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建舰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发展快、社会保障贴心……一起听老百姓“晒幸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6 20:18
从更便捷的交通出行到更贴心的社会保障,从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到更广阔的创业舞台,"十四五"这五年身边的变化发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一起去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听一听大家怎么说。 记者:想问问您这五年身边有啥变化吗? 市民 李君:身边变化太大了,国家的国防、科技突飞猛进,你看咱今年的春晚,机器人整的手绢比人都利索,咱国家发展太快了。 游客 陈检:AI是我感觉近几年发展是最快的一个东西,以前你敲代码要码半天,但是现在你输入一两句指令就能直接把你想要的效果给展示 出来。 市民 黄艺超:我在出差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超长的车辆运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当时我看到他们在非常狭窄、非常难开的山路里蜿蜒曲折,要 把这个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送过去,为我们中国的基建、风力发电、低碳环保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让我非常震撼。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工作人员 李媛媛:这几年大家对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自信了,而且也自发性地在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再不 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日常出行,可能对于这种旅行的深度是有一定要求,不再是以前走马观花的"到点打卡"。 游客 魏琳远:2022年福建舰第三艘航母下水,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包括去年歼-35列装,这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 ...
大地风华·多彩的答卷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50
中国画《出舱》,作者杨斌。"十四五"以来,我国载人航 天技术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作品描绘了翟志刚、王亚 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 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乘组执行第一次出舱活 动的场景。作者以墨色的浓淡渲染以及物象的几何形态构 成,营造出科技美感和浓浓诗意;黑白的强烈对比进一步 凸显宇宙的浩渺深邃,为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油画《箭上弦》,作者周补田。福建舰作为我国首艘采用 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标志着海军装备科技迈入全新阶 段。歼—35作为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从列装到亮相九三阅 兵,成为我国国防实力的生动注脚。通过画笔,"科技强 军"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画面,并且不再是传统军事题 材中单一的武器展示,而是聚焦歼—35在福建舰上"准备 弹射"这一动态瞬间——如箭在弦,使命必达。 油画《扬帆起航——海丝起点之厦门港码头》,作者刘玉 龙。东海之滨,海丝古港——厦门港正全力转型升级,不 断续写传奇。作品撷取港口码头一景,以厚重的笔触刻画 了林立的起重机和穿梭的船只等,折射出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重要节点的繁忙景象与磅礴气象。 油画《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 游"" ...
听,“十四五”答卷丨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新华社· 2025-10-04 16:02
0:00 这是活力迸发的创新中国: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 宫"全面建成,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十四五"期 间,一个个"首艘""首座""首次""第一"彰显了中国创新的突破,见证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坚实步伐。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说。 这五年,生产力有了"新引擎" 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越来越多前沿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五年,"创新的地基"打得更稳更牢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款可应对超重搬运和特种行业自动化需求的机器人引人瞩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 器人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超过5000千克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堪称工业机器人界的"举重明星"。 这是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展示的一组大型工业机器人产品(202 ...
在福建舰成功电磁弹射起飞 歼-35隐身设计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央视新闻· 2025-10-04 15:34
不久前在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的舰载战斗机——歼-35,它的出现,不仅让我国航母舰载机正式迈入五代机时代,更标志着中国海空战力实现了一次历史 性的跨越。 近期,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的歼-15T 、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 舰训练。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 歼-35具有哪些设计特点? 歼-35的机翼面积较歼-35A显著增加,在起降时更大的机翼面积能获得更大的升力。 在飞行过程中,歼-35的尾钩可收纳至机身内部,从而提升隐身性能。 歼-35舰载战斗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总体布局。 为适应航母机库的有限空间,歼-35采用可折叠机翼结构,使得福建舰能够搭载更多舰载机。 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舰载战斗机,重点承担航母编队夺取制空权任务,是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的标志性装备。 拥有歼-35 航母攻防能力全方位提升 张仲鲁:如何评价歼-35这种从阅兵式上亮相到福建舰上起飞的跨越?另外,在阅兵式上飞和在训练场上飞有什么不一样? 总台军事观察员 魏东旭:拥有了歼-35隐身舰载机之后,人民海军航母 ...
军工周报: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完成,入列可期-20250929
东北证券· 2025-09-29 20:37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福建舰完成三型舰载机电磁弹射和着舰训练 验证了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 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2] - 电磁弹射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弹射范围广、准备时间短、适装性好、控制精确等突出优势 是一项平台型技术 具备跨军民领域的技术通用性 [2] - 低空经济产业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 行业蓄势待发 值得重视 [3] - 国防军工板块扰动因素已基本消除 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 伴随需求恢复和产能结构优化 板块有望大幅改善 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3] - 优先关注新域新质领域 包括新质战斗力(新型战机、无人机、远程火箭弹等)和新质生产力(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方向 [39]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0.42%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 [1][13] - 板块绝对收益: 近1个月-9% 近3个月7% 近12个月40% [7] - 板块相对收益: 近1个月-11% 近3个月-8% 近12个月12% [7] - 截至报告期 板块PE(TTM)为84.84倍 PB为3.36倍 [1][7] - 板块成分股数量142只 总市值25859亿元 流通市值21373亿元 [7] - 成分股总营收5745亿元 总净利润210亿元 资产负债率52.16% [7] 子板块估值水平 - 航天装备PE 166.50倍 [1] - 航空装备PE 79.01倍 [1] - 地面兵装PE 140.59倍 [1] - 航海装备PE 55.29倍 [1] - 军工电子PE 109.04倍 [1] 个股表现 - 上周板块内142家公司中有53家股价上涨 [26] - 涨幅前五: 兴图新科(+15.73%)、航天南湖(+14.88%)、航宇科技(+13.75%)、睿创微纳(+12.70%)、国睿科技(+11.43%) [27] - 跌幅前五: 陕西华达(-7.83%)、长城军工(-8.71%)、ST思科瑞(-10.03%)、*ST奥维(-17.09%)、菲利华(-17.59%) [27] 低空经济发展动态 - 极飞科技2024年营收10.66亿元 较2022年6.05亿元增长76.2% 农业无人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78.6%提升至2024年87.8% [3][33] - 极飞科技2024年上半年营收7.4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50.56% [33] - 零重力飞机工业与皖江金融租赁签署协议 未来五年采购150架电动飞行器 [3][34] - 湖南株洲首个低空全域监管网上线测试 实现全域无人机飞行"一网统管、一网统飞" [32] 重点推荐标的 - 下游主机厂: 中航成飞、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 [4][40] - 军工新科技: 联创光电、光启技术、中简科技 [4][40] - 水下装备: 亚星锚链、中科海讯、长盈通 [4][41] - 导弹产业链: 菲利华、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4][42] - 军品钛材: 西部超导 [4][43] - 电子元器件: 鸿远电子、航天电器 [4][44] - 激光武器: 锐科激光 [4][45] - 军贸: 国睿科技、航天南湖 [4][46] 电磁弹射技术应用 - 军事应用方向: 电磁弹射、电磁阻拦、电磁轨道炮 [2][37] - 民用应用方向: 航天推射、高速磁悬浮列车 [2][37] - 相关标的: 湘电股份、王子新材、联创光电 [37] 行业动态 - 国际: 欧洲多国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 北约与俄罗斯互相指责 [47] - 国际: 洛克希德·马丁获美海军近110亿美元直升机合同 将建造99架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 [47] - 国内: 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 进度远超预期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48]
在福建舰弹射意味着什么?详解空警-600硬核战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07:35
福建舰舰载机训练里程碑 - 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1] - 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1] - 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1] 空警-600预警机核心功能 - 空警-600是我国第一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支持弹射起飞 [3] - 能够遂行预警探测、指挥引导、目标指示和作战协同等任务,被誉为"海空司令部" [3] - 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大大提高拦截效率 [3] 空警-600设计特点与优势 - 体积比空警-500A小,长度和宽度均经过调整以适应航母甲板 [5] - 机翼可以折叠,使航母能够停放更多舰载预警机,提升起飞和作战效能 [5] - 安装尾钩,确保飞机在航母上安全稳定着舰 [5] - 保留螺旋桨设计,因其适应性强,低速性能优于喷气式飞机,且维护成本更低 [6] 空警-600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提升 - 作为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脑",极大提高了远程探测预警和指挥引导能力 [6] - 比直升机和驱逐舰雷达发现来袭目标的距离更远,尤其能远距离发现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导弹,克服地球曲率影响 [6] - 大幅度提升海军航母编队远海攻防作战能力 [6]
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42
航母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成功实现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这是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完成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此类训练 [1] - 电磁弹射系统是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而实现工程化、舰载化并完成测试的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和中国福建舰,中国的歼-35成为全球第一架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五代隐形战斗机 [2] - 与美国采用的交流电技术路线相比,中国电磁弹射系统采用直流电,具有简洁高效、更稳定、更适应高强度作战环境的优势,在多项关键指标上领先且性能更可靠 [2][4] 远海作战能力升级 - 此次“弹射三连”验证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基础 [3] - 歼-35能以“满油+隐身”优势快速起飞执行突防任务,歼-15T能以“满油满弹”状态升空作为空中重拳,空警-600作为航母编队的预警指挥平台可大幅提高编队的侦察预警和远海攻防作战能力 [3] - 试验成功将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升级”,加速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 [3] 国防工业体系进展 - 福建舰从2022年下水到2024年实现多型舰载机弹射,进度远超国际同类航母发展周期,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制应用周期也大大短于美国 [4]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凭借的是舰船电力系统、材料科学、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协同突破,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4] -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完整电磁弹射型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这种体系化发展能力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等更先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常规动力+电磁弹射 福建舰创全球首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8 07:31
军事专家曹卫东介绍,由于福建舰是8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而且采用电磁弹射,并且装备了大量自 动化、信息化武器装备,所以它的用电量非常巨大。福建舰是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设计过程中, 要保证各个部门和装备上电力,又要适当地分配这些电力,所以在设计构思上,比核动力的航母设计起 来还要复杂得多。 (来源: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砺剑》栏目) 责编:张青津、卢思宇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即将服役的福建舰,中国航母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完成了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 的跨越。福建舰的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航母跻身世界前列,更创造了常规动力航母搭载电磁弹射系 统的全球先例。 0:00 ...
经济日报: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30
航母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海军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这是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此类训练[1] - 电磁弹射系统是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而实现工程化、舰载化并完成测试的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和中国福建舰[2] - 中国的歼-35成为全球第一架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五代隐形战斗机,因为美国尚未完成F-35C隐形舰载战斗机与福特号航母的合练[2] - 与美国采用的交流电技术相比,中国电磁弹射系统采用直流电技术,具有简洁高效、更稳定、更适应高强度作战环境的优势[4] 远海作战能力升级 - 此次“弹射三连”验证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3] - 歼-35通过电磁弹射能以“满油+隐身”优势快速起飞执行突防任务,歼-15T能以“满油满弹”状态升空作为空中重拳,空警-600则作为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大幅提高侦察预警和指挥控制能力[3] - 三型舰载机性能各有侧重、技战术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战力,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升级”[3] - 这一进展将加速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3] 国防工业体系进展 - 福建舰从2022年下水到2024年实现多型舰载机弹射,其发展进度远超国际同类航母周期,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制应用周期也大大短于美国[4]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凭借的是舰船电力系统、材料科学、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协同突破[4] -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完整电磁弹射型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这种体系化发展能力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等更先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 - 从辽宁舰改装、山东舰自主建造到福建舰电磁弹射,中国实现了从“有航母”到“有强大航母”的跨越[4]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新浪财经· 2025-09-27 23:05
航母“福建舰”项目进展 -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1] -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3] - 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至2025年9月完成关键弹射试验,福建舰在一年多时间内顺利开展多次海试[6] 技术配置与能力 -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3] - 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已完成[5] - 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全舰状态非常好,已满足技术要求[6][8] 舰队协同作战能力 - 福建舰可与山东舰或辽宁舰构成双航母编队体系,形成更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实现1+1>2的效果[8] - 福建舰可搭载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提升整个舰载机编队的协同作战和环境感知能力,并起到互为备份的作用[8] - 多航母编队可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一航母舰载机无法着舰时,可由另一航母作为临时海上移动机场[8] 未来舰载机体系发展 - 未来福建舰甲板可能出现智能化无人机,如攻击型忠诚僚机或无人战斗机,可与歼-15T、歼-35联合作战[9] - 未来还可能搭载保障类飞机,如执行电子干扰、空中加油任务的机型[9] - 更新更大的现代化航母上可能出现全新的舰载无人机家族和作战体系[9] 海军整体实力提升 - 随着福建舰海试完成,人民海军将进入三航母时代[5] - 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将大幅提升人民海军的远海护卫能力和防卫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