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戈荒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之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新能源科学规划和有效消纳
国家能源局· 2025-11-13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创新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来解决新能源高速增长带来的消纳挑战,以支撑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的新目标 [2][3][4] - 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推动“沙戈荒”及水风光新能源基地以一体化模式参与市场交易,并鼓励外送基地各类电源整体形成送电价格,这是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和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 [4][7][9] - 拓展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包括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并推动零售市场建设,是激发灵活调节潜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核心路径 [5][6][9]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已达14亿千瓦,已提前实现2030年发展目标,新能源已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 [3] - 行业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新目标 [3] 完善新能源消纳的市场体系 - 需要缩短电力中长期交易周期、开展连续交易,以便新能源企业根据发电能力预测更新及时调整中长期合同,进行风险管理 [5] - 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能提供有效价格信号,激发用电主体及新兴主体的灵活调节潜力,优化配置短期电力资源 [5] - 需充分利用跨区和区域内省间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并推进“电-证-碳”市场协调发展,以促进全国范围新能源消纳与低碳减排 [5] - 需尽快推动零售市场建设、促进零售市场高质量竞争,使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有效传递至零售市场,挖掘终端用户灵活调节潜力 [6] 新能源基地一体化市场参与机制 - “沙戈荒”及水风光新能源基地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可将风电、光伏与水火储等调节资源整合优化,将不稳定电力转化为稳定可靠的高品质电力产品 [7][8] - 该机制能使新能源基地在电力市场中充分体现其电能量价值、可靠容量价值和调节容量价值,提升消纳能力、电网投资运行效率和电力市场效率 [8] - 新能源基地各类电源整体形成送电价格,可将储能等高成本调节资源运行成本内部化,实现不同技术类型发电机组间的功能和收益互补,提高投资效率 [8] - 该机制为投资者优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的容量配比创造了更大空间,使其能更好适配目标市场电力需求的时间特性 [8] 新能源就近消纳与发展 - 新能源就近消纳从电力系统整体经济性而言是最佳方式,落实促进就近消纳的电价机制可促进新能源富集地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该机制有助于东部地区产业向新能源基地转移,促进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9] - 有利于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的发展 [9]
立新能源第三季度净利润飙升逾2.2倍 “沙戈荒”大基地与储能协同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16: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0.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21.42%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业务,形成多元化业务格局 [1] 公司项目与战略定位 - 公司运营的多个项目为“疆电外送”重点工程配套项目,包括哈密国投新风三塘湖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能源烟墩200MW风电项目等 [3] - 公司项目是“天中直流”和“吉泉直流”国家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配套项目,这两大工程是国家“疆电外送”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公司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1] 行业政策支持 - 新疆有关部门发布通知,保持大力开发新能源战略不变,保持新增新能源装机任务目标不变,保障新能源企业收益 [2] - 政策明确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新型储能,在新能源集中送出等关键节点优化布局网侧新型储能,并鼓励在“沙戈荒”区域开展源侧新型储能建设 [2] - 政策力争2025年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 [2] 行业发展规划 - 政策将研究适合算力产业的绿电直连模式,构建风光储算产业链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灵活调配发电、用电和储能 [2] - 政策指出将开展南北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通道研究,“十五五”期间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力争达到40% [3] - 政策旨在加快提升绿电消费比例,推动绿色价值认证,并与大电网形成“良性互动” [2]
华电新能(600930):新股覆盖研究
华金证券· 2025-06-29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下周三(7 月 2 日)主板上市公司华电新能询价;公司是中国华电唯一风光电整合平台,业务布局广、项目资源多、装机容量和市占率居行业前列,在建项目丰富,未来装机规模有望提升;募投资金拟投入 4 个项目 [1][4][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电新能 - 主营业务为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是电力;主要资产分布国内 31 个省,截至 2024 年末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 6861.71 万千瓦,其中风电 3202.45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 3659.26 万千瓦 [9]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6.73 亿、295.80 亿、339.68 亿元,YOY 依次为 13.49%、19.89%、14.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22 亿、96.20 亿、88.31 亿元,YOY 依次为 17.49%、12.88%、 - 8.20%;2025Q1 营业收入 96.28 亿元,同比增长 16.19%,归母净利润 29.22 亿元,同比增长 5.89% [10] - 2024 年收入按业务分,风力发电 227.41 亿元(占 66.95%)、太阳能发电 109.39 亿元(占 32.20%)、其他业务 2.88 亿元(占 0.85%);2022 - 2024 年风力发电是首要收入来源,太阳能发电收入及占比持续增长 [10] 行业情况 风力发电市场 - 风力发电污染小、造价降、效益好,是发展快的可再生能源;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丰富,陆地和近海部分区域平均风功率密度大 [18] - 我国风电行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经历多阶段发展,2010 年新增装机超 18.9GW 居全球第一;后出现弃风限电和产能过剩,经政策改革 2013 年开始复苏,2013 - 2024 年装机量持续增长 [19] 太阳能发电市场 - 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起步早,技术进步使发电效率升、成本降;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多地可开发装机容量可观 [22] - 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晚但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成为全球重要应用市场,2013 年新增装机超德国居首,2013 - 2024 年新增装机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2024 年底累计装机 886.66GW 居全球首位 [23] 公司亮点 - 是中国华电唯一风光电整合平台,有渠道和政策优势,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业务布局全面,项目资源广,装机容量和市占率居行业前列 [26] - 在建项目丰富,在建工程账面金额上升,截至 2024 年末 20 余项在建工程预计 2025 或 2026 年完工,装机超 1700 万千瓦;实控人获多个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权,项目超 130GW 预计 2025 年起开工,公司未来装机规模或提升 [2][27] 募投项目投入 - 风光大基地项目:布局新疆、黄河上游等清洁能源基地,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9.39%,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67 年 [28] - 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在中东部开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探索光伏融合,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11.24%,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3.00 年 [28][29] - 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在甘肃、贵州等地布局风光配储,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11.30%,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86 年 [34] - 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融入生态概念,发展新能源发电与生态恢复一体模式,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9.86%,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80 年 [34]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4 年公司营收 339.68 亿元,同比增 14.83%,归母净利润 88.31 亿元,同比减 8.20%;预计 2025 年 1 - 6 月主营业务收入 189.50 - 210.0 亿元,同比增 9.84% - 21.72%,归母净利润 57.6 - 66.9 亿元,同比变动 - 7.19% - 7.79%,扣非归母净利润 57.0 - 66.40 亿元,同比变动 - 7.18% - 8.13% [30] - 选取节能风电、太阳能、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为可比公司,2024 年可比公司平均收入规模 194.63 亿元、平均 PE - TTM 17.98X、销售毛利率 46.35%;公司营收规模处同业中高位,销售毛利率与同业平均相当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