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icon
搜索文档
财长蓝佛安: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快讯· 2025-07-30 06:47
财税体制改革 - 财政部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1]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1] -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并研究适应新业态的税收制度 [1] 预算制度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以加强预算管理协同性 [1] - 深入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并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1] 财政管理提升 -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以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 [1]
“十四五”消费税扩围增收,征收环节后移待破冰|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24 20:51
消费税改革政策调整 -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调整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1] - 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期发文实质扩大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税范围,将售价标准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并纳入新能源车 [1] - 超豪华小汽车被额外征收10%消费税,目的是引导合理消费,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 [1] 消费税收入规模与结构 - 消费税收入规模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与消费税扩围直接相关 [1] - 中国消费税针对15类特殊商品征税,烟、成品油、小汽车和酒四个税目收入占比超九成,其中烟和成品油占比超八成 [1] - 2015年国内消费税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 [2] - 2022年电子烟被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2023年实质性扩大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近年消费税收入稳定在1.6万亿元以上 [2] - 今年前5个月国内消费税收入约7729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速(-1.6%) [9] 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 - 目前消费税征收环节集中在生产环节,收入全部归中央财政 [10] - 2019年国务院发文明确逐步将部分消费税品目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增量收入划归地方 [10]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10] - 改革有利于减轻生产企业资金压力,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拉动本地消费 [11] 改革面临的挑战 - 征税环节后移导致征税对象从少量生产企业转变为大量批发零售企业,税收征管难度大幅增加 [11] - 各地消费税规模差异大,改革会导致地方财政利益分配不均 [11] - 需要同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收入调节基金缓解部分地区收入缺口问题 [12]
两家上市公司补税过亿,成品油消费税如何“避坑”
第一财经· 2025-06-11 10:57
成品油消费税扩围及影响 - 两家上市公司因补缴消费税合计超6 45亿元 其中诚志股份子公司补缴1 66亿元 博汇股份补缴4 79亿元 [1] - 补税事件源于2023年6月财政部扩大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 将混合芳烃 重芳烃等纳入石脑油税目征收 税率1 2-1 52元/升 [2] - 税务总局开展专项检查后 能源化工企业普遍面临问询或稽查 补税案例频发且金额较大 [2] 税企争议焦点 - 博汇股份认为其重芳烃衍生品在工艺 成分等方面与应税重芳烃存在差异 但税务机关仍认定需缴税 [3] - 争议源于化学品名繁杂 工艺可调整性导致"变更品名"逃税现象普遍 企业存在通过工艺升级规避税负的行为 [4] 企业税务合规指引 - 税务总局明确产品若符合《成品油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标准即需缴税 需综合化学特性 生产许可等要素判断 [5] - 2024年3月出台《成品油涉税产品检测管理暂行办法》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企业可申请复检以解决争议 [5][6] 消费税改革动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成品油可能纳入改革范围 以缓解生产企业资金压力 [6][8] - 改革后地方将获得消费税分成 预计提升征管积极性 但纳税人数量激增将加大税务机关管理难度 [9] - 2024年国内消费税收入1 65万亿元(+2 6%) 其中成品油占比超30% 2025年前4个月收入6502亿元(+1 8%) [9]
张瑜:久战不输就是赢——十句话极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一瑜中的· 2025-03-06 00:08
基调:强调"动态调整"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部环境描述篇幅大幅增加,字数从去年的40字增至149字,更关注外部环境对贸易、科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预期的冲击[2] - 政策取向更强调相机抉择,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2] - 动态调整包括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资本市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投资领域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房地产领域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等[2] - 财政政策可能加码,如2023年增发国债、2024年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2] 增长:更务实的名义增长预期 - 2024年GDP实际增速目标为5%左右,符合预期[4] - 根据赤字率和赤字额倒算的名义GDP增速预期为4.9%左右,低于去年的7.4%[4] - 2024年名义GDP增速为4.2%,增长预期更加务实但仍高于名义增速,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供求关系[4] 改革:财政金融领域或有诸多推进 - 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40多次,是重要关键词[5] - 财政领域细化了9件具体改革内容,包括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等[5] - 部分表述为首次提及,如零基预算改革、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意味着这些领域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5] 财政:发债规模增加,但收入增长存忧 - 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6] - 债务组成包括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特别国债、5.66万亿赤字和4.4万亿专项债[6] - 预计收入端对财政支出形成掣肘,政府性收入增速假设为-10%-0.7%,两本账支出增速在3.4%-5.1%之间[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速0.1%,其中税收增速3.7%,非税增速-14.2%[6] -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增速0.7%,但取决于卖地情况能否好转[6] 消费:"以旧换新"增加多少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对社零的额外拉动约3000亿,有望拉动社零增速回升至4.1%左右[7] - 两个角度估算补贴乘数,取均值按2倍计算[7][8] - 角度一:2024年1500亿消费补贴的乘数可能在1.6倍左右[7] - 角度二:汽车领域补贴乘数在2.4倍[8] 产业:亮点在消费供给增加与设备智能化 - 消费领域强调增加供给以促进消费,包括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9] - 制造领域强调发展智能设备,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一代智能终端[9]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9] 投资:重点或在乘数能否扩大 - 2025年财政资金用于投资约5.33万亿,略低于2024年[11] - 2024年财政资金撬动投资乘数为1.48,属于偏低水平[11] - 支持政府投资乘数扩大的积极表述包括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等[12] 地产:"控量稳价"思路下积极去库存 - 稳楼市思路延续"控量稳价",而非量价齐增[13] - 积极表述包括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等[13] - 住宅未售现房去化周期达5.76个月,为2011年以来新高[13] 民生:亮点或在生育支持 - 继续提高医保和养老金补贴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14] - 今年或将有更多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14] 能耗:目标有所提高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15] - 202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