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息债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703
银河证券· 2025-07-03 17:0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A股大概率震荡上行,建议布局科技、红利防御等板块里的价值股;建筑行业推荐稳增长、成长、区域建设等主线;浮息债市场发展有积极影响;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业绩拐点可期,估值有望重塑 [1][3] 策略 - 2025年6月A股震荡上涨,7月焦点在政策面和业绩端,高层定调硬科技攻关,央行释放定向宽松信号利好7月科技主线 [2] - 7月A股在政策与业绩双主线驱动下有望季节性反弹,采取攻守兼备策略,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布局科技、红利防御等板块价值股 [1][3] 建筑 - 6月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升,5月受季节性需求影响行业景气度回升,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专项债发行提速 [5][6] - 房地产投资、竣工承压,销售降幅略有扩大,新开工降幅继续收窄,行业集中度提升,1 - 5月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承压 [7][8] - 推荐稳增长、成长、区域建设等主线,包括稳增长的基建等、区域建设的西部水利工程和地产产业链、成长主线的低空经济等、供需改善的新疆煤化工等 [9] 固收 - 浮息债是利率随基准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挂钩基准利率多元,当前以DR007和LPR为主,估值较固息债复杂 [12] - 我国浮息债起源早但属小众品种,市场存量规模约4959亿元,占债券市场总规模0.3%左右,政策性金融债是最大品种 [12][13] - 发展浮息债券市场符合要求,对发行端可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对投资者利率波动风险较低 [13] 科创板 - 上周科创板上涨4.41%,交易活跃度上升,日均成交额上升,平均换手率低于其他三大板块,大部分行业上涨 [15] - 截至2025年6月27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588家,总市值79993.93亿元,整体PE约为52.58,与科创50估值差缩小 [15][16] - 国产GPU领先厂商摩尔线程、沐曦科创板IPO获受理,谷歌推出VLA模型,本周部分公司解禁比例大,上周主题基金表现强于指数基金 [17][18] 银行 - 本周银行板块表现弱于市场,货币政策委员会Q2例会表述变化,预计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不变,降准降息空间仍存 [20][21] -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发布利好银行零售业务,AMC增持银行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和转债转股机遇 [22] - 存贷款非对称降息落地,息差企稳有支撑,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业绩拐点可期,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23]
浮息债现状、挑战与机遇
银河证券· 2025-07-02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浮息债展开,介绍其定义、估值方法、海外市场情况,分析我国浮息债发展阶段、现状及发行带来的积极影响,指出浮息债能降低发行方成本、助投资者对冲风险、促进普惠金融 [3][5][30]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一、何为浮息债 (一)浮息债定义 - 浮息债是利率随基准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由有中长期资金需求主体发行,票面利率为“基准利率 + 固定利差”,期限偏中长期,以 5 - 10 年期居多,单利计息,付息频率多样 [6] - 与固息债区别在于利息定期调整,浮息债利率风险更低、修正久期更低,估值对利率变动更不敏感 [7] - 挂钩基准利率多元,我国以 DR007 和 LPR 为主,LPR 存续规模占浮息债总规模 35% [8][11] (二)浮息债估值方法 - 每日估值用基准利率现值加减点作为未来现金流近似,价格波动由当下基准利率与点差收益率决定,估值比固息债复杂,采用现金流折现法 [11][12] (三)海外浮息债市场概览 - 海外浮息债市场占比、规模更大,包括美国通胀保值债券(TIPS)、美国浮动利率国债(FRN)、中国香港银色债券、iBond 等品种 [15] 二、我国浮息债发展阶段及现状 (一)浮息债发展阶段 - 我国浮息债起源于 1995 年,有三次发行规模增长期,2022 - 2024 年因市场利率低需求减少、发行规模下降,发行占比逐年下滑 [3][18][19] - 基准利率体系不断演进,经历四个阶段变化,最近两年新发以 DR007 和 1Y LPR 为主 [23] (二)浮息债市场现状 - 以挂钩 DR007 和 1 年期 LPR 的政策性金融债为主,存量规模 4959 亿元,占债券市场总规模 0.3%,政策性金融债占浮息债规模 78%,资产支持债券占 14% [24] - 剩余期限主要集中 1 - 3 年,占 61%,中长期债券占 7%,以资产支持债券为主 [27] 三、浮息债发行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符合国家要求,丰富债券市场工具、增强纵深,对发行方和投资者有积极影响 [30] - 降低发行方融资成本,融资方案灵活,减轻成本压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低信用评级企业风险溢价 [31] - 丰富投资者对冲利率上行风险工具,利率上升时票息提高,缓冲价格下跌压力 [31] - 促进普惠金融,如绿色债券、香港银色债券等是重要实现路径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