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门把手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五人不幸遇难,特斯拉在美被起诉
第一财经· 2025-11-04 21:55
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引起了全球热议。 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面临诉讼和相关机构调查。 据媒体报道,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针对特斯拉汽车的致命交通事故诉讼,已经于10月31日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地方法院正式立案。 在该起事故中,一辆Model S在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车内五名乘客全部被困于迅速蔓延的火海中不幸 遇难。遇难者亲属向法院提起的诉状称,涉事车辆撞树起火后,车内人员原本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却因 车门锁止系统困于车内无法逃生。 根据诉状记载,当时,附近拨打报警电话的居民表示曾清晰听到车内传出尖叫声。当地警长办公室的调 查报告显示,前座聚集的多具遗体表明乘客生前曾经历挣扎逃生的过程。 该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过失行为,指出企业明知其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动车锂电池在碰撞后 有着火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全缺陷,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开 启对特斯拉的调查。 包括Rivian在内的特斯拉竞争对手也正在重新考虑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方案。 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大众汽车品牌CEO托马斯·谢弗表示:"这些隐藏式门把手固然很 ...
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 五人不幸遇难 特斯拉在美被起诉
第一财经· 2025-11-04 21:53
对此,NHTSA要求特斯拉在12月10日前向其提交所有年款"在美国制造并用于销售或租赁的2021款特斯 拉Model Y车型"以及"同系车型"(包括2017至2022年款的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车辆)的相关记录, 范围涵盖车门系统的设计、故障情况及客户问题解决方案。 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面临诉讼和相关机构调查。 据媒体报道,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针对特斯拉汽车的致命交通事故诉讼,已经于10月31日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地方法院正式立案。 在该起事故中,一辆Model S在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车内五名乘客全部被困于迅速蔓延的火海中不幸 遇难。遇难者亲属向法院提起的诉状称,涉事车辆撞树起火后,车内人员原本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却因 车门锁止系统困于车内无法逃生。 根据诉状记载,当时,附近拨打报警电话的居民表示曾清晰听到车内传出尖叫声。当地警长办公室的调 查报告显示,前座聚集的多具遗体表明乘客生前曾经历挣扎逃生的过程。 该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过失行为,指出企业明知其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动车锂电池在碰撞后 有着火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 ...
小米SU7,车门抛弃了常见的机械式外把手
第一财经· 2025-10-15 20:36
小米SU7车门设计争议 - 成都一辆小米SU7发生碰撞起火后,外部救援者无法打开车门,最终需消防部门切割开门 [3] - 事故车辆外部门把手无机械式设计,仅能通过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在紧急断电情况下可能失效 [4][6] - 尽管车辆内部具备机械式应急开关,但事故中车内人员若失去意识则无法操作,且碰撞后约5分钟车辆可能已出现爆燃 [6] - 行业研发人员指出,小米SU7车门锁类似卡扣,忽略了安全冗余设计,可能出于降低成本考虑 [6] - 中保研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7] 隐藏式门把手行业趋势与风险 - 隐藏式门把手被新能源车广泛采用,原因包括提升车身美观度、科技感以及降低风阻以优化续航 [9][10] - 高合汽车前工程项目总监承认,无把手设计存在安全盲点,即车主和外部救援人员可能不了解应急操作方式 [10]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反对隐藏式门把手,指出其缺点包括重量大、密封性差以及依赖电力在碰撞时易失效 [10] - 行业为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安全冗余(如备用电瓶、应急拉锁)的成本较高,若省略该设计则可明显降低费用 [6][10] 新规影响与行业应对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应配置机械式内外把手,确保事故后可不借助工具开启 [10][11] - 多家车企已开始行动,例如尚界新车未采用隐藏式设计,特斯拉正重新设计将电子与机械结构合二为一 [13] - 车企反馈称,从隐藏式门把手改回传统机械式需重新设计电气路、开模等,因新能源汽车设计一体化,改动成本不小 [13][14] - 针对市面上大量已售隐藏式门把手车型,召回升级面临巨大成本和技术可行性问题,目前法规尚不能追溯已售产品 [14]
要给隐藏式门把手戴“紧箍咒”!工信部出手,将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有车企尝试其他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8:41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 隐藏式门把手在极端天气(如冰冻)和感应不灵敏时易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开启 [1] - 碰撞、起火等事故中可能因断电导致电动门把手失效,增加逃生和救援难度 [2] - 部分车型的应急拉手设计位置不统一且缺乏宣传,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定位 [2] - 传感器位于车身前部,碰撞损坏后门把手无法弹出,半包式设计在断电时也无法开启 [2] 隐藏式门把手的性能与成本争议 - 隐藏式门把手仅能减少0.12%的空气阻力,节能效果微乎其微 [3] - 结构复杂导致维修成本高,更换费用至少3000元,比传统门把手高50%以上 [3] - 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其重量大、密封性差、噪音问题突出,且依赖电力驱动 [2][3] 行业规范与改进方向 - 工信部拟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强化碰撞、断电等场景下的安全冗余设计 [1][5] - 标准将明确应急把手的安装要求、标志规范及电动把手的防夹标准 [1] - 部分车企已在隐藏式门把手中集成机械把手,确保断电或碰撞时仍可手动开启 [4][5] 车企态度与市场趋势 - 部分车企为降低风阻跟风采用隐藏式设计,但实际续航提升有限 [3] - 长城汽车等厂商明确拒绝盲目跟风,认为传统设计更可靠 [3] - 丰田等企业尝试结合机械把手与隐藏式设计,平衡美观与安全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