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货币理论(MMT)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谈“高市早苗交易”:政策立场已转向温和保守 财政不会搞MMT 加息预期或降温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20:10
政治领导层更迭与市场影响 - 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1] - 选举结果出乎市场意料 [2] - 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投资者对新政府推行极端财政扩张或对日本央行施压的担忧被过度放大 [1] 政策立场转向与财政政策解读 - 高市早苗的政策立场已从过去的强硬立场转向更为“温和保守”的姿态 [1][2] - 在竞选中避免重申过去关于削减消费税或反对日本央行加息的言论,显示出更谨慎的态度 [1][2] - 提倡“负责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核心是通过战略性财政动员投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最终实现税收自然增加 [2] - 该政策明确提出“努力逐步降低政府净债务与GDP的比率”,与现代货币理论(MMT)的理念背道而驰 [2] - 经济政策深受“安倍经济学”理论设计师之一本田悦朗的影响,包含可退税的税收抵免、废除汽油临时税率等正统措施 [3] - 削减消费税并非其优先事项,推行可能性低 [3] - 提高金融收入税短期内“可能性极低”,2021年9月的相关提议前提是实现2%的通胀目标,并非立即实施 [3] 货币政策协调与预期 - 高市早苗表示政府和日本央行必须密切协调,其经济判断与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谨慎立场基本一致 [1][5] - 明确表示政府负责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目标,而日本央行是决定货币政策最佳手段的机构,展现了对央行独立性的尊重 [5] - 两人都对美国关税的影响持谨慎看法,并认为日本当前通胀主要由食品价格等供给侧因素驱动 [5] - 市场对日本央行近期加息的预期可能会降温 [1][5] - 如果未来经济复苏明确、工资增长带动通胀稳定在2%,高市早苗政府不会反对日本央行加息 [5] 核心施政纲领与重点投资领域 - 施政纲领重点放在国家安全、国内投资和结构性改革上,“经济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6] - 计划审查防卫三文件,目标是到2027财年将国防相关支出提升至GDP的2%,此支出可能包含基础设施、能源、医疗和农业等广义安全领域的投入 [6] - 计划通过大胆的税收优惠,促进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增长领域进行投资,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钙钛矿及固态电池、数字技术、量子、核聚变、生物技术、航空航天、造船、创新药等 [6] - 计划设立“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从经济安全角度审查入境投资 [6] - 其他改革政策包括应对物价上涨(废除汽油临时税)、加强能源安全(推动下一代创新核反应堆)、食品安全(农业结构改革)等 [6]
大摩谈“高市早苗交易”:政策立场已转向温和保守,财政不会搞MMT,加息预期或降温
华尔街见闻· 2025-10-06 11:06
高市早苗政策立场转变 - 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政策立场已从过去的强硬转向温和保守路线[1][2] - 在竞选中避免重申过去关于削减消费税或反对日本央行加息的言论,显示出更加谨慎的态度[1][2] - 自称崇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其政策底色更偏向保守主义而非激进民粹主义[2] 财政政策解读 - 提倡负责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核心是通过战略性财政动员投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最终实现税收自然增加[2] - 政策明确提出努力逐步降低政府净债务与GDP的比率,这与现代货币理论MMT的理念背道而驰[2] - 一些海外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她支持类似MMT的极端财政扩张,但摩根士丹利强调这些担忧被过度夸大[1][2] - 经济政策深受安倍经济学理论设计师本田悦朗影响,包含可退税的税收抵免、废除汽油临时税率等正统措施[3] 具体财政措施可能性 - 削减消费税并非优先事项,推行可能性低[5] - 提高金融收入税短期内可能性极低,2021年9月提议将年收入超过50万日元的金融所得税率从20%提高到30%,但前提是实现2%的通胀目标,并非立即实施[5] 货币政策立场 - 高市早苗表示政府和日本央行必须密切协调,尊重日本央行独立性[1][4] - 其经济判断与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谨慎立场一致,两人都对美国关税影响持谨慎看法,并认为日本当前通胀主要由食品价格等供给侧因素驱动[4] - 市场对日本央行近期加息的预期可能会降温[1][4] - 如果未来经济复苏明确、工资增长带动通胀稳定在2%,高市早苗政府不会反对日本央行加息[6] 核心施政纲领重点 - 施政纲领重点放在国家安全、国内投资和结构性改革上,经济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7] - 计划审查防卫三文件,目标是到2027财年将国防相关支出提升至GDP的2%,国防相关支出可能包含基础设施、能源、医疗和农业等广义安全领域投入[8] - 计划通过大胆的税收优惠,促进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增长领域投资,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钙钛矿及固态电池、数字技术、量子、核聚变、生物技术、航空航天、造船、创新药等[8] - 设立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从经济安全角度审查入境投资[8] - 其他改革包括应对物价上涨(废除汽油临时税)、加强能源安全(推动下一代创新核反应堆)、食品安全(农业结构改革)等[8]
ETO MARKETS:鲍威尔七年劝言未被采纳,穆迪降级或仅为开端!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51
美联储对财政失衡的持续预警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2018年以来在公开场合累计提及财政"结构性失衡"超30次 凸显其对美国财政健康度的深度关切 [1] - 鲍威尔指出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攀升正在侵蚀税基 联邦债务占GDP比重已突破78%临界值 [3] - 当前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支出占联邦预算48% 较2017年税改前显著扩大 [3] 美国财政状况恶化趋势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基准赤字率将维持5 8%高位 公共债务规模2035年将突破GDP的134% 较2019年水平近乎翻倍 [3] - 法定支出占比以每年0 7个百分点持续攀升 显示制度性失衡特征 [3] - 2017年税改法案使未来十年财政缺口扩大3 2万亿美元 [3]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影响 - 穆迪5月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至Aa1 为2011年后首例 警告特朗普减税政策永久化将再扩财政缺口4万亿美元 [4] - 美国财政弹性正以每年1 2%速度衰减 已抵消其制度优势 [4] - IMF测算显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将从当前15%升至2030年23% 即便实现3%经济增速 [4] 两党财政政策分歧 - 民主党主张通过企业税改和富人税筹集3 6万亿美元 共和党则推动将2017年减税政策永久化 [5] - 鲍威尔强调当前债务动态不可持续 但保持政策中立立场 [5] - 政策僵局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若上升50个基点 未来五年GDP增速将被拖累0 8个百分点 [5] 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 - 美国国债流动性指标降至2020年3月危机以来最差水平 做市商持仓集中度创十年新高 [5] - 美联储量化紧缩每月缩表950亿美元 但财政部债券发行规模达其3 2倍 [6] - 准备金余额以每月1200亿美元速度下降 迫使纽约联储临时增加1500亿美元回购操作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