石,公司社交媒体账号累计粉丝达800万[22][24] 产品策略 - 功能迭代围绕"一键出片":动态跟拍、隐形自拍杆算法、AI智能剪辑等技术降低操作难度[15][22][39] - X5机型配备双1/1.28英寸传感器、8K 30fps全景视频、FlowState防抖技术,售价3798元[31][40] - 对比专业设备TITAN(售价99888元),在保留核心功能同时大幅降低成本[31][32] 技术普惠路径 - 供应链整合:核心供应商包括华为/小米代工厂东莞能率、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大疆电池供应商东莞新能源[33] - 技术下放案例:SU7 Ultra极端产品技术向标准版迁移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影石产品线[30][32] - 用户创作生态: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小红书话题浏览4.7亿次,覆盖骑行、滑雪、宠物等生活场景[34] 行业变革 - 影像需求从参数竞争转向场景创新,催生极限运动、VR、全景等细分赛道[15][17] - 手机摄影普及推动全民创作需求,专业设备厂商转向"技术密度"和体验优化[13][15] - GoPro代表的专业设备壁垒被打破,影石通过硬件+软件创新实现创作民主化[35][36][39] 文化影响 - 产品成为快乐传播媒介:用户自发分享创意内容如"胡辣汤视角"、"洗衣机末日逃亡"等抽象创作[36][37] - 隐形自拍杆等创新功能重新定义相机使用范式,类似iPhone集成手电筒功能的行业影响[39][40] - 技术消弭文化差异,形成"无需翻译的快乐"这一数字时代通用货币[37][40]
热搜!董明珠点名小米汽车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13:54
董明珠评论小米汽车事件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点名小米汽车 称小米汽车发生火灾事故而格力电器在北京1路公交运行十几年从未发生火灾事故 以此强调格力技术实力 [2] - 董明珠言论引发微博热搜 截至发稿小米方面未公开回应 [1][3] 小米汽车近期事故情况 - 3月29日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车辆起火 小米汽车4月1日发文回应但表示因未接触事故车无法回答所有问题 [3] - 4月5日小米SU7标准版在湛江发生事故后起火 小米汽车回应称火情系碰撞后电动二轮车锂电池起火引燃车辆 [3] - 小米创始人雷军承诺将配合调查并回应社会关切 [3]
热搜!董明珠点名小米汽车
证券时报· 2025-04-23 19:47
格力电器与小米汽车事件对比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强调公司技术实力 指出格力在北京"大一路"公交线路运营十余年从未发生火灾事故 以此对比近期小米汽车事故[1] - 董明珠直接提及"小米汽车烧死人"事件 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支持其技术优势的量化对比[1] 小米汽车事故详情 - 3月29日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公司因未接触事故车暂无法回应技术细节 但承诺配合调查[6] - 4月5日另一辆SU7在湛江与电动二轮车碰撞后起火 初步调查显示火源来自被挤压变形的二轮车锂电池[6] - 两起事故均涉及车辆起火 但第二起事故中起火原因被归咎于外部因素[6] 市场反应 - 截至发稿时小米汽车未对董明珠言论作出公开回应[5] - 两起事故均发生在小米SU7标准版车型 时间间隔仅7天 引发公众对电动车安全性的关注[6]
刚刚!小米汽车回应湛江事故!
证券时报· 2025-04-11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小米汽车就湛江事故发文回应,介绍事故情况及起火原因,肇事司机已被逮捕,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当日小米集团股价收涨 [1][3][4][7] 事故情况 - 2025年4月5日凌晨,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湛江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驾驶员手动驾驶时与电动二轮车碰撞,肇事司机弃车逃逸,后迫于追捕压力投案,目前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执行逮捕,案件在进一步侦办 [3][4] - 事故造成两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小汽车起火燃烧 [3] 起火原因 - 现场勘查已完成,最终结论以相关部门报告为准,初步了解是碰撞后电动二轮车锂电池严重挤压和变形起火,再引燃事故车辆 [3] 股价情况 - 今日小米集团股价收涨2.79%,报44.25港元/股,总市值11468亿港元 [7]
若出事的小米装了激光雷达,留给司机的接手时间可能不止两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22:56
小米SU7事故与激光雷达行业影响 - 小米SU7标准版夜间事故暴露纯视觉方案缺陷,未触发AEB导致碰撞,激光雷达因高精度三维感知能力被质疑为"安全刚需"[3] - 事故后激光雷达概念股集体上涨,速腾聚创港股涨超7%,禾赛美股涨逾17%,A股多股跟涨超6%[3] - 主流车企中80%以上选择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仅特斯拉等极少数采用纯视觉方案[3] 激光雷达企业财务表现 - 速腾聚创2024年营收16.49亿元(+47.2%),ADAS产品贡献81%营收,毛利率提升8.8个百分点至17.2%,亏损收窄8.9%[5][7][9] - 禾赛科技2024年营收20.77亿元(+10.7%),全球首家实现盈利(Non-GAAP净利1369万元),综合毛利率42.6%显著高于行业[10][11][12] - 两家企业2024年交付量均突破50万台,速腾聚创以54.42万台(+109.6%)居市占率第一,禾赛交付50.19万台(+126%)[7][10][14] 技术发展策略对比 - 速腾聚创推行"科技平权",推出低于200美元激光雷达MX,覆盖15万元以下车型,同时发布全球首款千线激光雷达EM4(探测距离600米)[16][19][21] - 禾赛科技聚焦高性能路线,AT128/FT120适配L3+高阶智驾,自研SPAD芯片降本20%-30%,同步拓展机器人市场[23][41] - 两家企业均布局多元化应用:速腾服务2800家非汽车客户,禾赛机器人单月交付超2万台,获六位数割草机器人订单[21][25][29] 合作定点与产能规划 - 速腾聚创合作28家车企/95款车型,覆盖全球310家OEM,L4领域与Pony.ai等6家签署量产协议,年产能将达200万台[27][29][35] - 禾赛科技定点22家车企/120款车型,获奔驰独家大单,麦克斯韦智造中心2025年产能将达200万台,Robotaxi市场占比90%[29][31][33][35] 降本增效实施路径 - 速腾聚创通过芯片化设计(M-Core芯片降本50%)和平台化生产,ADAS产品均价从3200元降至2600元[39] - 禾赛科技自研芯片+自建工厂实现成本降99.5%,ATX雷达成本再降20%-30%,计划2025年价格再减半[41] 行业趋势展望 - 激光雷达加速渗透至10万-20万元车型,2025年行业交付量或达120万-150万台,机器人市场成新增长点[35][43] - 技术向低成本、固态化演进,半固态方案和芯片集成成为降本核心路径[37][39][41]
爆燃致3死!事后为何不联系家属?小米汽车回应!雷军:不应该再等了,必须站出来
证券时报· 2025-04-01 22:45
文章核心观点 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股价跳水,公司和雷军回应事故处理进展并承诺配合调查 [1][2][3][10] 事故情况 -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时遭遇严重交通事故 [1] - 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5] - 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后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确认时速约为97km/h [5]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今日盘中大幅跳水,一度跌超6%,收盘跌5.49%报46.5港元/股,最新市值12051亿港元 [2] 公司回应 与家属沟通情况 - 碰撞发生后,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 - 3月30日,专项小组赶赴铜陵,在警方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3] - 3月31日,在警方指导下,公司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截至答网友问发出时,仍在等待会面通知,将在警方许可与指导下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3] 事故车辆情况 - 网上称事故车辆已被拉回北京的说法失实,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 [4] 车辆起火原因 - 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全面介入调查,目前仍在调查中,已知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因未接触事故车辆,暂时无法进一步深入分析 [6] 车门能否打开 - 公司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没有准确结论 [7][8] 主动安全功能触发情况 - 本次事件中,NOA提示「注意障碍」后已启动减速,约1秒后驾驶员接管,NOA功能退出 [9] - 小米SU7标准版有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包括碰撞预警 (FCW) 和紧急制动 (AEB) 两个子功能,作用对象是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AEB功能工作速度在8—135km/h之间,和行业同配置的AEB功能类似,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9] 雷军回应 - 雷军表示心情沉重,代表小米对三位离世女孩表示最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致以诚挚慰问 [10] - 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30日赶赴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车辆数据 [10] - 因事故在调查,未接触事故车,很多问题无法回答,雷军代表小米承诺不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进展,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