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光伏

搜索文档
20位报告人名单公布!海洋清洁能源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7月23日 南通)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论坛介绍 青年科学家 10²论坛作为 MCES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特色活动,将 于 2025年7月23日 在 南通 举办,论坛由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与 江苏科技 大学联合创新中心 共同主办,采用 10分钟10张PPT+5分钟专家点评 的形式,助力青年科学家 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当下解决思路、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徐立新,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宁德志,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永康,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崔 琳,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海洋能源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 光伏行业协会海上光伏专委会副秘书长 报告内容涵盖但不限于 海洋浮式系统性能、系泊技术、结构安全、水动力 等方面 ,主办方会邀 请相关领域 权威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点评和打分 ,评出 Top10优秀青年报告并 颁发证书 。 所有参评者需在论坛现场做口头报告 10分钟+5分钟提问 、评委点评并打分,并在 MCES2025(第五 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 ...
机构:海上风电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产业链出货量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4:57
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发展 - 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完成二期"风光共结构"融合升级改造与调试,实现深远海"垂直轴风机+漂浮式光伏"融合开发应用,由华能清能院自主设计研发 [1]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国内新增海上风电规模有望超过12GW,同比增长翻倍,深远海项目启动将保障中长期稳定增长 [1] - 2024年欧洲风电核准数量19.9GW,同比增长46.3%,2025—2030年欧洲海风有望迎来新增长周期,尽管2024年新建规模2.6GW(同比下降30%) [1]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规模开发、漂浮式方向推进,将大幅提升海缆和风机基础(管桩)需求 [2] 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 2024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增招标容量1.9GW,包括法国AO5/AO6(750MW)、韩国Bandibli(750MW)、英国GreenVolt(400MW)等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设5个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累计装机40MW(占全球14.3%),另有153MW示范项目开发中,海南万宁100MW项目计划2025年底投产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海上风电发展将带动风机、海缆、桩基、铸锻件等环节出货量增加,企业重点布局"两海"(海上+海外)战略 [1] - 漂浮式风电对海缆、管桩技术规格和价值量要求更高,并拉动系泊链新需求,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等企业 [2]
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
大众日报· 2025-07-07 10:34
▲项目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青岛炼化供图) 7月1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西 海岸新区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其他海水漂浮式光伏 发电多处于试验阶段且装机功率多为百千瓦级不同,该光伏电站装机功率达到7.5兆瓦,与前期投用的 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多植树 75万株,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在全海水环境下,光伏系统面临海水腐蚀、生物附着、潮汐波动等问题,为解决应用难题,研发团队联 合国内领先的材料研发和浮体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三大创新:开发出抗盐雾腐蚀、抗藤壶附着 的特制浮体与支架;研发出可抵御13级大风、适应3.5米潮汐落差的水下锚固系统,较传统的桩基式光 伏降低投资约10%;光伏板与线缆贴近水面巡检通道,较传统桩基式光伏运维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成 本显著降低。这些技术创新将为沿海、浅海地区光伏开发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项目成本下 降。 此前,青岛炼 ...
本周,一批“大国重器”上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2:40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火电装机容量达734万千瓦成为我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1] - 北仑电厂新机组陆续投产后将实现734万千瓦总装机规模 [1] 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 - 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首航 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加注 [1] - 该船舶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 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 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三大突破 [1] - 展现国内航运企业从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全链条自主能力 [1]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转轮直径6.23米 [1] -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在水力性能 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 [1]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 [2] - 该厂可年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一次性产出7种产品包括商品天然气 液态乙烷等 [2] 海上光伏项目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投用 装机容量7.5兆瓦 [2] - 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 [2] - 采用漂浮式结构利用海水散热 发电效率提升5%-8% [2]
本周,一批“大国重器”上新!
财联社· 2025-07-06 22:23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1] - 北仑电厂将以734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成为我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3] 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 [3] -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实现船舶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全链条自主 [3][5] - 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三项突破 [5]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转轮尺寸达6.23米 [5] -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 [5][6][7]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7] -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年产7种产品包括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 [7][9] - 年处理能力达20亿立方米天然气 [9] 海水漂浮式光伏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9][11] - 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装机容量7.5兆瓦 [11] - 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通过海水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11][12]
首艘、首台、首个!本周,我国能源领域上新一批“大国重器”
央视新闻· 2025-07-06 14:04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1]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3] - 该船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大突破 [6] - 项目展现国内航运企业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8]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转轮尺寸达6.23米 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8] - 该转轮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性提升 [11]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 [12][13] - 该厂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一次性产出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7种产品 [15] 新能源项目进展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7.5兆瓦 [15][17] - 项目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 通过海水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19]
全国首个工业级全海水漂浮光伏项目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45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是我国首个在全海水条件下实现工业化运营的漂浮式光伏电站[1] - 项目与桩基式水面光伏电站协同互补,构建中国石化目前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发电体系,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相当于75万棵树木的碳汇效应[1] - 项目选址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核心区域,总占地6万平方米,装机容量7.5兆瓦[1] 技术创新 - 采用浮动支架设计,光伏组件可随海潮升降,板面距水面高度缩减至传统结构的十分之一,提升抗风抗浪能力[1] - 通过海水自然冷却效应将整体发电效率提高5%至8%[1] - 攻克海水腐蚀、生物附着和潮位变化等挑战,形成三项关键创新成果:防盐雾腐蚀模块化浮体、应对13级风力的智能锚固系统(建设成本节约10%)、高效运维设计[3] 战略布局 - 项目补齐"绿电制氢"产业链条,构建"清洁电力+绿色氢能"协同发展能源新模式[2] - 青岛炼化后续将扩建23兆瓦级漂浮式光伏电站[2] - 中国石化2024年新能源替代量折合标准煤超580万吨[2] 新能源发展 - 启动"万站沐光"计划,目标2027年建成光伏站点1万座[4] - 地热供暖面积1.2亿平方米,全国首位[4] - 已建成投运加氢站144座,全球最多[4] - 万吨级光伏绿氢项目正式投产[4]
7.2犀牛财经晚报: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
犀牛财经· 2025-07-02 18:31
科创债ETF获批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6家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以及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 [1] A股新开户数 - 2025年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同比增长53%,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 [1] - 2025年1月新开户157万户,2月284万户实现近翻倍增长,3月突破300万户,4月环比下降37.22%,5月受假期影响回落,6月环比增长5.84% [1] 贵金属交易监管 - 自2025年8月1日起,现金购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2] 光伏项目 - 中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2] 充电宝寄存 - 广州白云机场充电宝寄存费20元/天,收费标准与行李寄存统一 [2] 广告牌整改 - 脉动立体广告牌因挤占候车座椅空间正在全国多地推进整改 [3][4] 哪吒汽车股权冻结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20亿人民币股权冻结,冻结期限3年 [5] 融创房地产被执行 - 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五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7.7亿余元,涉及票据追索权纠纷等案件 [6] 万达集团股权冻结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700万人民币股权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6月30日至2028年6月29日 [7] 长华集团项目定点 - 长华集团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9.7亿元项目定点通知书,定点产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8] 中信建投债券发行 - 中信建投获批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次级公司债券,批复有效期为24个月 [9] 华电国际票据发行 - 华电国际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期限为3+N年,票面利率1.95% [10] 蓝思科技贷款 - 蓝思科技获中信银行9亿元贷款承诺,专项用于股票回购 [11] 麦迪科技业绩预告 - 麦迪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00万元至27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2][13] 股市行情 - 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1.38万亿,光伏、海洋经济概念股逆势爆发,通威股份等近10股涨停,巨力索具等10余股涨停 [14]
中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快讯· 2025-07-02 15:44
7月2日,智通财经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 是中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 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相当于多植树75万株,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
海洋清洁能源加速丨三峡、国电投、中交三航、龙源振华、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明阳智能、国家电网......
DT新材料· 2025-06-19 23:38
行业格局演变 - 电力央企在近海清洁能源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深远海领域的壁垒正被海工龙头企业打破[1] - 中海油、振华重工、中集来福士等凭借深海油气工程经验 强势切入漂浮式风电基础与安装环节 成为EPC主导力量[1] - 海工企业与电力央企未来需在技术标准、资源共享、政策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 这是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的关键变量[1] 技术突破方向 - 深远海开发需解决施工装备、发电设备、支撑结构、系泊系统、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8] - 大功率漂浮式垂直轴风电机组、氢电耦合系统、超声检测等前沿技术成为研发重点[8][9] - 复合海缆技术、海上光伏防护技术、石墨烯防腐涂层等材料创新推动降本增效[10][12] 产业链融合趋势 - 电力央企通过智能运维、柔性电网、生态融合三大策略提升深远海开发效率[1] - 海油工程结合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探索降本路径[10] - 华能清能院与海工龙头共同探索"电力央企+海工企业"融合发展新范式[10] 新兴领域发展 - 海上光伏领域聚焦浮式结构设计、组件支架创新、环评认证等关键技术[11][12] - 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技术路线加速规模化应用[12][13] - Power to X领域重点发展漂浮式风电制氢、海上氢氨醇一体化等示范项目[14] 学术产业协同 - 论坛汇集江苏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家科研机构[15][16] - 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采用"10分钟10张PPT+5分钟专家点评"形式 推动产学研转化[6] - 设立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四大专题论坛 覆盖全产业链[9][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