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远海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海风吹出的世界级产业!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丨“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系列
证券时报· 2025-07-16 07:55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41.27吉瓦,占全球49.6%,新增装机容量连续7年全球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4]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可应对24米海浪和17级台风 [5]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离岸距离85.5千米,98台风机全部国产化 [5] 产业链优势与挑战 - 中国风电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叶片占64%,齿轮箱占80%,发电机占73% [8] - 大兆瓦机组轴承、主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漂浮式风电技术与欧洲存在差距,深远海开发面临政策不明确和成本高问题 [9] - 电价机制尚未完善,绿电、绿证及碳市场成熟度不足影响项目经济性 [9] 深远海开发与多能耦合 - 全球深远海风能资源占比超70%,但开发利用率不足0.5%,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以上,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11] - 政策鼓励"风电+"模式,支持海上风电与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光伏、制氢、储能等设施协同开发 [11] -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可将风能转化为氢能存储,实现零碳分布式供能,优化清洁能源供应 [12]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中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地方政策如上海规划推动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发电机组研制 [9] - 盐城、山东荣成等地形成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涵盖海缆、叶片等关键环节 [8]
华能/三峡/国电投/中能建/中电建/中交三航/龙源振华/中海油/海油工程/明阳智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电力央企长期主导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但在深远海领域面临海工龙头企业的竞争挑战[2] - 海工龙头企业(如中海油、振华重工、中集来福士)凭借深海油气工程经验 正强势切入风电基础与安装环节 成为EPC主导力量[2] - 行业呈现电力央企与海工龙头跨界融合趋势 双方在技术标准、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将成关键变量[2] 技术发展动态 - 漂浮式风电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涉及基础设计、系泊系统、复合海缆等关键技术[15][17][20] - 海上光伏领域聚焦浮体材料创新 已有长江设计集团等机构开展新型结构示范[21][22] - 海洋能开发(波浪能/潮流能)取得进展 南鲲号实现国际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15][24] 产业活动与论坛 - 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将设置4大专题 覆盖风电/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技术路线[3][12] - 论坛汇聚产学研资源 包括2场院士报告、15+技术专场 展示施工装备/发电设备等创新成果[15][17][21] - 活动由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 吸引10万+行业人员参与[27][45] 重点企业与机构 - 电力央企代表:华能清能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参与技术分享[15][20] - 海工装备龙头:中集来福士、海油工程、中交三航展示施工实践[2][20] - 科研机构: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发布抗疲劳设计等前沿技术[20][22]
海洋清洁能源加速丨三峡、国电投、中交三航、龙源振华、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明阳智能、国家电网......
DT新材料· 2025-06-19 23:38
行业格局演变 - 电力央企在近海清洁能源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深远海领域的壁垒正被海工龙头企业打破[1] - 中海油、振华重工、中集来福士等凭借深海油气工程经验 强势切入漂浮式风电基础与安装环节 成为EPC主导力量[1] - 海工企业与电力央企未来需在技术标准、资源共享、政策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 这是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的关键变量[1] 技术突破方向 - 深远海开发需解决施工装备、发电设备、支撑结构、系泊系统、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8] - 大功率漂浮式垂直轴风电机组、氢电耦合系统、超声检测等前沿技术成为研发重点[8][9] - 复合海缆技术、海上光伏防护技术、石墨烯防腐涂层等材料创新推动降本增效[10][12] 产业链融合趋势 - 电力央企通过智能运维、柔性电网、生态融合三大策略提升深远海开发效率[1] - 海油工程结合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探索降本路径[10] - 华能清能院与海工龙头共同探索"电力央企+海工企业"融合发展新范式[10] 新兴领域发展 - 海上光伏领域聚焦浮式结构设计、组件支架创新、环评认证等关键技术[11][12] - 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技术路线加速规模化应用[12][13] - Power to X领域重点发展漂浮式风电制氢、海上氢氨醇一体化等示范项目[14] 学术产业协同 - 论坛汇集江苏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家科研机构[15][16] - 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采用"10分钟10张PPT+5分钟专家点评"形式 推动产学研转化[6] - 设立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四大专题论坛 覆盖全产业链[9][10][12][14]
媒体报道丨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351万千瓦,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
国家能源局· 2025-05-27 13:58
海上风电行业现状 - 截至4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 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 其中阳江市建成600万千瓦装机容量 居全国第二 [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 漂浮式机组已投运 [1] - 阳江市构建覆盖资源开发 装备制造 研发设计 检测认证 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打造"风 光 储 蓄 氢 装"千亿级产业集群 [1] 未来发展规划 - 阳江市2030年规划建成4000万千瓦海上风电 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九分之一 年减排二氧化碳8000万吨 [2] - 行业将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 技术升级 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 需聚焦漂浮式基础研发 柔性直流技术 跨部门协同 空间集约利用等方向 [2] 区域发展样本 - 阳江市成为海上风电产业集约化发展典型样本 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与多能源形态融合实现规模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