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创业者在朋友圈的142条反思,关于反思的反思
虎嗅· 2025-08-22 14:05
商业哲学与战略 - 小成需要朋友 大成需要对手 强调竞争对成就的重要性[2] - 顺大势 逆小势 顺应宏观趋势但把握微观机会[4] - 卖给用户的只有失去的恐惧和得到的惊喜 揭示消费心理学本质[45] - 没有搞不定的人 只有暂时更贵的价格 体现资源定价策略[39] - 最重要的习惯是每天比前一天更聪明一点 强调持续学习价值[79] 产品与用户体验 - 器物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无"的部分 体现产品设计中的留白哲学[2][3] - Ritz-Carlton酒店哲学:极好的酒店甚至不需要客户提出要求[35] - Patagonia产品哲学追求极致简化 最终达成完美的标志是不能删减任何东西[48][49][50] - LinkedIn第一功能是满足用户虚荣心而非职场社交[53][54] - 颗粒度(granularity)概念在统计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103] 投资与财富认知 - 百万秒为12天 十亿秒为34年 万亿秒前北美洲乳齿象尚未灭绝 揭示数量级认知差异[19][71] - 巴菲特对苹果投资账面收益超1200亿美元 持仓占组合40%以上[135] - 库存是根本性邪恶的 体现供应链管理核心思想[112] - 创业者复盘:中国奢侈品消费存在明显圈层区隔[122] 创新与竞争策略 - 日本动漫哲学深度源于白热化竞争倒逼内容升级[61][62] - 跨界成功案例如Jimmy Chin既是攀岩专家又是电影专家[79] - 模式创新案例:斯坦福D school和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向所有专业开放[58][59][60] - 好莱坞科幻电影灵感多源自日本动漫哲学思考[61] - 剧本策略intertextuality在《神探夏洛克》等作品中的成功应用[134] 品牌与市场营销 - 特斯拉中国不做本地化营销因车主偏好外国campaign[111] - 国家菜系全球定价取决于首批移民经济水平[109] - 女性力量成为商业牌:《实习医生格蕾》填补《欲望都市》空白后大获成功[113] - 老字号衰退案例:蜂花护发素因南方发音问题 黑人牙膏因种族意识普及[115][120] -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被评为近三四十年最佳竞选slogan[124] 消费行为洞察 - 穷人快乐是花钱 富人快乐是省钱 反映不同阶层消费心理[3] -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复利而非单利 强调长期关系价值[46] - 两个年利润超千万创始人为99元押金坚持80天英语打卡[24][25] - 日本财团通过艺术祭盘活荒岛 为年轻人创造返乡机会[56][57] 管理智慧 - 招人与dating类似 存在"拥有意愿"的巨大差距[65] - 管理如家务永远琐碎干不完[47] - 切蛋糕机制设计解决公平分配问题[9][10][11] - 错误的正反馈会导致莫大之患[3]
缓缓跨过3.5亿,以后还欠陈佩斯电影票吗?
虎嗅· 2025-08-06 20:49
电影《戏台》市场表现 - 影片因暑期档竞争压力将档期从7月17日推迟至7月25日[1] - 票房增势放缓,目前刚迈过3.5亿[1] - 京剧题材叠加民国背景在同期院线片中话题度略显"小众"[1] - 年轻一代观众对陈佩斯名字感到陌生[1] 影片内容与制作 - 改编自巡演10年、335场次、豆瓣9.0分的同名话剧[2] - 话剧受众对影片有亲近感但也会与话剧版本对比[2] - 影片被批评"话剧味"过重,镜头语言不足[2][10] - 主要场景集中在德祥戏院台前幕后[10] - 保留了陈佩斯早期喜剧风格,靠角色设定制造喜剧冲突[11] 主创团队与市场反响 - 由陈佩斯、黄渤、姜武等老戏骨主演[1] - 陈佩斯时隔32年重返大银幕[1][13] - 拍摄期间多次更换投资人,因投资方对年轻观众接受度存疑[13] - 路演现场老粉丝表达支持,称"补上欠陈佩斯的电影票"[2] 影片主题与艺术表达 - 通过军阀混战背景下戏班的遭遇展现权力与艺术的冲突[6][8] - 探讨"外行指导内行"的话语权错位现象[6][8] - 在荒诞情节中保留理想主义色彩[9][10] - 借古讽今,影射现实中的权力更迭现象[8] 陈佩斯的艺术生涯 - 1984年春晚《吃面条》开创小品表演形式[13] - 1998年后离开春晚舞台转向话剧创作[14] - 推出《托儿》《阳台》《戏台》等话剧作品[14] - 长期研究喜剧理论,强调"喜剧内核是悲剧"[14] - 71岁仍坚持喜剧创作,被称为"喜剧图腾"[13][14]
和一个融资数亿公司破产的朋友聊天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6-23 17:44
创业困境与行业现状 - 某传统行业创业公司经历从融资数亿到破产清算的完整周期 创始人曾为Top2精英 但行业下行周期中遭遇供应商讨薪、员工维权等系统性崩溃 [1] - 行业共性困境:获客成本达数百至数千元/线索 合规企业难以承受北京标准薪资及五险一金支出 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经营压力 [1] - 资本市场对非硬科技/AI概念企业态度消极 该创始人曾接触数百家投资机构均未获支持 负面消息引发死亡螺旋效应 [1] 商业模式反思 - 万亿规模传统行业曾被认为存在互联网改造机会 但实际推演中所有尝试创新模式的公司均未成功 包括早期自媒体内容获客等成功案例 [2] - 创业理念受到现实冲击 长期主义、基业长青等价值观在行业下行期失效 创始人反思应优先选择盈利路径而非改变世界 [2] - 多家曾以优质产品著称的公司(如家居社区好好住、平替电商必要商城、烘焙品牌欢牛蛋糕屋)最终陷入欠薪跑路困境 [2] 就业市场与转型尝试 - 中关村创业大街冷清 高校人文社科类学生倾向选择公务员 仅计算机专业仍保留创业或加入大厂意愿 [5] - 军工行业工程师转行网约车司机 反映B轮融资企业因3年无新产品列装导致裁员 中年专业人士面临再就业困境 [6] - 平台经济算法疑似存在"做局"现象 连续派发3公里短途订单导致司机收入锐减 反映零工经济系统性矛盾 [6] 个人债务与再创业 - 破产创始人现聚焦快速赚取1000万个人债务目标 但排除传统VC融资路径 寻求轻资产交叉领域机会 [3] - AI领域被视作潜在方向 但实际商业机会网格划分存在认知偏差 显示转型方向选择需匹配能力资源 [3]
马斯克教训:理想主义者,不要去从政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56
马斯克从政经历与理想主义特质 - 马斯克宣布结束短暂的白宫从政生涯,任期不足半年,期间政治成就有限且特斯拉市值一度缩水超30% [2] - 其理想主义特质与政治现实存在根本冲突,创业领域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至利益博弈复杂的政坛 [4][7] - 白宫作为现实主义主导的"利益分配场域",要求妥协与权谋,与马斯克"效率优先"的企业家思维产生激烈碰撞 [7][8] 企业家理想主义与商业成功 - 历史上成功企业家如卢作孚、张元济均以社会价值为创业首要目标,最终实现商业与社会认可的双重成就 [6] - 马斯克在太空探索、电动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布局具有显著"造福人类"的理想主义特征,助推其成为全球商业领袖 [6] -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相对单纯,适合理想主义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长期目标 [7] 政商环境的核心差异 - 政治运作涉及复杂的利益分配,需要妥协与策略性手段,与企业家"单刀直入"的决策风格形成对立 [7][8] - 马斯克在白宫推行"效率部"改革时直接裁撤数万公职人员,触犯利益集团导致强烈反弹 [7] - 商业领袖在政坛易遭遇"逆淘汰"现象,历史上理想主义政客往往因拒绝妥协而难以立足 [9] 商业领袖的边界认知 - 马斯克及时退出政坛回归商业领域,避免理想主义特质被政治环境异化 [9] - 企业家需明确商业创新与政治运作的边界,将理想主义聚焦于擅长的价值创造领域 [10]