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平行出口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抢疯了
盐财经· 2025-07-01 17:56
核心观点 - 2025年汽车行业出现"0公里二手车"现象,即新车刚出厂即被注册为二手车,售价普遍比新车低20%-30%,部分车型价格腰斩 [6][12] - 该现象源于车企为完成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压库,经销商通过批量注册制造虚假销量以获取返点 [41][43] - 大量"0公里二手车"通过平行出口渠道流向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形成完整产业链 [8][15][29] - 行业价格战持续升温是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引发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担忧 [44][48] 市场表现 - 原价39万宝马3系2024款售价22万,原价26万岚图FREE 2024款售价18万,原价29万蔚来ET5T 2024款售价18万 [2][3][4] - 2025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超193万辆,其中数千辆"0公里二手车"以7折价格运往俄罗斯 [17] - 新能源汽车在二手车市场渗透率仅7.9%,远低于新车市场超50%的渗透率 [33] 产业链分析 - 从中亚到俄罗斯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货代公司、维修厂、贸易商及车机改装从业人员 [8][9] - 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将此类交易称为"方向调转的平行进口"贸易 [22] - 2021年起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技术进步推动海外市场认可度提升 [25][26] 行业影响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该现象,称有数千家公司参与销售 [11][12] - 商务部召开座谈会规范整治,显示监管态度趋严 [14][43] - 可能导致主机厂依据虚高销量制定产能计划,进一步加剧行业产能过剩 [44] 消费者影响 - 二手车买家将失去首任车主权益,包括电池等核心部件质保服务 [36] - 车辆可能存在库存车常见问题如生锈、润滑油沉淀等安全隐患 [37] -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可追溯交易真实性,但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监管需求 [39]
调查:魏建军炮轰的“零公里二手车”是怎么出海的
和讯财经· 2025-06-20 09:55
平行出口行业现状 - 汽车平行出口是指将国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的非官方渠道,避开出口管制和关税以赚取差价,过去三年推动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激增[1] - 2022-2023年是平行出口的"黄金时间",单车利润可达几十万元,主要得益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和利用规则规避高额税费[3] - 2023年下半年开始行业竞争加剧,参与者从行业内部人士扩展到跨行业人群,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至几百元人民币[5][6] - 2023年10月俄罗斯限制中国品牌燃油车平行出口,2024年2月出台的第152号法令要求补缴税费差额,导致成本优势消失[6] - 2023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达27.5万辆同比增长294%,2024年超过40万辆刷新纪录,但预计2025年市场热度难以维持[7] 市场变化与转型 - 主要出口目的地从俄罗斯转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容量较小的国家[7] - 部分从业者选择坚守,认为中亚国家需求仍存在一定生存空间[8] - 车企加速海外建厂和渠道铺设,将持续挤压平行出口车商业务空间[8] - 从业者积极寻求转型,包括成为车企正规授权伙伴或转向零部件供应和维修服务[11] - 纯二手车出口被视为新机会,因其非标准化特性可建立专业门槛和护城河[12] 平行出口对车企影响 - 对暂未出海车企是利好,带动销量增长,如乌鲁木齐新能源车月销量与更大城市持平[9] - 客观上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曝光率,为未来正规化布局铺垫基础[9] - 车商作为"探路先锋"积累的一手市场情报对车企后续策略有参考价值[10][11] - 对已出海车企存在隐忧,如车辆来源复杂可能损害品牌形象,混乱价格体系成为历史包袱[11] 纯二手车出口前景 - 被视为差异化选择,因评估、整备、渠道等需要深厚行业积累形成专业门槛[12] - 俄罗斯市场环境趋严加速行业洗牌,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体系和专业度[12] - 短期新车平行出口不会消失,长期纯二手车出口将成为主力增长点[12] - 建议国内企业"抱团出海"提升整体竞争力,与日韩等传统二手车出口强国竞争[13]
调查:魏建军炮轰的“零公里二手车”是怎么出海的
和讯· 2025-06-19 18:12
平行出口行业现状 - 社交媒体上"海外偶遇中国车"视频爆火,但很多车辆并非来自已出海品牌,而是通过"平行出口"渠道流出 [1] - 平行出口指将国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避开管制和关税赚取差价,过去三年推动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激增 [1] - 2023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达27.5万辆同比增294%,2024年超40万辆创历史纪录,但2025年增速或难维持 [6] 黄金期与退潮原因 - 2022-2023年中为黄金期,俄乌冲突导致跨国车企撤离俄罗斯,市场真空下单车利润可达几十万元 [2] - 利润来源包括供不应求抬升售价,以及利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间税差(如吉尔吉斯斯坦电动车仅15%关税) [4] - 2023年下半年起玩家激增导致内卷,单车利润从几百美元压缩至几百元人民币,税差模式失效 [5] - 俄罗斯2023年10月限制中国燃油车平行出口,2024年2月第152号法令要求补缴税费差额,成本优势消失 [6] 车企与车商博弈 - 平行出口为未出海车企带来销量增长,乌鲁木齐新能源车月销与人口多一倍的内陆城市持平 [9] - 车商充当探路先锋,提升品牌海外认知度,积累市场情报(如车型配置适应性、售后痛点等) [9][10] - 车企担忧平行出口导致事故车/瑕疵车混入、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损害正规品牌形象 [10] - 车企加速海外建厂和渠道铺设,将挤压平行出口空间,行业普遍视其为过渡性生态位 [8][10] 转型方向探索 - 部分车商转型为车企正规授权分销商或转向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 [11] - 纯二手车出口成为新方向,非标产品特性形成专业门槛,市场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体系 [12] - 俄罗斯政策趋严加速行业洗牌,头部玩家重点建设合规渠道、海外仓储物流和服务品牌 [12] - 长期看纯二手车出口将成主力,需与日韩等传统出口国竞争,建议国内企业"抱团出海" [13]
爆火的汽车平行出口缘何失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9 09:31
行业背景 - 俄罗斯汽车市场因俄乌冲突导致西方车企撤离 中国汽车出口量2023年同比增长340% 占据俄罗斯进口车市场45%份额 [4] - 平行出口模式("零公里二手车")成为主流 指未经品牌授权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的贸易行为 通过哈萨克斯坦等第三国中转进入俄罗斯 [4] - 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量暴增457%至90.9万辆 2024年继续增长至115.8万辆 带动轮胎、电池等配套产业链订单激增 [5] 理想汽车策略调整 - 2024年5月15日起禁止通过平行进口渠道向俄罗斯供应"零公里二手车" 建立覆盖全俄的32家官方经销商网络 [2][3] - 在俄推出2025款L6/L7/L9三款车型 官方售价46-71万元人民币 提供3年10万公里整车质保和16万公里电池质保 [3] - 采用经销商模式而非直营 因俄罗斯市场直营模式面临高成本、库存管理难度和地缘政治风险 [15] 平行出口市场现状 - 价格优势明显 中国经济型车型售价为同级日系二手车价格的70% 如奇瑞瑞虎7售价约13-18万元人民币 [6] - 存在价格乱象 非官方渠道报价不稳定 出现"骨折价"抛售 俄罗斯媒体曾报道"中国车价格跳水如股市" [8] - 售后体系缺位 90%平行进口车未提供正规质保 78%投诉涉及"售后无门" 导致品牌可靠性信任度从52%降至38% [9] 政策环境变化 - 俄罗斯2023年10月1日起禁止友好国家通过平行进口模式输入中国品牌汽车 需厂家授权获取OTTS证书 [10] - 2023年10月起大幅上调汽车报废税 2024年1月再次上涨10% 增加车辆持有成本 [12] - 中国在满洲里等口岸开设"汽车出口绿色通道" 单车通关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 [5] 市场数据变化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对俄整车出口同比下跌44% 市场份额从62%收窄至54% [10] - 俄罗斯消费者购车意愿仅11.2% 35.2%有换车意向者因车价过高放弃 市场融资利率达25%-30% [11] - 理想汽车2023年通过平行出口在俄售出5000辆 2024年3月单月销售3617辆 占平行进口品牌前五 [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逐步限制平行出口 如奇瑞通过车架号追溯等方式阻止新车平行出口 [16] - 专家建议平行出口应回归二手车为主 通过优化售后服务体系释放市场潜力 [19] - 平行出口需定位为官方渠道补充 引入当地未引进车型 避免冲击官方渠道销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